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妻子身患疾病 丈夫46年来不离不弃

1969年,妻子患上严重的精神疾

  1969年,妻子患上严重的精神疾病。46年来,他不离不弃,精心照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结发妻子,带给了人们深深的感动。

  7月8日,记者来到荆门高新区兴隆村3组村民陈世玉家中,见到了这位77岁的老人。

  三间小平房就是陈世玉生活的全部:一间卧室不足10平方米,一张床,几把椅子,除了灯泡,找不到第二件电器;一间厨房,一口锅,一个土灶台,几副碗筷;一间猪圈,同时喂养着一头老水牛和一头老母猪。

  尽管生活在陈世玉脸上刻下了太多的痕迹,却没有压垮他的肩膀。从布满老茧的双手,可以看出他平常劳作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从充满希望的眼神中,则可寻觅出一丝刚毅和坚强。老伴张红芳满头银发,衣着整洁,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从外表上看丝毫不像人们所说的是严重精神病患者。

  陈世玉的侄子陈泽武说:“如果不是二叔40多年的精心照顾,20多岁时就患上精神疾病的二婶,根本活不到现在!”

  1957年,陈世玉和妻子张红芳结婚,生育了6个子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的贫困和艰辛可想而知。偏偏在这节骨眼上,张红芳不堪生活重负,在1969年的时候患上严重的精神疾病,智力不及几岁孩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当时,他们较大的儿子才9岁,较小的才3岁。既要解决一大家人的吃穿问题,又要照顾妻子的生活起居,外加繁重的体力劳动,陈世玉的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陈世玉带着省吃俭用、东借西凑挤出来的钱带妻子到荆门、荆州等地的医院治疗,听说哪里有土方、奇药,他都要试一试。钱和时间浪费不少,妻子的病却一点不见好转。有一次,因为田里劳作,没有照料好,不到半天张红芳就蓬头垢面的。从此,陈世玉就养成了习惯,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做好早饭,叫醒孩子们上学,再给妻子穿衣、洗脸、梳头,然后去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

  夏天气温高、蚊虫多,陈世玉就为妻子打扇到深夜。冬天天冷,他就为孩子们和妻子生起火炉取暖。妻子喜欢吃什么、不宜吃什么、喝多少水、吃多少饭,陈世玉都牢牢地记下来。几十年,妻子从没有因天热长过痱子,连病都生得少。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正当陈世玉以为自己终于适应了的时候,生活却跟他开了个玩笑。

  1979年的一天,因为农忙,陈世玉直到晚上才回家,回家后发现妻子走失了。他赶紧发动亲戚和乡亲连夜寻找,一连好几天都杳无音讯。有人劝陈世玉,别找了,这样一个有精神病的老婆,走失就算了。就连老丈人也颤巍巍地对陈世玉说:“别找了,随她去吧。这也许是天意,她拖累你也有10年了。你要是把身体拖垮了,孩子们怎么办呢?”陈世玉却始终坚持寻找。

  第二天,陈世玉安顿好孩子,带着干粮独自踏上了寻妻之路。饿了啃点干粮,渴了喝口路边的水,夜晚就露宿在别人的屋檐下。鞋子破了,脚也磨出不少血泡。乡亲们闻讯后,纷纷提供线索和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张红芳走失后的第10天,陈世玉终于在离家几十里外的十里铺镇找到了。

  有了这次教训,陈世玉对妻子的照料更加细心了。不管是下田劳作,还是外出放牛,他总是将妻子带在身边。这一坚持,就是30多年。如今,陈世玉的6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当地政府也给他老伴办了低保,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但陈世玉仍然种着一亩多水稻,仍然每天放养家里的那头老水牛。也许,勤劳和坚持早就刻进了陈世玉的骨子里。

  有人说,老伴张红芳就是陈世玉的一道影子,但其实,陈世玉才是张红芳背后的影子。“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对陈世玉来说,人生较大的坚持,莫过于此。(记者 严东华 杨健)

  原标题:46年,白首不相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41811/
1
上一篇十六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启动 符合条件者可提出申请
下一篇 小麦托市收购效果明显 全市共收购小麦2.2亿公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