2

18年前走失的妻子被“找”回来了

安徽一工地发现流浪女,称从大冶芭山村走失 7月3日晚上8点多,大冶市灵乡派出所值班民警柯彬,接到了一个从安徽滁州市凤阳县公安局板桥派出所打来的电话,一位高警官询问灵乡镇境内是否有个芭山村。 原来,当地一个建筑工地的工人发现,一个妇女始终在工地流

安徽一工地发现流浪女,称从大冶芭山村走失

      7月3日晚上8点多,大冶市灵乡派出所值班民警柯彬,接到了一个从安徽滁州市凤阳县公安局板桥派出所打来的电话,一位高警官询问灵乡镇境内是否有个芭山村。
原来,当地一个建筑工地的工人发现,一个妇女始终在工地流浪,神智似乎有些不太正常。报警后,女子被带到了派出所,并工整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据她自己讲她是从大冶芭山村走失的,叫姜细顺。”高警官表示想确认一下女子的身份。
通过微信收到女子的照片后,晚上9点多,柯彬连夜驾车赶到芭山村,在村干部和村民的口中,得知芭山村确实有一个叫姜细顺的妇女,由于患有精神病,已经在18年前走失了。然而,看过相片后,村干部不能肯定她就是走失的姜细顺。
半夜,柯彬又找到了姜细顺的丈夫王义新,敲开了他的家的门。仔细看了几遍手机传过来的照片,王义新也不能确定照片中的女子就是自己的妻子。与对方沟通后,柯彬当即用手机拍下了王义新和儿子小时候的老相片,同时将王义新的家庭成员情况发送给了高警官。
第二天,凤阳传回来了消息,女子非常准确地认出了丈夫以及两个儿子的相片,而且女子随身背包内的本子上,还写着两个儿子的姓名。
激动不已的王义新当即给两个儿子打了电话,分别在内蒙和广州工作的儿子迅速赶回了家。一家人租车赶到了安徽凤阳,在见面的那一刻,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9日下午将姜细顺接回家中。

61岁老汉回忆,18年前妻子做好早饭后“出走”

      7月14日,记者在其老家见到了离家18年的姜细顺。50岁的姜细顺,头发已变得花白。见到来人,她露出一丝憨笑。
1986年,32岁的王义新和小自己11岁的妻子经人介绍认识并结婚,两人感情较好,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1992年,好强的妻子向亲戚借钱遭拒受刺激引发了精神疾病,精神状态时好时坏。有时自己一人跑到附近的村庄乱转,然后又回来。
“离家出走的早上,她还把水缸的水挑满了,做好了早饭。”王义新记忆犹新的是,1998年11月25日,一个下雪天,他外出到水库里去捞鱼,发病的妻子从家中出走,从此再也没回家。
王义新和亲属到处打听,在灵乡附近反复寻找,大量张贴寻人启事,但都没能找到。有一次听人说在鄂州见到妻子,等他找过去,还是一无所获。
妻子失踪的那一年,大儿子才4岁,小儿子2岁。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多半人都认为姜细顺早已不在人世了,只有王义新在内心固执的认为,妻子只是走丢了,总有一天她还会再回来的。

流浪哪些地方记不清,当地为她重新上户口

      王义新又当爹又当妈地一个人将两个儿子拉扯长大,先后大学毕业后均在外地工作。直到2012年,王义新才去派出所注销了妻子的户口。他还一直留着一箱子妻子以前穿过的衣服。
“她一走就是18年,我都没想到能把把她找回来。”她的丈夫王义新,这位质朴的农村汉子,用“奇迹”来描述自己的一家的遭遇。
得知姜细顺回家的消息,乡亲们都赶过来看望。姜细顺非常准确的叫出了熟悉的名字,但对于在外的18年是如何度过的,去了哪些地方,她却始终说不清楚。
流浪的日子,也给她带来了伤痛。她的左脚不知因为何种原因,其中3个脚趾头变得残缺。
回家的姜细顺在丈夫和儿子的陪伴下已经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和治疗。虽然头发花白、面色枯黄,但姜细顺看起来精神还不错。昨天,在断断续续的讲述中,姜细顺称自己离家后一直流浪,晚上有时就睡在废弃的空房子里,有些好心人还曾给过她吃的。
 昨日,面对民警柯彬的上门回访,王义新不住道谢。事后,灵乡派出所在时间为姜细顺恢复了注销的户口,并为她办理了新的身份证。
“今后我会照顾好她,再也不会让她走丢了!”拉着妻子的手,王义新斩钉截铁地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41923/
1
上一篇沼气渐成清洁能源“主角”
下一篇 开展关爱女职工专题讲座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