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天阁——一位心学大师留给家乡的眷恋

中天阁正门 进山门后的介绍石碑 这是一家奇特的书院,它的前身是一座寺庙,后来才改为教学场所;这是一家奇怪的书院,虽无书院之名,却行书院之实;这是一家奇妙的书院,当今社会最好赚的钱被称为粉丝经济,而这所几百年前建立的学院究其根本,竟然也充满粉丝文化。

中天阁——一位心学大师留给家乡的眷恋

中天阁正门

中天阁——一位心学大师留给家乡的眷恋

进山门后的介绍石碑

这是一家奇特的书院,它的前身是一座寺庙,后来才改为教学场所;这是一家奇怪的书院,虽无书院之名,却行书院之实;这是一家奇妙的书院,当今社会较好赚的钱被称为“粉丝经济”,而这所几百年前建立的学院究其根本,竟然也充满粉丝文化。

这家充满矛盾的教学机构到底名叫什么又地处何方?今天,我们就跟着余姚文保所的屠盈盈到龙山公园,去探访这座建造于明朝中后期的教学基地:中天阁,看看心学大师王阳明跟它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74位粉丝倾情相邀  王阳明在此开堂讲课

坐高速大巴到余姚,在汽车站下车后,往南步行十来分钟就能看到一座并不高耸却充满历史气息的城中山。现在这里已经被改造为龙山公园,进入大门后向上攀爬,沿着靠右的山路,经过余姚学士严子陵的纪念馆就能看到,位于半山腰的中天阁。

进山门处,立有一块石碑,上书“阳明先生讲学处”几个大字,这里就是中天阁了。屠盈盈告诉记者,这处讲学处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在家乡,甚至整个浙江省较好一处开堂讲课的场所,现在既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宁波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天阁,这个名字是有来历的,取自于唐朝一位冷门诗人方千的‘中天气爽星河近,下界时丰雷雨均’,气势非常磅礴。把时间线再往前推,这里原本属于一座名叫‘龙泉寺’的寺庙,始建于东晋。寺庙原来规模就很大,中天阁只是寺庙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明正德年间,余姚当地一位叫钱德洪的学子将此处改为了学堂。”屠盈盈向记者普及着此处的历史知识。

成为学堂之后的中天阁并没有大红大紫,它在等待,等待着一位本地大思想家的到来。正德十六年,中天阁的“真命天子”终于出现了,严格地说是回来了,那个人就是集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等多顶大帽于一身的王守仁。那时候王守仁已经平定江西宁王之乱名扬天下。同年九月阳明回家乡余姚祭扫祖茔。按照屠盈盈的介绍,刚回到家乡的王守仁马不停蹄先去了自己的出生地瑞云楼探亲,触景生情想到自己不能奉养母亲,也不能为祖母送葬出殡,一连痛哭数日不能自已。

就在王守仁沉浸在悲伤中,余姚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钱德洪却非常高兴。原来钱德洪是王守仁的铁杆粉丝,一直想拜阳明为师而不得。这次,抓住王守仁回家扫墓的机会,走了一次后门(通过王守仁的侄子走关系)带着自己两个侄子登门拜访。之后,又把王阳明请到中天阁,同自己在内共计74名余姚当地的优秀学子一起拜王守仁为师。这74位学子都堪称余姚乃至浙东地区的饱学之士,其中的钱德洪、夏淳、范引生、柴凤等人后纷纷考中举人,成为进士,进入朝廷为官。看到此情此景,王阳明大为感动,欣然允诺。从此, 中天阁正式成为阳明讲学处。

这一年的十二月,王守仁只身平定叛乱的功绩被朝廷所认可,新建伯,南京兵部尚书、特进光禄大夫等一堆或实或虚的头衔砸到了王守仁的头上。可面对这些荣耀,王阳明并没有特别激动,继续安静地在家收徒教书。

《书中天阁勉诸生》,既是校规又是心灵鸡汤

“王阳明先后两次在中天阁教书,如果说次是蜻蜓点水,那么第二次无论是教书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都远超过次。”屠盈盈说道。

王阳明在封伯之后,连续遭遇打击,父亲的去世,同事们的排挤都让王阳明仕途坎坷。到了嘉靖四年的正月,王守仁的人生再遭重创,他的妻子诸夫人因病去世。九月,身心俱疲的王阳明再次回家乡扫墓。同时,王阳明再登中天阁为余姚的学子开堂授课。这次,王阳明立下规矩规定,每月(农历)的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是他亲自授课的日子,剩下的天数则由钱德洪代班。于是乎,钱德洪就拥有了双重身份,既是王守仁的学生,又是其他学子的老师。

