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对市民开放。图为市环境监测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向市民讲解仪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记者徐佳伟摄
今天是第44个世界环境日。宁波市环保局于昨天发布《2014年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
报告显示,2014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较好水平,环境空气质量呈现稳中向好态势。根据AQI评价,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83%,比2013年上升7.7个百分点。全年灰霾天118天,比2013年减少20天。PM2.5的年平均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4.8%。
不过报告也指出,我市的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仍然较缓,环境空气中部分污染物存在超标现象,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较低,劣Ⅴ类水体还占一定比例,部分平原河网污染较重,近岸海域达标率较低。
大气环境市区达标天数302天
空气质量达标,即AQI指数为优或良。去年,我市市区大气质量全年达标天数302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3%(其中1天为无效数据,不参与统计)。其中,轻度污染53天,中度污染7天,重度污染2天。相比2013年,达标天数比例上升了7.7个百分点。
按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我市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88,在全省排名第四,在长三角地区25个重要城市排名第四,在全国74个新标准先行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十五。
报告指出,我市的环境空气复合污染趋势更加明显。2014年PM2.5、PM10和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超标,首要污染物为PM2.5。
去年,各县(市)也开始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评价,达标天数比例范围73.7%—87.1%。环境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PM2.5,PM2.5年平均浓度均超标,余姚、慈溪PM10年平均浓度超标。各县(市)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按污染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宁海县、象山县。
2014年全市酸雨污染程度继续减轻,消除重酸雨区,除余姚为轻酸雨区外,其他地区均属中酸雨区。与2013年相比,酸雨频率基本持平,降水酸性程度略有减轻。去年全市酸雨发生频率83.8%,比2013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全市降水pH年均值在4.52—5.29之间,平均值为4.75,比2013年上升1.3%。其中,北仑区降水酸性程度明显减弱,由重酸雨区转为中酸雨区。
水环境饮用水源水质良好
去年我市地表水80个市控监测断面中,优良率为33.8%,比2013年下降2.5个百分点;功能区达标率为57.5%,比2013年下降1.3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1.3%,比2013年上升2.5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氨氮、石油类。
全市水质优良及功能达标的水域主要分布在甬江水系各支流源头及宁海、象山境内入海溪流。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较低水域主要位于平原河网,劣Ⅴ类断面主要集中在慈溪河网、鄞州河网。
不过,好消息是2014年饮用水源水质良好,市本级白溪水库、横山水库、亭下水库和皎口水库4个水源地水质优良。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7.1%。
饮用水源水华总体处于可控范围,水华预警监测显示,全市34个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微囊藻毒素LR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体均处于无毒状态。
湖库型水源地营养状态总体以中营养为主,其中白溪水库为贫营养,凤浦湖水库为轻度富营养,其他水库均为中营养。这也意味着,上述水库存在一定的水华风险。水华就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
相比起淡水资源,我市近岸海域污染较为严重,富营养化程度总体较高,水质差,8个环境功能区均为劣四类水质,不能满足近岸海域水环境功能要求,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其中,杭州湾南岸、镇海—北仑—大榭、梅山保税港区为严重富营养,其余海域为重富营养。与2013年比较,杭州湾南岸富营养程度保持高位,其他近岸海域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均有所加重。
声环境、生态环境象山较“安静”
去年,我市市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8.2分贝,声环境质量一般。象山、慈溪、宁海、余姚、奉化区域环境噪声质量均属较好,分别为53.4分贝、54.2分贝、54.6分贝、54.8分贝、54.9分贝。与2013年相比,象山环境噪声有所改善,其他区域保持相对稳定。
在生态环境质量方面,2014年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较好水平,生态环境状况指数80.5,等级为优。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是奉化市,接下来依次是宁海县、象山县、余姚市、宁波市区和慈溪市。
相比2013年,宁波市区生态环境状况级别由优下降为良,其他区域无明显变化。 □宁波晚报 记者 周科娜 通讯员 陈晓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