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特教学子喜安新家

本报记者 周曼茹 文/摄 昨日上午,在宽阔的塑胶运动场上,在簇新的教学楼、宿舍楼前,五星红旗在市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冉冉升起。 这一天,全校师生搬离生活多年的杉树排路2号,离开了那个仅有1.6亩的四合院,来到了投资2000多万元,占地10多亩的新校区。 这

本报记者 周曼茹  文/摄 

昨日上午,在宽阔的塑胶运动场上,在簇新的教学楼、宿舍楼前,五星红旗在市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冉冉升起。
这一天,全校师生搬离生活多年的杉树排路2号,离开了那个仅有1.6亩的四合院,来到了投资2000多万元,占地10多亩的新校区。
这是大冶市委、市政府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送给学生的礼物,是大冶教育史上值得纪念的大事,让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孩子们拥有了一片新乐园。

80余名特校学子喜安新家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杉树排路2号特殊教育学校老校区时,80余名身穿浅绿色校服的孩子们整齐列队,在老师的带领下,准备前往新校区。
“孩子们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新校区。”特教学校校长朱红莲迫不及待地告诉记者,这其中倾注了市委、市政府及教育等部门的大量心血,没有他们的支持新学校不会建立。
1997年,为了填补我市九年制义务教育段残障儿童入学难的空白,市教育局在育才小学的一间教室里创办了市特殊教育学校。
“没有专业老师,只好从普通学校调来6名教师。直到1998年欧平琴老师的到来,才改变这一窘境。”说起学校刚成立时的情形,朱红莲感慨不已。
1999年,大冶特教学校师生终于结束了寄人篱下的生活,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杉树排路2号,原大冶工校旧址,占地1100平方米小院。
当时整个校园只有一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四层教学楼。因为条件限制,房子年久失修,大多已经破旧不堪。
“由于大部分的聋哑、智障学生来自家境贫寒的乡镇,需要住校。接着,在教学楼一侧,又建了一栋五层楼的学生宿舍。”特教老师陈琼开说,夏天,外面下雷阵雨,教室里下小雨;冬天,外面刮大风,教室里刮凉风。回想起当年,陈琼开的眼圈有些发红。
2013年,为贯彻落实特殊教育中西部计划,推动大冶特殊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大冶市委市政府投入2000余万元的新大冶特教学校破土动工。

老校区的梧桐树写满祝福

 即将搬到新的校区,不少孩子向操场边上的篮球架挥手告别,黑铁柱上的篮板,被数千次的投篮打得黑乎乎的。
还记得四年前的一个上午,校长朱红莲到文体局寻求支持,获得了两个篮球架,因为场地小,只立了一个。篮球架刚立好,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拿出篮球玩了起来。而今, 孩子们即将离开,但这个高大的篮球架却要孤独地站立在那里……
篮球架边,立着一棵梧桐树,它枝繁叶茂,树干粗壮,默默为孩子遮阳挡雨。17年来,校园里的孩子在梧桐青绿与枯黄的交替转换中渐渐地长大。
岁月就这样轻轻地走着的,不论校外的世界喧嚣与否,不论孩子的心里是喜是悲,在渐行渐远的脚步声中,梧桐树陪伴孩子从孩提的时代带到了成人的世界。
     可是,长大了,却也孤独了。那些,曾经一起欢笑的孩子们,找到了他的未来,有了新的朋友,有了爱他的人,然后,他们在人来人往的海潮中失散……
      于是,有的孩子默默地站在树下张望,他们想梧桐树应该也是孤独的。梧桐树告诉孩子,其实她并不孤单,无论今后的苍老,她都不会失落,因为她有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为伴。
有一天,孩子突然跑到梧桐树下,说他要走了,带着五月的明媚。孩子告诉梧桐树,他要去一个更好的地方,那里有他的未来,有他的梦想。
临行前,孩子用颤抖的手抚摸着梧桐深深浅浅的纹路,梧桐在孩子的轻抚中睁开疲惫的双眼,微笑,她告诉孩子,无论离开多久,她会原地站着,祝福他们一路平安。

新校区带给孩子更多惊喜

  9点20分,搭载着全校师生和家长的车队到达位于港湖的新校区。这个投资2000多万元,占地10多亩的新校区给孩子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
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全新的电教系统。孩子们也有了专门的多媒体电教室、微机室、舞蹈室、乒乓球室、康复训练室……并且在这里读书的孩子们的费用全由政府买单。
走进教室,孩子们都显得特别兴奋,有个聋哑女生还不停地向记者打手势,身旁的家长翻译:“女儿说,新学校很漂亮,教室大、窗户亮,桌椅新!”
其他的孩子也高兴地向记者打手势,“孩子们说,自己感到很幸福!”三年级聋教班杨渊老师还高兴地告诉记者,不仅是孩子们,特校的老师们对学校环境的改变也感到非常满意。
参观完崭新的食堂、宽敞明亮的寝室,家长们连连竖起大拇指。“在新环境里,孩子一定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家长陈先树介绍,自己是重庆人,三年前,来到铜绿山从事采矿工作,得知大冶有特教学校,就把女儿送来读书。
“女儿所在的班级就是欧平琴老师生前所带班级。欧老师披星戴月踩着自行车来矿山家访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陈先树说,现在带班的杨老师也很负责,自己就这么一个女儿,等她毕业了,再一起回重庆老家。
采访中,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孩子、家长们的心里除了高兴,更多的是对社会各界的感激。祝福这些特殊的孩子,折翼的天使,从此有了更加自由飞翔的空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7499/
1
上一篇一步之遥的文明有多远
下一篇 长歌如铃 东楚网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