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报道之四

加速通关 构筑“高地” 记者 刘紫荣 曹阳 因为长江,历史上的宜昌,对外开放一直走在同类城市前列。 而今,长江经济带射开开发利箭。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迎来最现实最直接最重大的历史机遇,踏上三峡对外开放的时代潮头。 坚持“时代标准、世界视野”的宜昌

  加速通关 构筑“高地”

  记者 刘紫荣 曹阳

  因为长江,历史上的宜昌,对外开放一直走在同类城市前列。

  而今,长江经济带射开开发利箭。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迎来较现实较直接较重大的历史机遇,踏上三峡对外开放的时代潮头。

  坚持“时代标准、世界视野”的宜昌,把目光锁定到长江龙头——北京自贸区,率先湖北先行先试、学习对接,以此倒逼各项改革提速。

  经过全面学习对接,宜昌高新区、宜昌新区、三峡枢纽港区、三峡旅游新区四大平台,已逐渐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核心引擎;海关监管领域加速通关改革,大幅提升通关效率;北京对口支援宜昌优势充分彰显,一大批沿海产业向宜昌转移。

  宜昌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书写着对外开放新篇章,构筑起对外开放新高地。

  优化“四大平台”

  打造对接先行区

  “拆迁还未结束,安置房已经建起,我们的工作自然好做多了。”3月25日,记者在西陵区窑湾乡石板村采访时,村党支部书记龙学建介绍说,村里的部分土地被划入新区建设范围,征迁工作还没结束,安置房已经建起,今年6月就能交房,多数村民已经选好想要的楼层和户型。

  在宜昌新区建设过程中,安置工作是重要一环,而类似石板村拆迁村民安置中“房等人”的现象已很普遍。截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新区安置房项目累计已完成投资 93.94 亿元,累计交付安置保障房 1.524 万套共 160.02 万平方米。计划 2017年底,各类安置保障房项目全部建成,可提供安置房近 8 万套。

  “为保障工程质量,提高效率,淘汰建筑施工的‘草台班子’,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新区项目审批部负责人陈亮告诉记者,去年,新区创新出台《宜昌市城区安置房工程预选总承包商名录》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甄选32家信用等级高、总承包商资质达标的建筑企业,只有进入《名录》的企业和房建承包资质在一级以上的央企、湖北建筑企业综合实力20强的企业才具备安置房项目的竞标资格。

  安置项目高效推进,得益于新区主动对接北京自贸区,按照“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又好又快又安全”的原则,通过创新机制、优化流程、减少环节、压缩时限等措施,探索开发建设新机制,新建续建项目260多个,完成投资500多亿。

  “四大平台”通过主动对接北京自贸区,在管理制度上实现了优化升级,迸发出源源不断的改革活力。高新区重点推进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科技金融、资本市场等领域改革,实现了“一个公章管审批、办事不出园区”,并建立了区域性的产权交易市场。三峡枢纽港建立了与沪、汉、渝三大航运中心的对接合作通道,申建三峡保税物流中心已经省政府同意,并上报海关总署,目前项目已全面动工,主体工程将于今年上半年竣工。三峡旅游新区探索建立市场化开发模式,全力打造千亿文化旅游产业核心引擎。

  加速通关改革

  释放出口红利

  3月26日,记者来到宜昌海关办事大厅,只见工作人员埋头繁忙操作,前来办事的人员却并不多。

  “不是办事的人少了,而是很多审批程序都挪到了网上。”窗口工作人员张令子解答了记者的疑惑,她说,自去年5月4日开始,海关全面取消纸质作业单据、减少通关环节,大多数低风险报关单完全实现计算机自动验放。这意味着企业办理货物进出境手续时,不必再打印纸质报关单及随附单证,可直接向海关申报报关单及随附单证的电子数据。

  2014年是海关的改革年,这一年宜昌海关对接学习北京自贸区,实行了多项改革政策,除了“通关无纸化改革”,12月份实行的“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实实在在提高了进出口通关实效,大幅缩短通关时间,极大地降低企业成本。

  今年年初,宜昌南玻显示器件有限公司经北京从国外进口一台抗指纹涂布机到宜昌。在一体化通关之前,企业需要在北京办理转关手续,并用海关监管车辆将设备运输至宜昌,运输成本高。而一体化之后则无需在北京办理转关,企业在宜昌就可以完成申报、放行手续,货物直接从北京海关放行,无需用监管车辆运输货物。

  “这些政策落地后,大大缩短货物通关时间。”南玻公司相关负责人雷凤琴说,这样不仅减轻企业运输成本,减少了企业人员在属地海关与口岸海关之间的奔波。

  2014年,全市进出口货物价值11.1亿美元,同比增长25%;进出口货运量204.1万吨,同比增长37%;进出口标准集装箱2.8万个,同比增长21%;进出境飞机231架次,同比增长48%。

  宜昌海关关长余洪川认为,宜昌外贸数据的增长一方面源于稳定外贸增长政策的支持和欧美经济复苏;另一方面宜昌加速通关改革,服务出口企业所释放的制度红利同样不容小觑。

  承接产业转移

  激活增长潜能

  如今,上网点开1号店电商平台,输入“宜昌”进行搜索,采花毛尖、清江野鱼、秭归脐橙等极具宜昌特色的农产品呈现眼前,销售火爆。

  “说起1号店入驻宜昌,其中有一段故事可讲。”3月23日,市招商局副局长张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电商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兴行业,为实现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突破,他们早早便锁定了知名电商1号店,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进行深度接触。在一次工作交流中,市招商局局长任蔚偶然得知市行管局局长魏龙与1号店董事长于刚是儿时玩伴。于是,市招商局便通过亲情招商推动项目进展。

