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0日电(健康频道 陈明)以往,“照看一个人、致贫一家人、拖累一群人”是成千上万精神病人家庭的真实写照。如今,留在家里还是住在医院里成为了众多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难题。
10月10日为第2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活动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旨在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精神卫生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推动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保护和促进公众心理健康。
患者:出院希望渺茫 较期待家人的陪伴
中新网健康频道在走访北京安定医院时,见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李辉(化名),他在北京安定医院住院已经十多年了,由于病情反复出院希望渺茫。在病情稳定的时候,他和普通人无异,会趁医生查房时谈论他的家人、朋友,热爱与人交流,较期待家人的陪伴。但他的家人每年只会象征性地来医院看望两到三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贾竑晓告诉中新网健康频道,“李辉出院后病情反复发作,又是公费医疗,他的家属不太愿意让他出院,这种情况在医院比较普遍。一些病人家属希望通过将患者放置在医院减少麻烦。有的病人住院长达四五十年,基本上就是入院以后一直住到去世。”
社会上许多人对精神病患者存在偏见,“精神病患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像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情完全控制以后,和正常人是一模一样的。即使在病情没有控制好的情况下,多是思维、情感、行为比较混乱,伤人的比例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由于恶性事件容易被报道,片面加重了人们对精神分裂症危险性的认识,”贾竑晓介绍,“其实,精神病患者也是一个需要关爱和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关心和安慰,盼望家人的陪伴,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专家:应该探索政府、社区、家庭联防联治康复体系
目前,据卫生部较新数据报告显示:我国重型精神障碍患病率是1.04%,其他精神疾病,像抑郁症、焦虑症等的患病率是14.16%。而在世界范围内,每40秒就有一人因精神心理疾病死于自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由于资源严重不足,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半数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和四分之三的滥用酒精导致精神障碍者无法获得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贾竑晓提到,在国外,对于精神病患者更主张在社区、家庭进行康复治疗。我国的情况是,社区康复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而部分家属在公费医疗的政策下,更愿意把反复发作的病人放到医院。贾竑晓建议道,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环境,解决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应该建立政府、社区、家庭联防联治的模式。
据介绍,我国这几年不断发展精神卫生事业,医院病床不足的状况这几年逐步得到解决,但是对于个别三甲医院,病床不足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全国各地的病人都希望到中心城市的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特别是施行精神疾病公费医疗的覆盖面之后,部分家属为了减轻负担,把本身该住院、不该住院的病人都送到了医院,使得医疗资源更显紧张。(中新网健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