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73岁老妇左手大拇指红肿 辗转三个科室仍治不好

李阿姨,73岁,象山石浦人,身体挺健朗。今年3月份,她发现左手大拇指突然又红又肿。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内,她辗转看了骨科、神经内科、疼痛科,验了血,做了手部B超,都没有揪出致病元凶。最后,在宁波市第六医院手外科门诊,她被确诊是手部感染了非结核分

李阿姨,73岁,象山石浦人,身体挺健朗。今年3月份,她发现左手大拇指突然又红又肿。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内,她辗转看了骨科、神经内科、疼痛科,验了血,做了手部B超,都没有揪出致病元凶。较后,在宁波市第六医院手外科门诊,她被确诊是手部感染了非结核分枝杆菌。

李阿姨的主治医生,六院手外科一病区主任李学渊介绍说,在宁波,40岁以上的家庭主妇是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易感人群,“这种病本身不难治,难的是找不出致病元凶。”

案例 左手大拇指红肿,辗转三个科室治不好

今年3月份,李阿姨发现左手大拇指肿得像一根“红萝卜”。10多天过去了,红肿非但没有消退,反而越来越严重,痛感也越来越强烈了。李阿姨到当地医院看门诊,“医生说我是神经发炎,给我配了消炎药、止痛药。”

药吃了两个星期,李阿姨的病情一点都没起色。3月26日,家人看着很不放心,于是把她带到了宁波一家市级大医院。先是看了骨科门诊,医生让李阿姨验了血,做了手部B超,配了消炎药,打了封闭针。封闭针打好后,李阿姨确实感觉手部的肿胀消退了,但一个星期之后,“手又开始痛了,痛得拳头也握不起来。”

骨科医生没辙,推荐李阿姨去看神经内科。神经内科医生又推荐李阿姨去看疼痛科。在疼痛科,李阿姨又验了一次血,做了一次手部B超,吃的还是消炎药、止痛药,可病情还是没有任何起色,“医生说,他没办法了,让我再去找骨科医生看看。”

原因 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较终做了手术

5月11日,两个女儿把李阿姨带到了宁波市第六医院看手外科门诊,接诊的正是李学渊。

李主任说:“看了李阿姨的左手,红、肿、胀,我首先怀疑的就是感染了非结核分枝杆菌,给她开了相关的针剂、药片。但由于李阿姨在治疗过程中打过封闭,使得治疗更困难了。”

吃了药,打了针,李阿姨的病情首次有了改观,“大拇指的红肿慢慢消下去,晚上睡觉也不感觉那么疼了。”

但是,因为病情拖得太久了,脓肿已经形成,李阿姨要彻底治愈,还必须得做个手部清创手术,去除里面坏死的组织。5月27日,李主任为李阿姨做了手术。“如果她能早点明确病情,就不用挨这一刀了。”李学渊说,“这种病本身不难治,早期发现打针、吃药就能治好;难的是找不出元凶,延误病情。事实上,目前很多医生都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病,通常会被误诊为普通感染,类分湿、痛风、结核感染等疾病。”

建议 手部受伤后,两天内不要碰到脏水

李阿姨为什么会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她自己想来想去,可能就是今年过年煮饭时,手被电饭煲夹了一下有关,但当时并没有出血。事发后,李阿姨看到大拇指被夹的地方有死皮产生,随后出现红肿。

李主任说:“肉眼看不见伤口,也没有看到出血,并不意味这个地方没有微小伤口。李阿姨在洗菜洗海鲜的时候,非结核分枝杆菌就可能通过这微小的伤口进入、感染。”

李主任告诉记者,非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环境分枝杆菌,大部分是腐物寄生菌,主要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现在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是,水和土壤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她建议市民,当手被海鲜、树枝等刺伤后,或者被刀割伤后,应该当场挤出伤口的血,然后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两天内不要碰到脏水,建议戴橡胶手套来保护伤口;如果一个星期之内,伤口的红肿没有消退,应该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现代金报 通讯员 徐吉海 记者 贺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30010/
1
上一篇高桥一女子死于出租房中 是情杀还是另有原因?
下一篇 接受红色洗礼 宁波"创二代"企业家"沂蒙行"侧记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