王阳明授课的消息立刻在浙东的文化圈引爆,不仅余姚本地的学子纷纷慕名前来,就连附近州县的读书人也赶来听课。一时间,中天阁内人满为患,由于讲课的主厅并不宽敞,无法挤下这么一大票人,许多人只能站在走廊上,伸长脖子,竖起耳朵聆听王守仁的教诲。“听课人数较多的时候竟有300人之多。”屠盈盈补充道。

如今,处于山半腰的中天阁内已经将王阳明曾经讲课的课堂恢复原状,屋内学生们每一桌对应一把椅子,王阳明的讲桌仅比学生们的宽阔一些,椅子的背后则是他亲自写下的校规:书中天阁勉诸生。“与其说,这篇《书中天阁勉诸生》是一篇校规校训,不如称呼其为劝勉、激励的公开信。在文中,王阳明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生命力再旺盛的植物,如果暴晒一日后迅速冷冻十天也会迅速死亡。读书就如同上述的植物,不可‘暴饮暴食’,应该细水长流,相互探讨,求同存异云云。”屠盈盈详细地介绍道。

那一年王守仁已经54岁,离他过世也只有三年多的光景。此时的王守仁是快乐的,他在自己魂牵梦绕的家乡教授弟子们大量的知识和为人处世的信仰。虽然,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可精神层面的王守仁是满足的、幸福的。

屠盈盈长叹一声,继续说道:“幸福是短暂的,世俗的烦恼真的是如影随形。王阳明所处的年代已经是明朝中后期,他先后经历两个皇帝。个是正德天子,也就是民间都知道那个‘游龙戏凤’故事的男主角。这位皇帝是个娱乐家、旅行家、军事游戏爱好者,唯独不是一个好皇帝。他死后,嘉靖皇帝继位,这位皇帝喜欢道教,天天身着道袍重用严嵩,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有问题了,皇帝才想起在家赋闲已久的王阳明。这也意味着这份‘临时’教师的工作,王阳明干到头喽。”

外面的世界很大,我只想回家看看

在家乡的安稳好日子很快到头了,嘉靖六年,广西一带的少数民族发动叛乱,当地总督姚镆抵挡不住,紧急向朝廷打报告求援。嘉靖皇帝看到奏折后很不高兴,王守仁的好友黄绾乘机向皇帝推荐,说是只要王阳明一出马,叛乱分分钟搞定。于是,朝廷颁布诏令,命王守仁出任两广总督兼巡抚,率领大军出征平叛。王阳明支撑起并不十分健康的身体,收拾好心情,赴任平叛。

话分两头,虽然中天阁的主讲人王阳明走了,可学术基地的读书氛围被彻底激活,周围的学子已经养成习惯,时不时在龙山的中天阁聚会、讨论、分享人生或者人生中的困惑,这就是名满江南的“龙山之会”。“王守仁对家乡的教育真的非常上心。一日,远在千里之外的阳明听说家乡中天阁讲学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去而停滞,反而越来越兴旺,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后来,在平叛的决定性战役断藤峡之役后,又听闻龙山之讲不废,微笑瞬间从王阳明那疲惫的脸上绽放开去。王守仁抚掌大笑说道:甚为喜之。”屠盈盈分享了两则出征中的王阳明记挂中天阁教育的小故事。

时间走到了嘉靖七年,平定叛乱后的王守仁身体日益衰败,病痛时刻折磨着他。他向朝廷打了一份回乡报告,还没等上头的批示下来,他就收拾包裹向余姚方向赶去。可惜,天妒英才,途经江西青龙港,不幸病逝于一叶小舟之上。至死,王守仁也没能回家乡,没能再看一眼出生地瑞云楼,没能再和中天阁那些学子谈一次心,讲一次课。带着无尽的遗憾,王守仁离开人世。

据中天阁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的游客所见到的这些建筑,并不是明朝时候的遗留,而是清朝光绪五年时候重修的。原来,在清乾隆二十四年,余姚当时的知县刘长城在中天阁建起了龙山书院。可由于中天阁、王阳明的名气太大,以至于当地的百姓都习惯称呼这里为“阳明先生讲学处”。

记者在中天阁现存的遗址内看到,除了教室和课堂,园子的平地上还有两块石碑:龙山书院加奖碑记和重修阳明先生祠碑记。石碑的上方还有一口流淌千年,至今仍未干涸的古井,据说王安石和南宋开国皇帝赵构都曾喝过此井的水,并赞赏其甘美。      □记者 朱立奇 文/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9868/
1
上一篇宁波市运会气排球比赛奉化队获男子组冠军
下一篇 宁波国际马拉松赛10月举行 设全马、半马和迷你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