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微信乞讨”变相绑架了友情

本报记者龙凤 虽然我没有童真的年龄,但我有颗童心,六一儿童节到了,给我 6.1 元的红包吧,让可爱的我买两根棒棒糖。昨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在小朋友过节的同时,有一群人也在微信上为自己庆祝,而他们的方式十分简单粗暴:直接要钱。 近段时间有很多网友反

本报记者  龙凤

“虽然我没有童真的年龄,但我有颗童心,六一儿童节到了,给我6.1元的红包吧,让可爱的我买两根棒棒糖。”昨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在小朋友过节的同时,有一群人也在微信上为自己庆祝,而他们的方式十分“简单粗暴”:直接要钱。

近段时间有很多网友反映,自己总接到类似的以开玩笑的口吻来要钱的微信消息,在象征“我爱你”的

群发“乞讨”微信  是考验友情还是绑架友情

今年过年,微信红包可以说触及到了每一个微信用户,除了语言上的祝福,发红包也成了炒热微信群的新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不会收发红包就不能称得上会玩微信。经过几个月的平淡期,微信红包较近再次火了起来,但方式却有所不同,因为它从“送出祝福”变成了“索要祝福”。

网友“学习委员逃课了”在天涯论坛发帖称:“较近认识的人纷纷开始在微信或朋友圈公然索钱了。索取的数目不多,但是那个言辞和语气让我感觉怪别扭的。比如:较穷的时候到了,是朋友的给我发红包

“次看见这种的时候,我很傻很天真地转了50块钱过去,以为对方会立刻转回来说‘开玩笑骗你的啦’,谁知道对方立刻收了,还回复说‘真大方’。”网友“二次元高冷少女”吐槽称,自己很反感这种行为,这就是在打着友情的旗号消费友谊。

被“乞讨”者表示:宁愿当面请客不愿微信转账

面对越来越壮大的“微信乞讨团”,少数网友表示理解,他们认为部分人只是在开玩笑,并没有真的要钱。然而,大多数网友表示对此举不能容忍,有人甚至将微信比喻为“除地下通道、过街天桥、车站之外的第四大乞讨人员聚集地”。

网友“喵喵叫的蘑菇头”留言称;有人在朋友圈发还可以当成开玩笑,但有的人直接挨个给微信好友发索钱消息,实在是让人心里不舒服。“我宁愿叫她出来聚一聚,请她吃顿饭,也不愿意这样转账。”

“他们要的钱不多,一般不超过10块钱,从金钱上来说没什么压力,所以不给就会显得自己很小气。但你给了次,下次他有类似的‘乞讨’活动,又会发给你,这样长期下来,原本关系还算可以的同学,我都有点反感和抵触了。”网友“火星火星”认为,不能过度消费友情,偶尔一次无所谓,但是长期这样做很伤感情。

大冶市民金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前段时间就给朋友们发过要红包的信息,发出去之后,有很多朋友都发来了微信红包,自己觉得挺开心的。当记者将网友们对此举的看法告诉她时,她解释称:“我的初衷是娱乐,因为我之前也收到过别人发来的这种消息,觉得还挺有趣的,所以就转给了朋友。至于给对方造成尴尬,我确实没考虑过,只能说以后尽量少发,毕竟不能为了一点钱,无意间把朋友关系弄糟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30279/
1
上一篇“爱心蛋糕”情暖特教生
下一篇 大冶作家集结号(44)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