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24日电 (艾启平 蔡敏)第27届中德-德中医学协会联合年会24日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德两国卫生部门官员、专家、学者等与会。
1984年11月,中德医学协会和德中医学协会分别在中、德两国成立,由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裘法祖教授和德国科学院院士武忠弼教授等发起。
中德医学协会会长、武汉同济医院党委书记陈安民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30年间,中德-德中医学协会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德医学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两国医学合作与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桥梁作用。时至今日,中德医学协会和德中医学协会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果,并对两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届年会由中德医学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德中医学协会主办,武汉同济医院承办。今年年会议题,涵盖了中德卫生体制改革、医院管理和患者安全、医疗服务新技术等内容,与世界卫生组织新时期健康发展目标以及中德双方现阶段面临的卫生领域改革紧密贴合。本次年会也是首次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
据了解,联合年会至今已达27届。利用这个平台,中德两国医学科学家、医院管理者、医务工作者、科研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卫生发展与国民经济、医疗技术创新与管理、医院管理创新、卫生应急与灾难医学、医疗信息化与远程医疗、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药事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学术交流。特别自第20届年会起,每届的年会主题增加了医院管理。2008年,结合中国汶川大地震,又加入了急救与空难医学主题。2011、2013年会,中国共有80多位医院院长赴德国参会交流。
2012年,中德医学协会在亚洲率先引进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简称KTQ)质量认证,武汉同济医院成为亚洲首个通过此项认证的医院。2011年 “同济医院中德灾难医学研究所”在武汉成立,德国8名灾难医学专家同中方专家一起在武汉举办了中德急救暑期培训班,共培训了来自中国各地的45名学员。自2007年起,中德医学协会恢复接收德国医学生来华实习,迄今已接收近60名。这些德国学生回国后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德医学交流和中德民间交往发挥了积极作用。
德国驻华大使代表Christophe Eick博士说,中德关系发展有广阔未来,医学领域合作有100多年历史,是充满信任的伙伴关系。德国卫生部特使Jannes Elfgen表示,中德双方每5年更新一次合作计划,希望双方在肿瘤、非传染病、医院管理、卫生经济学、急救医疗、灾难医学等领域开展重点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