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别当“皮痒”不是病 九大疾病可致皮肤瘙痒

首先,它可能合并有相关的内脏疾病或肿瘤病史;其次,瘙痒顽固,用一般的抗过敏、止痒药物难以奏效。

  到了秋冬季,皮肤瘙痒的人也多了起来。这其中当然大多数都是秋冬季皮肤干燥所致。特别是一些人皮肤护理部不当,更加重了这些问题。

  经常有人感觉皮肤瘙痒,以为是身体洗不干净,拼命洗澡。事实上,过长时间的洗涤会将人体表面的皮脂膜洗去更多,而缺乏皮脂膜保护的皮肤将会显得干燥起皮屑,干燥本身则会带来严重的瘙痒感。同时,过度抓挠和洗澡时重度搓擦也会破坏皮肤的屏障,使得细菌和病毒容易侵入皮肤导致继发性皮炎。所以在秋冬季,人们要注意多饮水,可适当使用空气加湿器,同时改变洗澡的频率和习惯,不要使用过热的水,也不要每次都拼命清洁、搓洗,并在沐浴后使用润肤产品。多喝粥、豆浆,多吃萝卜、莲藕、荸荠、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要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也可以改善秋燥现象,缓解皮肤瘙痒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皮肤科医师的眼中,皮肤瘙痒不单单是一个皮肤疾病,有时更是一个内脏疾病的信号。医学上把皮肤瘙痒症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原发性皮肤瘙痒症”,秋冬季的皮肤瘙痒多属于这一类;还有一类则是内脏疾病或肿瘤在皮肤的反应,这也是我们较要警惕的。

  引起皮肤瘙痒的内脏疾病较多,简要分述如下。

  1、肝胆疾病:肝胆疾病特别是胆道阻塞时,胆盐在皮肤中沉积,刺激神经末梢可致难治性皮肤瘙痒。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良性或恶性肿瘤压迫所致肝外胆管梗阻、黄疸型肝炎等。部分孕妇在妊娠后3个月出现全身瘙痒,分娩后自然消失,也与肝内胆汁淤积有关。

  2、肾脏疾病:多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瘙痒。

  3、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均可导致皮肤瘙痒。

  4、恶性肿瘤:全身瘙痒可为蕈样肉芽肿以及霍奇金氏淋巴瘤的早期症状或首发症状,其它如内脏恶性肿瘤、白血病等也可引起全身瘙痒。此类患者肿瘤切除后瘙痒可消失,肿瘤复发时瘙痒也随之复发。

  5、妇产科疾病:月经异常、卵巢疾病、阴道真菌和滴虫等疾病,可引起全身或局部瘙痒。

  6、血液系统疾病:缺铁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者有皮肤瘙痒。

  7、神经精神疾病:脊柱、脊髓肿瘤或结核可有节段性分布的瘙痒,脑瘤病变浸润第四脑室底部可引起鼻孔部位剧烈瘙痒,脑肿瘤患者晚期可并发全身瘙痒。神经衰弱、某些精神疾病特别是抑郁性精神病可发生或加重瘙痒,如寄生虫妄想症就是较典型的病例。

  8、感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如蛲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其它如艾滋病等等都可出现局部或全身瘙痒。

  9、药物性瘙痒:部分药物可引起皮肤瘙痒,可有皮疹或无皮疹。

  内脏疾病或肿瘤引起的皮肤瘙痒往往有其特殊性。首先,它可能合并有相关的内脏疾病或肿瘤病史;其次,瘙痒顽固,用一般的抗过敏、止痒药物难以奏效。如果我们做一些必要的化验或特殊检查大多能找到疾病的蛛丝马迹。

  在治疗上原发性皮肤瘙痒症和继发于内脏疾病的皮肤瘙痒也完全不同。原发性皮肤瘙痒症主要用一些抗组胺药、镇静剂及润肤止痒的药物治疗,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更可以采用一些绿色的中药疗法如中药蒸汽疗法、中药水疗等等,往往能收到较好疗效。

  继发于内脏疾病的皮肤瘙痒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如治疗糖尿病、肝病、肾病、肿瘤等等,这些病好转了,瘙痒自然就会好转。

  罗鑫 整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3351/
1
上一篇专家:九成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微创解决
下一篇 又逢膏方进补季 不得不知的膏方服用常识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