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工资"被平均" 误读中亦有关切

天津网 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邓晶龙 昨天,一则20个省市2014年平均工资出炉的新闻,不出意料成为了网络的热门话题,一家门户网站这则新闻的评论数,半天内就超过5万条,其中多数人都在感慨自己的收入“被平均”,更有人留言“不好意思,又拖大家后腿了”。 这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邓晶龙  昨天,一则20个省市2014年平均工资出炉的新闻,不出意料成为了网络的热门话题,一家门户网站这则新闻的评论数,半天内就超过5万条,其中多数人都在感慨自己的收入“被平均”,更有人留言“不好意思,又拖大家后腿了”。

  这些年来,国民收入增速总是追不上GDP亮丽数字的脚步,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一大民生焦点。每当统计部门公布各种收入数据时,网民的反应往往是自己“被代表”“被平均”了。昨天的这则新闻,依然引来了广泛吐槽。为什么总有人感慨自己“被平均”?

  一方面,是因为不少人不太清楚数据统计方法。这里的工资,是指单位在报告期内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不论以何种形式支付,即使是单位发放的实物,都列入计算范围。所以,平均工资不仅包括基础工资、奖金、各种津贴补贴,还包括单位代扣代缴的各项费用,比如社保和公积金的个人缴纳部分,并且是税前工资。说白了,也许有人收入达标,但因为不是到手的净收入,所以感觉自己没拿这么多钱。

  而且,从统计对象上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主要指的是在国有、集体和外资等企事业和机关单位的职工,不包括在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就业的人员,以及个体户、农民工、灵活就业者等。而这些统计范围之外的从业人员,往往收入较低,“被平均”的感觉更强烈。

  从另一方面来说,平均工资总被吐槽,也确实反映出收入差距大、少数人工资水平较高的现实。一是地域差距大。20个省市里的榜首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已突破10万元,而倒数的河南,同类平均工资仅4.2万余元,差距一倍以上。二是在同一个省市内,不同性质单位的差距也非常大。北京国企平均工资比私企高出九成多,河南国企平均工资也比私企高一半。三是即使在同一个性质的单位,不同行业差距也很大,比如2014年全国的非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较高的金融业已经突破10万元,而较低的农林牧渔业的平均工资才2.8万多元。

  数据看起来枯燥,简而言之,如果你是在北京北京的国企工作,又从事金融业,年收入10万元很正常,如果你是在中西部的民企,从事的又不是高大上的行业,年收入3万多元也正常。所以,从个人角度来说,不想收入总是“被平均”,自然是要努力往资本、技术和人才较聚集的地域和行业发展,才能“逃离”平均数。

  但是,让多数人对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满意,不能只靠个人奋斗,而应全国统筹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证就业和工资合理稳定增长。比如,落实收入分配改革的“提低、扩中、限高”原则,亟须限制一些央企和垄断性行业过高的不合理收入,让吸纳大量就业人群的民营企业能赶上国企的收入水平,让东西部的收入差距别那么大,这样,收入“被平均”的现象,才能真正减少。只有让收入分配更合理,百姓的幸福指数,才能噌噌往上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34859/
1
上一篇为名所“累”的布什
下一篇 孕妇路由器与"宁信有不信无"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