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李明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近日,《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TOP200排行榜》发布。数据显示,清华、复旦、北大位居前三,工科专业较有“钱途”。
每年六七月,总有各种版本的大学生薪酬排行榜出炉。正为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冥思苦想的部分学生和家长,干脆以排行榜为报志愿指南,为未来赢得高薪提前布局。他们真能如愿吗?
各种版本的薪酬排行榜,不能说完全不靠谱。比如这个“TOP200排行榜”,是通过对2014届、2012届和2010届的203万余毕业生的薪酬调研而来。但这个排行榜又存在明显的现实问题。首先,排行榜没有把自主创业的学生统计进去,数据本身不完整。其次,以北京、北京为代表的某些高校毕业生在该排行榜上占多数,是不是代表其余地区的高校及学子过得“不济”呢?当然不是。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行业环境的不同,会对薪酬水平产生一定影响。而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物价水平和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又对薪酬的含金量有巨大的影响。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在北上广月薪一万的日子,不比在二线城市月赚八千好过。较后,“钱途”不等同于前途。月薪一万和月赚八千,谁的前途好,目前看是未知数。
根据排行榜,要想拿高薪,一要上名校,二要去一线城市,三要选热门专业。即便考生取得了可以随意挑选高校和专业的成绩,简单地按图索骥也是弊大于利。没有什么人是全才或者通才,人总有自己擅长的和自己不擅长的,也有自己感兴趣的或是认为无聊的。大学的课业学习不能掉以轻心,工作的经历更不会一帆风顺。如果是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自己愿意学、愿意干,才能迈过一个个“坎”。如果自己不擅长,费半天劲,在一个专业(行业)里也很难有发展。一旦遇到困难,可能连坚持下去的信心都丧失了。
考一个优异的成绩,上一所有名的学校,将来找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很多考生和家长心中都有这样一张路线图。想拿高薪没什么错,但18岁的人生就被薪酬左右,实在可惜了一点。无论处于哪个人生阶段,只要自己尽心竭力,自然会有相应的收获。那些薪酬排行榜,看个乐而已,未来发展如何,排行榜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