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这里已经住了五六年时间。河南商报记者 张郁/摄
河南商报记者 周坤锋
一位老人搭了个窝棚,蜗居在城市的边缘,一待就是五六年。如今,这儿成了工地,老人的窝棚也成了“违建”。面对一位八旬老人,不管是工人还是民警,谁都不敢轻举妄动,但老人的儿子却不断催促:“拆了,赶紧给他拆了。”
八旬老翁独居郊外五六年
老人的窝棚在哈尔滨化工路与西三环交叉口西南角,是他自己搭建的,有两米高,四处漏风。
窝棚里有一张钢丝床,一条棉被。床旁边是砖头垒的“炉灶”,上面放着一个熏黑的铝锅。
就在这样一个地方,老人一住就是五六年。
“四处转着拾废品。”附近环卫工何师傅说,别看他年纪大,生活很规律,也很勤快,“这么大年纪,一个人生活,真不容易。”
“老先生很有个性,有时看到他从绿化带内提水很艰难,想上去帮帮他,可老人家不接受!”附近干活的李师傅觉得这位老人很神秘,“他经常出去拾废品,但我们放他窝棚旁边的钢筋之类的东西,他从不动一下。”
附近的人都知道这里住着一位孤独的老人,可老人姓啥、来自哪里、为何常年在此居住,没人知道。
有人说老人有儿有女,由于性情孤僻,和家人很难相处,所以流浪在外。还有人说老人很古怪,从不主动和人交谈,有人找他攀谈也会被他两三句话噎走。甚至有人猜测,老人患有孤独症!
关于老人的传言很多,可没人能真正说得清楚。
原来老人有家 儿子求人强拆窝棚
随着施工的推进,老人的房子成了“违建”。可是面对一位八旬老人,施工方、民警谁也不忍“下手”。经过多方打探,民警找到了老人的家人。
原来,老人并不是孤独一人,他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得知此事,老人儿子的态度出人意料:“拆了,赶紧给他拆了。”
提起父亲,老人的儿子张先生显得很无奈,“父亲性格太倔强,爱钻牛角尖,进了胡同就出不来。”他说,真把他的房子拆了,他就能回家了。
儿子:“爸,赶紧回家吧”
听老人的儿子说,老人原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在一次调薪时,由于没有给他调薪,心里不太痛快,开始不愿和周围人说话。
退休后,老人性格变得更为孤僻,不愿在家居住,蹬着三轮车四处跑,走到哪就在哪过夜,后来干脆直接在路边搭了个窝棚居住。家人发现后,苦口婆心劝其回家,可老人死活不回来。逢年过节,别人都是合家团圆,张先生和姐姐们要做的事就是去求父亲回家,“好几次,我姐姐跪在他门前求他,他都不回。”
后来,姐弟几人硬把父亲架了回来,但老人却像笼中鸟一样,每天焦躁不安,不吃不喝。看着父亲痛苦的样子,儿女们也没了辙,只好听之任之。
“但那毕竟是我们的父亲啊,他在外面我们能不牵挂吗?”张先生抹了抹眼角,“端午节过了就是父亲节,真希望他能回来,一家人好好过个节!”
(线索提供:岳先生;稿酬:50元;报料电话:0371-8608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