  “在拜访于总时,宜昌招商专班给他带去了土得不能再土的‘鱼腥草’,而正是这饱含乡土气息的土产品,打动了这位外地宜昌籍企业家。”张凯说,1号店的较终落户,不仅仅是亲情招商的一则案例,它折射出宜昌与北京之间割不断的联系。

  宜昌与北京,因长江相连,因三峡工程对口支援心手相牵。2014年,我市充分发挥优势,把对接北京自贸区作为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的重大机遇,分析优势,研判沪企发展转移趋势,专班分组出击,强化产业对接优势互补,全力打造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宜昌瞄准重点产业、龙头企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中建三局、中国兵装、华彬集团、广药集团、均瑶集团、惠科电子、东土科技、1号店等国际国内龙头企业落户宜昌,去年新签约项目530多个,到位资金1200多亿元,同比增长33%。特别是去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团赴北京对接招商,对接企业全部为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铁通投资400亿元,引入世界及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在宜打造后现代生态智慧新城。

#p#分页标题#e#

  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同时,我市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措并举,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在英国伦敦举办经贸洽谈会,签订经贸合作协议8项,协议金额6700万美元。组织11家企业赴京直接对接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去年已有3家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数量居全省同类城市。

  宜昌本土企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安琪集团在埃及设厂,兴发集团同一批世界500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人福药业在非洲、美国设立分公司。

  去年全市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完成营业额26亿美元,占全省总量一半以上。

  亮点解读

  对外开放挖掘增长潜力

  学习北京自贸区经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改革,另一个是开放。在先行先试过程中宜昌寄望以改革引领开放。

  围绕“宜昌高新区、宜昌新区、三峡枢纽港区、三峡旅游新区”四大平台,主动对接北京自贸区,优化管理,创新制度,打造对接先行区。

  高新区重点推进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科技金融、资本市场等领域改革,创建中介服务机构名录库,构建“政府+保险+银行”三方共担贷款风险的合作模式,依托宜昌文化产权交易所建立了区域性的产权交易市场。宜昌新区建立了“领导小组+推进办”的决策机制和“项目制管理、方案化操作、责任人推进”的工作机制,《宜昌新区学习对接北京自贸区实施方案》由市深改组审议通过。三峡枢纽港区建立了与北京港、武汉港、重庆港对接合作通道,申建三峡保税物流中心已经省政府同意,并上报海关总署,目前项目已全面动工,主体工程将于今年上半年竣工。三峡旅游新区组建宜昌交通旅游产业发展集团,全力打造千亿文化旅游产业核心引擎。

  宜昌海关以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为契机,主动对接北京自贸区,认真做好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工作,进出口业务取得较快增长。

  2014年12月1日起,通关一体化改革扩展到整个长江经济带海关,宜昌600余家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自选口岸及通关方式,方便快速通关;自2014年5月4日开始,海关施行“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全面取消纸质作业单据、减少通关环节,大多数低风险报关单完全实现计算机自动验放;实行口岸查验直通放行模式,货物出口只需在云池港电子报检通关,检验检疫部门实行直通放行,有效提升了宜昌口岸通关效率。

  充分利用对口支援优势,我市深入推进招商对接合作,打造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去年5月和10月,市委、市政府两次组队赴北京及“长三角”地区学习对接,引进了一批质量高、实力强、引领作用大的优质项目。

  同时,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措并举,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加大外资引进力度,积极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宜昌本土企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安琪集团在埃及设厂,兴发集团同一批世界500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人福药业在非洲、美国设立分公司。去年全市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完成营业额26亿美元,占全省总量一半以上。

  声音

  宜昌海关关长 余洪川

  2014年海关实行了多项改革政策,其中以5月份实行的“通关无纸化改革” 与12月份实行的“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较受关注,实实在在提高了进出口通关实效,大幅缩短通关时间,极大地降低企业成本。

  宜昌市招商局局长 任蔚

  2014年,我市充分发挥对口支援优势,把对接北京自贸区作为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的重大机遇,积极行动,主动出击,强化对接,引进了一批质量高、实力强、引领作用大的优质项目。

  宜昌新区审批部 陈亮

  通过学习对接北京自贸区,新区研究制定实施了“大企业、大标段、大包干”三大举措,吸引 20 多家央企或大型企业积极参与宜昌新区建设。

  宜昌盛元报关代理服务有限公司 向秭宜

  在通关一体化之前,公司如果需到长江沿线其他海关从事报关业务报关,而每增加一个口岸,需要50万元注册资本,并拥有3名以上报关员。而一体化改革后,其可在长江经济带各海关从事报关服务,这一改革给报关企业申报带来极大便利。

  宜昌市西陵区石板村村干部 李冰

  宜昌新区在建设中,坚持安置先行,做到了“房等人”,给老百姓带来不少便利。位于石板村的安置房今年上半年就建好了,不少村民已经选到了满意的房子。

  宜昌南玻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雷凤琴

  通关一体化改革之后则无需在北京办理转关,企业在宜昌就可以完成申报、放行手续,货物直接从北京海关放行,无需用监管车辆运输货物。这样不仅减轻企业运输成本,减少了企业人员在属地海关与口岸海关之间的奔波,同时也大大缩短货物通关时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7619/
1
上一篇宜昌市拟提拔10名正县级干部 今起公示
下一篇 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报道之三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