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曼茹 见习记者 刘婧 文 通讯员 卢雯 摄
昨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圆满画上句号,但温暖依然在流转。一个笑脸,一句鼓励,一次帮助,一个方便……都在温暖考生们焦灼的内心,也让这个城市充满温暖。
如果把高考比作一个大舞台,那么舞台上的主角是考生,全市各部门、各团体则是为考生默默付出的幕后工作者。
高考有多顺利,付出就有多艰辛,爱心就有多宽广。
民警紧急为学子办好临时身份证
昨日上午8点25分,市公安局出入境大队大队长黄国友接到市民求助,“警察同志,帮帮我吧!我孩子的身份证丢了!”一位考生家长十分焦急地说。
经民警了解,6月7日晚上9点半,考生小张身份证和银行卡都遗失在行走的街道,怎么也找不着,他和家人焦急不已,不知如何是好。
考生家长告诉民警,孩子已准备入场,如果因为没有身份证而被逐出考场,他担心孩子的心理会受到影响。
此时,距离开考时间仅剩35分钟,黄国友立即指示工作人员给小张母亲致电回复,表示尽快办妥,让家长和考生莫心急。
随后,黄国友根据小张母亲提供的身份证号码,通过查找原来办证记录,办好了小张的临时身份证,并告知了其母亲。
在警车的护送下,黄国友亲自带队把临时身份证送达滨湖学校考点。于8点34分通过考点工作人员交至第27考场考生小张手中。
当临时身份证送到小张手中时,正好是大批考生进入候考区的时候,民警的及时相助确保了他在开考前拿到证件,顺利参考。
考场内外爱心涌动
近几年来,为给高考考生提供便利,我市出租车管理局每年“高考”期间都开展了“爱心送考”活动。今年高考期间,该局调动160余台出租车参与此项公益活动。
这已经是该局连续第7年开展“爱心送考”活动。如今,每到高考时,“爱心送考”出租车已成为大冶传播文明、传递爱心的“城市名片”。
记者看到,在各考点门口及主要交通路段,除了设置有禁鸣标志外,交警们身穿嫩黄色的制服坚守岗位维持秩序,疏导交通。
同时,一场规模更加浩大的“爱心运动”在全城展开。全市卫生、城管、供电、食品药品监督等各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为考生提供着一个舒适的考试环境。
这两天,美视达眼镜店工作人员在考点摆起遮雨棚,除了为考生及家长提供遮雨便利外,还为他们免费提供洗眼镜和修眼镜服务。
“洗眼镜可以缓解疲劳,让眼睛看视物更清楚,而且只需要一分钟的时间。”该店负责人冯声奇说,希望这些小爱心能为考生们带去帮助。
校园传递文明接力棒
采访中,还地桥高中的一名老师说,高考期间,为了让孩子们好好休息,不用担心下午考试迟到,老师们都放弃了午休时间。
一中党政办副主任陈光明说,高考期间饭菜讲究营养搭配,为了保证孩子们的饮食营养和卫生,学校食堂免费向一中考生开放,且有十余种菜品供考生们选择。
“爱心高考,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文明。”市教育局招办负责人刘海清说,随着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加入,人们对于高考的理解和关爱越来越多,高考工作也会越来越顺利。
刘海清说,只要高考在继续,维护高考运转的各项工作就不会停歇,高考的爱心接力棒还会传递下去。
让人们感慨的是,高考期间,大冶多了一份宽容、多了一份理解,还多了一份笑容,因为高考,这座城市变得更加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