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失眠 抑郁 焦虑 应尽早去看心理科

经过诊断,赵蓉蓉博士说,该患者符合急性焦虑发作的诊断,也称惊恐障碍,发病原因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有关。

失眠 抑郁 焦虑 应尽早去看心理科

  赵蓉蓉正在为患者做心理辅导

  □记者李晓波实习生王啸晨通讯员谢雅敏文记者王亚鸽摄影

  本报讯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发生率也不断攀升。但人们对心理疾病还是讳莫如深,大多数人认为有“精神病”的人才会去精神心理科就诊。

  其实,精神心理科并不单纯地从事普通精神病的诊治,还包括神经症、睡眠障碍、儿童期精神障碍和儿童期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等疾病的诊治,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消除心理疾患,提高生活质量。近日,大河报记者来到河科大一附院新区医院精神心理科门诊一探究竟。

  案例A:“怪病”折磨两年多,经常出现濒死感

  57岁的李成(化名),从两年前开始,经常出现心慌、胸闷、憋气、出汗等情况,每次症状发作时,会持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有种濒死感。症状反复发作,却无规律可循,也没有征兆。这让他极其恐惧。

  李成辗转多地看病,身体各项检查无异常,总查不出病因。一次,他到河科大一附院新区医院检查,医生建议他到精神心理科去看看。李成抱着试试的态度,找到精神心理科医生赵蓉蓉。

  经过诊断,赵蓉蓉博士说,该患者符合急性焦虑发作的诊断,也称惊恐障碍,发病原因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有关。在赵蓉蓉博士的指导下,该患者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半月后症状改善明显,经过维持和巩固治疗半年余,李成痊愈了。

  案例B:大学生患抑郁症,曾想到了自杀

  23岁的雷明(化名),是一名大四学生,因性格有些偏执,与同学间关系处理不好,一次与舍友发生争执后,俩人不再说话,而雷明也感觉受到同学们排挤,情绪慢慢开始低落。

  进而又变得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还经常失眠,不愿与人交流,自信心受到打击,感到自卑,甚至有了自杀的念头。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半年时间,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无奈,雷明来到新区医院精神心理科咨询。赵蓉蓉博士说,雷明的症状是抑郁伴焦虑状态的表现,通过药物治疗加之心理矫正疏导,雷明慢慢地恢复了正常的心理状态,整个人也变得乐观起来。

  很多患者对精神心理科有“偏见”

  31岁的赵蓉蓉医生,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从事精神卫生工作6年,擅长成瘾行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抑郁症、狂躁症)、神经症、心理障碍的咨询、诊治及社会心理康复。2013年8月份,赵蓉蓉来到河科大一附院新区医院后,成立了精神心理科门诊,1年多来,她与同事已成功帮助千余名心理疾病患者,走出阴影,乐观地生活。

  根据多年工作经验,赵蓉蓉发现,来精神心理科看病的大多数病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过多个科室治疗之后,病情未见好转,较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才来到精神心理科,经过诊断大多数为焦虑症或者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

  对此,赵蓉蓉博士说,大多数心理疾病患者不会挂号精神心理科,患者内心本能地拒绝和排斥到精神心理科来看病。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对症治疗,就会延误病情,增加患者的痛苦,并可能造成过度治疗,造成时间、精力及金钱的浪费。

  失眠、抑郁、焦虑,应去看精神心理科

  长期失眠多梦焦虑抑郁,反复到医院检查,身体吃不消,心理压力大,看了不少医生,吃了多种药物都未见明显效果,实在没有办法,那么不妨去精神心理科看看吧,或许那里有解决办法。

  据赵蓉蓉博士介绍,精神心理科并不单纯地从事普通精神病的诊治,还包括神经症(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等)、睡眠障碍(非器质性失眠症)、儿童期精神障碍和儿童期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儿童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及儿童学习困难)等疾病的诊治。同时,精神心理科还开设了心理测评室,开展了对性格、智能、情绪和各类心理疾病诊查等50多项检查。

  赵蓉蓉博士说,多数患者的疾病主要集中在焦虑、抑郁、躯体化障碍、失眠等方面,不同疾病的患病人群也不一样,轻者可通过心理治疗及行为矫正等方法进行治疗,重者需要通过药物合并心理疏导进行对症治疗。赵蓉蓉博士也提醒,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大型的医院进行咨询和诊治,并且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服药,这样才能有效治疗。

  患者应放下思想包袱,及早就医

  赵蓉蓉博士说,精神疾病患者自身要转变思想,不要因外界压力而不愿就诊和治疗,一些较轻的精神疾病通过自我调节,可慢慢恢复,但重性精神疾病无法自我调节。一旦出现精神疾病症状,就要及时就医。

  那么,应该如何在工作和生活压力中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她建议,较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平和的心态。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要学会分解压力,尝试改变做事方式及态度。压力无所不在,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心理压力问题,并及时地、适当地通过情绪调节来缓解心理压力,为它找个出口,它就不会给精神带来太重太大的伤害。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人生。学会运用正确的生活、行为方式,保持健全的身心状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4131/
1
上一篇冬季中医养生需养肾 多吃黑色食品
下一篇 探秘援利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中心如何运作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