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杨郁卉 “离婚”这个词,无论所涉及的当事人是谁,无论是在哪个朋友圈,只要有人提起,总能成为大家谈论的焦点。前几天是刘翔葛天离婚,这两天又聊张雨绮王全安离婚,人们在为熟知的新闻人物宣布分手感慨的同时,也在为周围人各种未能白头偕老的离婚夫妻唏嘘不已。近日,民政部发布《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全国共依法办理离婚登记363.7万对。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离婚率已连续12年呈递增状态。更有专家指出,当夫妻关系出现问题时,一些社交软件如微信、陌陌等往往成为诱发婚外情的工具,成为婚姻的新的“隐形杀手”。
此言一出,各种新网络社交媒体、社交软件立即被拉入话题当中,有网友说,通过某些社交软件确实可以很方便地交友,只要你想,找个陌生人陪着聊聊天或者做点什么出格的事并不困难,有时甚至简单到只需要“摇一摇”。其实,从较初的电子邮件,到论坛和BBS,再到即时通信和博客,快速发展的社交网络带给我们较大的好处在于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和便捷性,你可以与大洋彼岸的友人“海内存知己”,也可与他乡的亲人“天涯若比邻”。新科技所改变的是人们的社交方式,可以使原本联系频率较低的人重新保持联系,也可以结识新的朋友,却并没有唆使人们去做诸如“婚外情”这样的事。毕竟,交友对象的选择权在自己手里,如果说因为社交软件的“方便”而出轨,恐怕这样的理由到哪儿也说不通。
从2003年至今12年连升,不少人戏称离婚率才是真正只涨不跌的“牛市”。只不过,这样的“牛市”所伴随的不是喜悦,而是淡淡的忧伤。有分析者认为,离婚率高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全是坏事,它反映出在现代社会人们更注重婚姻的质量和个体的主观感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感情不和就离婚,不愿“将就”。有的婚姻涉及家暴、虐童等各种原因,对于当事者来说,离婚可以说是一种解脱。
但无论什么原因,离婚这件事本身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种不幸,家庭关系的解体或多或少都伴随着不愉快的回忆。因为每对夫妻都向往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相信那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也是发自真心,没有人在迈入婚姻殿堂时想着会离婚。只不过,在接下来的婚姻生活中,有的人不满足平淡的日子,有的人处理不好与长辈关系,有的人经不起“社交诱惑”,于是,离婚就成了一些人眼中家庭难题的“解药”。人们常说“婚姻是神圣的”,一段婚姻的开始不能仅仅归结为夫妻双方自然本能的私人行为,而是包含着对养老育幼、维系伦理亲情等多重社会责任的担当,如果每一对夫妻真的把这份担当放在肩上,记在心里,那么在结婚的时候,心中就该多装下一份责任与尊重,少一些功利与不切实际的幻想,在考虑离婚的时候,也会多一份宽容与慎重,少一些怨恨与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