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来,我国轮椅年产量增加1200多倍,假肢生产厂家数增加20多倍,但我国康复辅具行业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呈现出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困扰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近日召开的第九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上,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马凤领说。
马凤领说,目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供需矛盾突出,目前我国有8500多万名残疾人,其中有39%的人需要配置康复辅具,但实际配置率只有7.31%;全国各类康复辅具从业人员仅有1万多名,其中假肢、矫形器制作师仅1400多名。二是国产产品品种少、档次低、品牌认可度不高、质量有待提升。三是支付保障体系不健全,尚未将康复辅具纳入医疗保障范围,残障者特别是经济困难的残障者配置康复辅具经济压力大。四是研发应用脱节,产品研发相对滞后,产业化渠道不畅。五是人才队伍建设滞后,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国内高校、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尚不完善。
针对康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著名康复医学专家、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卓大宏教授在论坛上呼吁,康复技术已进入高新科技的新纪元,而需求者却并未因此充分获益,应进一步重视、促进高新技术在康复服务中的推广应用。
本次论坛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举办,来自美、加、德、英等15个和地区的近2000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