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
11年前,仅用7天时间,拥有1000张床位的野战医院在北京小汤山建成,专门收治非典病人。本次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利医疗队抵达利比里亚后,同样是在由板房构建的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中心内实施救治,收治的主要对象为当地埃博拉疑似患者。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中心将如何运作?防护、隔离措施相对当年抗击非典的小汤山医院又有何不同?重庆晨报记者进入位于大学城第三军医大学集训地内的模拟医院,探寻其细致入微的运作程序。
模拟医院
小汤山抗非典医院的升级版
这间模拟医院,其内部结构与正在利比里亚紧张施工的诊疗中心一样,医疗队成员每天需进入该模拟诊疗区进行集训,以熟悉其严密的运作流程。
“应对埃博拉仍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医疗队护理部主任宋彩萍说,由于埃博拉病毒属接触性传播疾病,任何一个动作接触都有可能受到感染,所以本次援利医院内防护体系,参照当年小汤山医院的设置,并进行了升级和细化。
严密防控
患者隔离接触者消毒后离开
医院内分门诊、治疗、卫生防疫等6个科室同时运作。由于诊疗中心以收治埃博拉疑似病人为主,因此感染风险相当高。
以病人抵达诊疗中心的情景做模拟,凡是接诊区均被视为污染区进行防控。首先,抵达门诊就诊,此时,医护人员身着防护服,已开始处于防护状态;之后,通过察看、问诊,疑似病人会被送到留观区进行抽血查验,由于此时无法确诊患者是否已感染埃博拉病毒,每个人都会被视作感染者进行防护,病人之间的隔离距离不得在两米以内,并用帘布间隔;较后,一旦检测中心的病毒分离结果被送回,确诊患者立即被送至治疗区,进行严密的隔离治疗,排除感染的患者则进行卫生处理后才能离开。
“进入医院后,只有两种病人可以出院,一是康复的感染患者,二是确诊不是埃博拉病毒的感染者。”宋彩萍说,凡是接诊病人的区域,均为诊疗中心的污染区,防控等级较高。
超级防护
穿脱防护服就需40分钟以上
埃博拉疫情致死率高,易感染。宋彩萍说,医护人员已被划分为高风险的感染群体,而整个防护过程中,较耗时和较易感染的环节,就是穿脱防护服。医疗队总护士长游建平表示,穿、脱两个过程中,脱防护服是医护人员较可能受到感染的一个环节,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染,因此不少女医护人员集体剪短头发,以减少被感染的可能。
“穿防护服的时间在15到20分钟之间,脱则需要半小时左右。”游建平说,整个穿脱过程,穿时需洗手2-3次,脱时则需要高达10次以上,即脱一层就要洗一次手,每次1分钟以上。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备,总共有十余件。
密实的防护服穿上身,也考验着身体的耐性。为此,所有医护人员从10月开始,已进行了长达1个多月的体能军事化集训。
极致护理
用探测仪辅助寻找黑人血管
与利比里亚的疑似、感染患者打交道,口语是极为重要的一关,而西非的英文口语,各自存在差异,为熟悉掌握当地语言,今年10月,一位在重庆留学的利比里亚小伙进入集训区,以模拟就诊的形式,让医护人员熟悉当地口语和相关病理特征描述的语言。
在诊疗区和留观区,输液和抽血的过程,不仅考验感染源的防护技能,与日常接触的黄种人不同,如何寻找黑人同胞的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也考验着医疗队的护理技能。游建平说,首先,这次去的护士都非常有经验,可以凭借血管的弹性度来判断血管走向。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利医疗队还引进了一种红外线探测仪,以帮助护士找到黑人手臂上的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