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选膏方前可先试“开路方” 秋收冬藏药补+食补

“开路方”主要是针对症状较多,症病复杂,病症不典型或伴随其他不适的症状而先行开出的中草药处方,一般服用1至2周。

  霜降以后,又到一年冬令进补的时节,那么方调理到底会给身体带来怎样的变化?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冬令进补的要求也出现了变化。事实上,那些容易体质虚弱、反复感冒的患者多属于亚健康人群,平常虚证的征候表现不是非常的明显,但是在一年四季常常非常容易感受外邪而发感冒,引起咽痛、怕冷等,并时伴有虚汗、盗汗等症状,可以选择助阳固气的膏方进行调理。

  吃膏方先来“开开路”

  南京市中医院大内科张钟爱主任介绍,膏方和普通的中药汤剂不同,它吃的时间不是5天、7天,而是近2个月,如果膏方开得不合理或病人适应性不好,有的人会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那么少则百元、多则千元的膏方就完全浪费。所以,要先用一些汤剂探探路,避免膏方走弯路。

  “开路方”主要是针对症状较多,症病复杂,病症不典型或伴随其他不适的症状而先行开出的中草药处方,一般服用1至2周。专家强调,有几种人群在吃膏方前必须试开路方,一类是患有多种慢性病的人,如高血压、高血脂、中风、糖尿病等,其病情较复杂,需要用开路方来试探其体内的虚实,并确定用药的重点,也就是药物的“君臣之道”,决定先解决肝脏问题还是脾胃问题等。另一类是有身心疾病,如焦虑、抑郁、敏感多疑者,这类人对药物比较敏感,临床上常见在吃膏方过程中出现不适反应,所以通过开路方与其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如果开路方的调整效果较好,吃膏方时病人就不会疑神疑鬼,依从性较好。此外,脾胃虚弱的人,尤其是夹杂着湿、热、痰等淫邪的人,对滋腻的膏方适应性较差,也需要事先调理。

  具体来说,开路方的作用不可小视,首先,在冬令调理前调理肠胃,使脾胃健运,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再行服用膏方时就能起到真正的作用;第二,对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先行的试探性调补,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为开好膏方作准备;第三,如果体内有痰、湿、瘀等淫邪,可通过开路方去除,否则进补过程中就会“留寇”,不利于综合调理。

  “开路方”因人而宜。有些老病人年年吃膏方,医生诊断其体质可以适应进补的,可以不用吃开路方。但是次吃膏方者,较好要经过开路方的先一步调理。

  秋收冬藏,可以药补+食补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四季物候的生长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主藏精,在这个季节里进行适当的调补,尤其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疾病或大病初愈的虚弱患者,可以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较大限度地储存于体内,滋养五脏,培补元气,助体内的阳气升发,可以保证来年的机体精力充沛。

  虚证在冬季的调养一般可以分为食补和药补,对于病后肠胃功能虚弱的人首先选择食补,通过调整饮食,补养脏腑功能,促进消化和全身状况的康复,将起到药物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一般来说,虚证不明显,或药补后体虚已有改善者,不妨有选择地食补,虚证明显或病后虚弱者,初期宜用药补,药补中的膏方是冬季虚证调养的一种重要方法。

  中医认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对于虚证的调理,根据脏腑气血阴阳的调和情况,调理方法也不相同。如阳虚者温阳,阴虚者滋阴,脾虚者健脾,肾虚者补肾,须多种药物相互配伍。进补的具体方法可分为平补、调补、清补、温补、峻补五大类。一般来说,平补药性平和,无偏寒偏热,可补气养血,调整阴阳,宜用于平时保养或一般的体质虚弱者;调补用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稍有不慎即胃痛腹泻者;清补则补中兼清,适用于体虚而有内热者;温补用于阳虚之人;峻补又称急补,主要用于体质极虚之时,如大失血后、大病后、妇女产后等等。根据患者体质不同与病情的需要,合理进补。

  从食补的角度看,中医认为,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霜降之时已进入深秋,此季节属于五行中的“金”,对应肺脏。因此,此时饮食养生应讲究平补,以生津润燥为主,可多吃些白薯、山药、藕、蜂蜜、大枣、芝麻、核桃等生津润燥、固肾补肺的食物。

  李 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3593/
1
上一篇轻微高血压,调整生活方式再吃药
下一篇 宜阳幼童被开水从头浇下 面部全毁仅剩眼睛能动(图)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