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佘家畈北门村民自发保护古宅院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首席记者 梁坚义) 9日,就收集雍睦堂遗失物品、危房维修,大冶金湖街办佘家畈北门雍睦堂大宅院保护委员会的成员集聚,共商对策。我们有责任将古迹保护起来!该保护委员会会长冯德全信心十足地说。 佘家畈北门的雍睦堂始建于清道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首席记者 梁坚义) 9日,就收集雍睦堂遗失物品、危房维修,大冶金湖街办佘家畈北门雍睦堂大宅院保护委员会的成员集聚,共商对策。“我们有责任将古迹保护起来!”该保护委员会会长冯德全信心十足地说。
  佘家畈北门的雍睦堂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由时任江浙一带主管盐务官员冯端亭及家人兴建,距今已165年。雍睦堂大宅院占地1800多个平方米,青墙黑瓦,七幢连五,属徽赣派建筑群。
  为保护雍睦堂,抗战时期村民们用自制的土武器跟日军周旋;解放战争时期,村民们清扫雍睦堂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153师459团在此设立团部;文革期间,村民自觉将雍睦堂的遗存物品保护起来。
  然而,由于年成久远,雍睦堂日渐破败。“不能让祖宗留下的‘宝贝’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破败下去”,2010年春村民冯光乾、冯声培、冯光合牵头,自发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广泛发动群众,捐款捐物保护雍睦堂。全湾50多户300多人自筹4万多元,对雍睦堂大宅院的危房进行了修缮,补添了牌匾,并制定了“保护环境、不准私占、不得租借、清理整洁、损坏赔偿”五条规定。
  冯光乾、冯声培先后去世后,将保护古宅的接力棒传给了村民冯德全等人。2014年7月在村支部、村委会的支持下,湾里成立了雍睦堂大宅院保护委员会,发展成员10人,并首次向文物部门申请文物保护。
  随着保护古迹意识的觉醒,人们自觉拆除了雍睦堂门前的建筑,多次拒绝了文物贩子的高价相诱。村民焦爱莲主动当起雍睦堂的卫生管理员。村民冯渭平自修家中危房,消除雍睦堂的安全隐患。
  “雍睦”有团结、和谐之意。保护古迹传承家风,让村庄更加和谐。这些年湾里没有发生一起违法犯罪的案件,考取各类大专院校有20多人,200多人在外经商、工作。
  
  短评
  
  无论是出于对“团结和睦”精神的敬重,还是出于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渴望,在没有人强迫,没有人摊派的情况下,佘家畈北门村民自发保护历史古迹的行为值得称赞!
  保护古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理念、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撑。但现实问题是:湾里留守的人越来越少,能够处理家族事务的人越来越少;古迹怎么维护、原貌怎么恢复都很纠结。
  显然,保护历史遗存,光靠民间力量是不够的!这需要市场、民间、政府抱成团,政府可以实行挂牌保护、提供技术指导、纳入整体规划等;市场开发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在旅游开发中实现保护。
  保护历史遗存,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历史担当,我们做不好,就上愧祖先,下愧子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40893/
1
上一篇6亿打造熊家境成人间仙境
下一篇 有色华新跻身《财富》中国500强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