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渐冻人”临终前叮嘱家人要捐献遗体

为了感谢大家对他的关心,也为了让医学界尽早破解“渐冻人”医疗难题,于志国生前签订了遗体捐献协议。

  “我走之后,你们一定要遵守诺言,把我的遗体捐献出去。”11月3日凌晨3点,渐冻人于志国(现代快报2013年11月9日B14版曾做报道)永远停止了呼吸。在此之前,他曾两度昏迷,每次醒来惦记的都是感恩社会捐献遗体的事。

  于志国是2009年患上“渐冻人症”的。当时,已经退休的他,为了多挣点钱供儿子上大学,便发挥余热在爱达花园小区做门卫。不料,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右臂抬不起来了。以为是肩周炎犯了,他特地加强了锻炼,寒冬腊月一大早就跑步。然而不但右臂情况没有好转,左臂也不能动了,去医院一查,竟被诊断为“渐冻人症”。

  他的病情恶化得很快。短短几年,身体就被“冻”住了,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每天妻子只能喂他喝一点流食。让人佩服的是,在逐渐丧失行动能力的日子里,于志国竟整理出了一部18万字的言情小说《秦淮之恋》。

  这本书是他年轻时创作的,但只是手稿。儿子为了达成他的心愿,帮他把手稿录入电脑。而于志国也付出了很多,他每天仰着脖子,艰难地盯着屏幕,将要修改的地方口述给儿子。有时,他半夜有了创作灵感,会让妻子把他扶起来,找来纸和笔,歪歪扭扭写下他自己才能看懂的文字,第二天再读给儿子听,让他加到原稿中。他希望通过这本书,唤起人们对“渐冻人症”的关注,让更多人了解渐冻人群体。

  2013年11月9日,快报报道此事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少人慕名找到他家,购买《秦淮之恋》,同时拎着营养品去看望他。今年盛夏,卫岗乳业还发起了“冰桶挑战”,向于志国和另外一位罕见病患者每人捐了1万元爱心款。

  为了感谢大家对他的关心,也为了让医学界尽早破解“渐冻人”医疗难题,于志国生前签订了遗体捐献协议。

  今年11月2日晚上,他因为肺部感染,两度昏迷。不过,每次醒来时,大脑都很清醒。“他要捐献遗体的事,我想不通,儿子也不支持,他特别怕我们不履行协议。”妻子说,于志国每次醒来,都再三叮嘱她劝劝儿子,一定要把遗体捐献出去。

  于志国两年前就因为经济困难,停了药物。卖书的钱和大家的捐款,在他生前没有用完。“他叮嘱我,用这些钱买点东西,去看看其他‘渐冻人’。”妻子说,等老于过完“六七”,她准备去看望其他“渐冻人”,实现老于的心愿。

  此外,于志国还想捐赠一个轮椅。“这个轮椅很新,买回来就用了3次。”妻子说,于志国再三交代,一定要捐给需要的人,把它再利用起来。

  现代快报记者 钟晓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4148/
1
上一篇网传8个新奇整形手术你敢试吗?真心醉了 (2)
下一篇 女孩因美甲感染HIV病毒 专家:十分罕见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