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程长珠)85岁老人汪金娣18年前在银行开户存了1万多元钱,如今存折找出来了,可因银行业务移交导致存款去向不明难以取出来(详见本报6月29日5版)。此事经本报报道后,引起了两家当事银行的高度重视,他们组织专班连续调查,终于将汪金娣的存款去向查清楚了。
“汪老太一万元存款不知去向一事见报后,我支行迅速组织专班人员来给她落实这个事。”7月3日上午,中国工商银行大冶支行成姓负责人告诉记者,1997年12月8号,汪金娣用代身份证在工商银行铜山口营业所办了一张活期存折,2000年6月20号汪金娣将存折挂失、销户后,当天又办了一个新存折。“现在问题清楚了,实际上汪老太有两个账户(存折),我们当时移交给邮政银行的业务清单信息之所以对不上,是因为汪金娣的家人去年找到的这个存折是已销户的存折。而她重新开立的账户的存折,和我移交给邮政业务上相关信息都是对的。”
随后,记者陪同汪金娣的家人一起,带着工行提供的相关原始凭据来到中国邮政银行大冶市支行,他们立即展开了调查。
“经过几天的查询,我们终于在7月8号查清了汪金娣的存款去向,她的这笔存款于2004年7月24号在铜山口支行办理了清户手续,存款已经被取出。”7月9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中国邮政银行大冶市支行,该行曹姓负责人对记者说,“为了这个事情,我支行专门安排业务比较精通的几个人来查,结果发现汪金娣的这笔存款2004年7月24号在铜山口支行办理了清户手续。”
记者从银行工作人员展示的资料看到,汪金娣于2000年6月20号办理的新账户,在2004年7月24号办理了清户,存款已经被取出。
“这个存折,较终查出了一个结果,我们也放心了,免得心里总想着不是滋味。现在把这个事情搞清楚了,大家都满意了。”汪金娣的儿媳刘建英如是说。
18年前万元存款终有结果
本报讯(记者 程长珠)85岁老人汪金娣18年前在银行开户存了1万多元钱,如今存折找出来了,可因银行业务移交导致存款去向不明难以取出来(详见本报6月29日5版)。此事经本报报道后,引起了两家当事银行的高度重视,他们组织专班连续调查,终于将汪金娣的存款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40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