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女童哭红了眼 妈妈一心刷手机没理会

你是否已成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 “上楼的时候,一个两三岁的女孩踮着脚朝她妈妈哭喊着‘妈妈你别玩手机了,别玩手机了。’眼睛都哭红了,可她妈妈的手还是没离开手机

你是否已成孩子“较熟悉的陌生人”?

  “上楼的时候,一个两三岁的女孩踮着脚朝她妈妈哭喊着‘妈妈你别玩手机了,别玩手机了。’眼睛都哭红了,可她妈妈的手还是没离开手机!”这是一名网友前段时间在家附近看到的一幕。这一幕看似偶然,却并非孤例。国内首份《2014年国民家庭亲子关系报告》中显示:手机开始分散父母陪伴孩子时的注意力,数据显示,有17.8%的父母在与孩子共处时经常看手机,51.8%的父母偶尔看,而不看手机的父母仅占30.4%。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再好的礼物都不如父母一心一意的陪伴,莫让我们的孩子还要与手机争宠。

  现象:与孩子相处多当低头族

  昨天上午,记者沿滨江公园从胜利三路步行至云集路段,并乘坐一辆6路公交车返回长途汽车站公交站点,在此过程中,目睹了近10名在孩子身边低头看手机的父母。

  在夷陵长江大桥附近滨江公园靠近江边的走道里,一名穿着时髦连衣短裙的妈妈,左手牵着一名四五岁穿牛仔背带裤的男孩,眼睛却紧盯着握在右手的触屏手机,偶尔抬头看看前面的路。这时,小男孩似乎看见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扯着妈妈的手想跟她分享,但这位妈妈只是看了一眼就继续玩手机了。

  在公交车上,一对年轻父母抱着一个一两岁的小孩上了车,孩子由父亲抱着坐在窗边,母亲则坐在靠近走道的位置上。两人坐定后,年轻的父亲便拿出手机看股票信息,被抱在怀中的小孩时不时用手抓父亲的手机,父亲便将手机拿开并轻声喝止,年轻的母亲则一边用一个玩具试图引开孩子的注意力,一边哄着小孩。

  调查:年轻父母看手机频率高

  昨日,记者也通过QQ、微博、街采等方式随机采访了年龄在20岁至35岁的22名父母,询问后发现,他们都曾有过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的经历,但年轻父母玩手机的频率较高。“我好像是对手机有依赖性,动不动就会把手机拿出来看看,即便是陪孩子的时候,经常也会把手机拿出来,长辈都说过我,我自己也觉得这样很不好,但总是改不过来!”网友@夕颜说,她前年大学刚毕业就跟男朋友结婚了,感觉自己还没玩够突然就变成妈妈了。

  分析:有些家长还未转变角色

  二级心理学家、中国网心理学家黄庆武分析称,现在之所以会有很多父母在陪伴小孩时低头玩手机,主要反映了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这些父母不能很好地区分主次轻重,手机虽说作为一种娱乐、沟通交流的工具,在生活中不可或缺,通过它可以满足自身正常的沟通娱乐需要,也无可厚非,但在照顾陪伴孩子时,就应该将重心移到孩子身上。

  其次,有些父母则是因为对手机存在依赖性,被手机夺取了大部分注意力。这类父母则应该通过与人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调整自己的注意力。

  另外,有些年轻家长因成为父母时年龄尚轻,在内心还未完成角色转换,未将孩子放在位,对孩子的责任心也不够。

  建议:远离手机给孩子树榜样

  家长总是在陪伴孩子时“机”不离手,除了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外,对孩子的成长又有哪些影响呢?黄庆武表示,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百弊而无一利。

  首先,家长沉溺于手机、网络,忽视与孩子的交流,容易让孩子缺乏“被爱感”,进而缺乏爱的能力,导致孩子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

  其次,家长作为孩子的任老师,若总是玩手机,孩子会去模仿家长,小小年纪就成为“手机控”,进而影响健康。

  另外,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交流沟通、动手、思考等能力,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

  因此,他建议家长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谈举止,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不要过早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

  记者 高祾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9847/
1
上一篇宜昌举行美德少年表彰仪式
下一篇 科学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百名优秀家长获表彰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