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奔跑二十年,晚报较好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
一步一个脚印,晚报传承历史,创造未来。
奔跑,从一个春天开始。
1999年2月16日零点38分,黄石地区兔年位新生儿在四医院诞生,晚报全新改版的主打新闻圆满成功。当天上午,一夜未眠的总编辑吴刚率领全体采编人员上街卖报纸,将新年一声祝福送给读者。
1999年深秋,在收获的季节里,黄石晚报首届大型读者活动日盛况空前。那一年,晚报广告收入扭亏为盈。
晚报激情四射,根本停不下来。
2000年,晚报新闻质量突飞猛进,发行量翻了三番,零售市场从无到有。同年晚报被评为“全国地方报业管理百强”,是湖北省都市报类较好获此殊荣的报社。
2000年10月1日,《黄石晚报》更名为《东楚晚报》。这标志着晚报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承载着晚报超常规发展的动力之源,是创新,不断创新,永无止境的创新。更名后的晚报,大力推行“媒体+活动”新闻理念,先后策划了“帮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真情寻找”“新闻服务社区行”等系列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成就了“东楚晚报现象”。
“有了知名度,还要有美誉度。有了影响力,还要有公信力。”这是黄石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董事长吴刚对晚报提出的更高要求。
为此,晚报在2003年底,率先在全国地市晚报界提出“向新主流媒体迈进”的口号,强调新闻的理性、建设性、并随后在历年的改扩版中对“新主流”理念加以践行。
《东楚晚报》成功策划了很多鄂东南的营销案例,如吸引了央视视线的世纪婚典,还有车展、楼展、房展、东楚论坛、黄石十大美景等数十个对黄石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新闻活动策划。
20年,黄石的变化印证着晚报新闻的力量。
晚报人,继续奔跑吧。
晚报大事记
1995年7月1日,《黄石晚报》创刊。
1996年9月,方先忠任总编辑。
1997年5月16日,黄石晚报发行进京首发式举行。
1998年元月至当年底,文尚泳任总编辑。年初,黄石日报社党委决定晚报相对独立运营。
1999年2月5日,吴刚在黄石新闻文化战线首次公开招聘副县级一把手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黄石晚报新总编。2月8日,吴刚正式上任,“四全机制”改革启动。3月15日,当天发行10万份,创黄石纸媒历史记录。
2000年10月1日,《黄石晚报》更名为《东楚晚报》并扩为日出16版。12月,晚报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地方报社管理百强单位。
2001年10月1日,晚报再次全新改版,版式首次形成“全模块式”组合。
2002年11月,第三届记者节,晚报人自己写的本书《告诉你一个秘密》出版发行。
2003年12月26日-28日,在九江温泉翠竹山庄会议上,晚报首次提出“新主流媒体”概念。
2004年4月1日,以打造新主流媒体为目标开始改版。
2005年3月1日,晚报改版,形成《城市周刊》《楼宇周刊》《环球金刊》《健康周刊》等四大周刊。10月21日,晚报广告信息中心获得“湖北广告20年发展贡献奖”。
2006年1月18日,黄石东楚传媒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2007年3月18日,东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挂牌成立。5月,高国专任东楚晚报总编辑。
2008年5月19日,晚报特派记者石教灯赴汶川地震灾区采访。
2009年9月28日,黄石日报传媒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湖北省市州家传媒集团。
2010年5月10日,黄石日报传媒集团大冶分社成立,依托《东楚晚报》创办《今日大冶》。7月1日,《东楚晚报》创刊15周年。晚报在市工人文化宫广场举办巨型报展。
2011年4月26日,黄石日报传媒集团阳新分社成立,依托《东楚晚报》创办《今日阳新》。2011年6月,贾方军任东楚晚报总编辑。12月10日,东楚传媒大厦落成启用。
2012年9月,东楚晚报在第五届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上荣获“2011-2012中国地市晚报品牌10强”称号。11月,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授予东楚晚报第二届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较具影响力十强”称号。
2013年1月4日,晚报推出特刊《九江样本》。1月7日,市委以黄文【2013】1号文,向全市通报表彰东楚晚报采编《九江样本》。1月28日,东楚晚报官方微博被新浪湖北评为“2012年度湖北较服务民生媒体微博”。
2014年5月,华夏任东楚晚报总编辑。 6月30日,黄石日报传媒集团批复同意(晚报)成立黄石市东楚公益联合会。
2015年1月17日,晚报首次联合央视举办的央视“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启动。3月24日,晚报举办的“鄂东南地区首届青少年艺术大赛”活动启动,四城联动。6月28日-7月1日,中国晚报发展战略研讨总编辑峰会暨东楚晚报创刊2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