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70后单独家庭的遗憾:盼来二孩政策 却错过年纪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郑筱倩 单独二孩在河南正式落地一周年,而它带给一位70后单独家庭妈妈的,是由欣喜变成了无奈。 对于这个年龄已过35岁的群体来说,这个政策来得太晚。 一位独生子女的孤独成长回忆 如今,不管再忙,每十天去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中心“报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郑筱倩

  单独二孩在河南正式落地一周年,而它带给一位70后单独家庭妈妈的,是由欣喜变成了无奈。

  对于这个年龄已过35岁的群体来说,这个政策来得太晚。

  一位独生子女的孤独成长回忆

  如今,不管再忙,每十天去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中心“报到”一次,已成为何丽(化名)必做之事。

  刚过40岁的她,正在为生二孩努力。何丽的同龄人中,独生子女非常少。每次看到人家有兄弟姐妹,何丽都特别羡慕。

  特别是在三年级时,有几个高年级学生老是拦她的路,因为大家印象里独生子女都是有钱人。

  不敢跟老师说,何丽开始埋怨父母,为什么只生了她一个。

  而更让她压力山大的是,父母的全部期望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当年勉强考上二本的何丽,至今还记得父亲失望的眼神。

  这份孤独延续到儿子 她想再生一个

  30岁时,何丽当了母亲。她无奈地发现,当初自己的那份孤独,又在儿子身上继续。

  “一直感觉他不开心。”何丽说,儿子在家经常看电视,如果不让他看电视,儿子就说没人陪他玩,这让何丽无话可说。

  为了弥补儿子的寂寞,只要假期,她就尽量陪儿子出游。何丽发现,只有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儿子的眼睛才会发出快乐的光。

  何丽以前不太喜欢小孩,她认为和自己独生子女的身份有关,生儿子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

  可是,当她看到儿子这种状态,再生一个的想法开始萌芽。

  经历半年多养老危机 生二孩想法越来越强烈

  更让她恐慌的是越来越大的养老压力。

  三年前,父亲突然中风住进医院,她开始医院、家、单位三点一线奔波。一直跟她睡的儿子,被抛给了老公。

  父亲住院后不到一个月,母亲因高血压也住进了医院。于是,只能请住在北京的婆婆回来接走儿子,何丽和老公一人负责照顾一位老人。

  那段噩梦般的日子持续了半年多,好在父亲身体逐步恢复,家庭走上正轨。

  如今俩老人经常说,以后他们不能动了,赶紧送养老院,不能拖累小两口。每次听到这些话,何丽私下里都会抹眼泪,因为她明白,她确实没有那个能力照顾两位老人。从此以后,再生一个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等来了政策 错过了年龄

  老公在省直单位,何丽在一家企业,都是严格遵守计生政策的那种。2013年8月,何丽意外怀孕,但想了很久,还是放弃了那个小生命。

  可没想到,仅仅隔了3个多月,宣布单独二孩政策在全国开始实施。

  刚得知这个消息,何丽激动中又感到希望渺茫,作为较后一个放开双独二孩的省份,河南比有的省份落后了十几年。

  但何丽还是开始做准备,她拉着老公做了优生五项检查。可是如今,单独二孩政策已经落地一周年,年纪已突破40岁的何丽肚子还是没动静,她也从欣喜变得无奈。

  一位医生的统计

  高龄要二孩的妈妈太多太多

  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中心的医生门波说,自从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为了要二孩找他咨询的人有很多,大都是35岁以上的。

  省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廖世秀说,女性超过35岁,卵巢功能会有所下降,卵子质量也会下降,受孕的概率也会降低。此外,高龄产妇的并发症和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很高。

  这些凶险何丽一清二楚,但她还在继续努力,只是她感觉越来越力不从心。

  “公布单独二孩政策时,从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到人口红利消失,专家给出各种理由,可是这些问题不是近期才出现。”何丽说,事关民生的政策调整一定不能拖,因为晚一天,就可能让很多家庭错失机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31173/
1
上一篇6月25日起高招填志愿 考生来看看需要注意啥
下一篇 70后非独妈妈盼“全面放开二孩” 直言已等不起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