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9月26日电 (见习记者 张骏)罹患肝癌多年并伴有严重肝硬化的余大妈,望着无限期等待肝移植所需的肝源,仿若陷入“死刑”绝境。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教授首创以一根“绳子”破解了余大妈苦等肝源的无助。
这台国际首例完全腹腔镜下绕肝带法二步肝切除术,不仅延续了余大妈的生命,而且让西方医学界对硬化肝脏不会增生的共识得到了新的诠释。26日,蔡秀军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台手术给肝癌肝硬化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更安全,创伤轻。
据了解,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为乙肝、肝硬化和肝癌付出较多社会成本的。公开数据显示,全球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近1亿中国人,全球每年大约70万病毒性肝炎相关死亡人群中中国占近半。
蔡秀军告诉记者,相较于西方,国人原发性肝癌多,肝硬化病患多。传统二步肝切除术治疗方法进行左右肝实质的离断,这种方法肝断面胆漏的并发率极高。
蔡秀军解释,肝脏的切面好比一个剖开的西瓜,表面有一些细小的胆管。如果电凝不彻底,容易引起胆漏,如同西瓜切面的渗液,胆漏会引起腹膜炎、腹腔感染等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在德国Regensburg医院,该手术胆漏的发生率就高达24%。”
并且,有些病患的肿瘤长在肝脏中间,或长了多个肿瘤。肝脏切除量过大,即使手术成功,也极易造成肝衰竭。
医学上如果预计手术后剩余的肝脏体积小于40%,则被认为是肝切除术的禁忌。对于这些患者,只能放弃手术或耐心地等待肝移植,由于供体肝源的紧缺,大部分病人都无法等到肝移植。
蔡秀军开始思索,由西方传入的传统二步肝切除术是否存在改良的空间,国人都要跟在国外脚后跟走吗?蔡秀军带领他的外科团队,进行了全面分析,决定采用改良腹腔镜二步法肝切除术实施肝脏肿瘤切除。
蔡秀军向记者解释,在步手术时,使用一根细细的带钢丝的套带对左右肝实质进行捆绑,阻断了左右肝脏之间的交通血流,同时也防止了胆漏的发生。
不过,捆绑并没有阻断癌变部分肝脏的所有供血,仅是减少供血,维持其一定的肝功能。由此,保留侧肝脏的供血顺畅,养分也获得了更多,体积增大速度快。
以余大妈为例,步手术后10天,检查发现余大妈的肝脏剩余体积增加了94.8%,占标准肝脏体积的74.6%,说明可以安全实施二步肝切除术,而采用传统手术等待肝脏增大需要两三个月。这一发现也让蔡秀军感到惊喜,“西方医学界共识,硬化肝脏不会增生,而事实上,增生确实发生了。”
蔡秀军再次为余大妈进行了二期手术,在腹腔镜下切除了左半肝,肿瘤完整地被切除。此外,不同于开腹,蔡秀军采用了腹腔镜技术,手术创伤小,减少了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打击及机体自身的抗肿瘤能力的影响。
术后天,余大妈就开始下床活动了,没过几天,她就康复出院了。
另外,从经济角度讲,该手术的费用是常规肝移植手术费用的30%,也大大减轻了病患家庭的经济负担。
在蔡秀军看来,这些成果只是一种外科新技术的开端,他将带领他的外科团队进一步进行肝脏外科手术技术及围手术期肝硬化肝细胞再生的探索研究。
“医生也是艺术家,但不同于艺术家独自领会,医生加上科学,将医学艺术进行推广,能造福更多患者。”蔡秀军如是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