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郑爽)7月8日,葛洲坝船闸工作人员在闸室内意外发现一条已经死亡的中华鲟浮在江面上。
据三峡通航管理局葛洲坝船闸处相关负责人介绍,8日上午,当班人员在巡视时发现一号船闸闸室内漂浮着一条“大鱼”。据目测“大鱼”长约一米,体侧背脊呈青灰色,脊背上有明显凸起的硬甲,当班人员立即向上级单位通报。赶到现场的渔政工作人员介绍,依据“大鱼”脊背处的红色智能芯片初步判断,“大鱼”应为中华鲟,是从三峡大坝上游长江秭归段放生长江的中华鲟,目前已将中华鲟死体带回作进一步研究,以便查清死亡原因。
本网讯(通讯员郑爽)7月8日,葛洲坝船闸工作人员在闸室内意外发现一条已经死亡的中华鲟浮在江面上。 据三峡通航管理局葛洲坝船闸处相关负责人介绍,8日上午,当班人员在巡视时发现一号船闸闸室内漂浮着一条“大鱼”。据目测“大鱼”长约一米,体侧背脊呈青
本网讯(通讯员郑爽)7月8日,葛洲坝船闸工作人员在闸室内意外发现一条已经死亡的中华鲟浮在江面上。
据三峡通航管理局葛洲坝船闸处相关负责人介绍,8日上午,当班人员在巡视时发现一号船闸闸室内漂浮着一条“大鱼”。据目测“大鱼”长约一米,体侧背脊呈青灰色,脊背上有明显凸起的硬甲,当班人员立即向上级单位通报。赶到现场的渔政工作人员介绍,依据“大鱼”脊背处的红色智能芯片初步判断,“大鱼”应为中华鲟,是从三峡大坝上游长江秭归段放生长江的中华鲟,目前已将中华鲟死体带回作进一步研究,以便查清死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