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张平 免试入读重点大学的“保送生”,在多少人眼中有着莫大的光环,但在一些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心中,也不乏百感交集的叹息。据新华社报道,南方一所高校相关领导透露,该校梳理总结10年“保送生”情况时发现,绝大多数“保送生”为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子女。更有甚者,广东一名落马副省级干部子女被曝凭借一项科技发明奖造假获得重点大学的保送资格!
保送生是一个高大上的称呼,不用参加考试便能越过高考这座“独木桥”,经过学校推荐,轻而易举便能问津高等学府,相信这在多数人眼中是一份莫大的殊荣。如若能力出众,成绩“过硬”,获得免试光环,自然让人心服口服。即便是官员家的子女,凭借真才实学,保送也是无可厚非。然而,有的保送生学科知识并不掌握,入学后连高校测试都不敢参加;有的资质平平,甚至不如普通高考生;三好学生更是“鱼目混珠”,难谈优异。“败絮其中”的保送生不免让人忧心忡忡。
按理说,推荐保送有着严格的报送审核流程,推荐、公示、审核,各个环节都有明确要求和规定。但为何各个关口依然层层“失守”,有人借着“保送生”的招牌,各种“猫腻”穿杂其间?有教育人士直接指出,保送生制度的明显漏洞,留下了人为操作的空间。比如推荐保送标准不一,极易受到权力、金钱、关系的“诱惑”及“裹挟”。教育一旦沾惹利益的铜臭,保送无疑将沦为交易的筹码。又如把关不严,公示、审核环节流于形式。其实,成绩的真伪高校一经测试即可验证。然而在权力的保护伞下,彼此之间的“心照不宣”,也为日后“各自方便”。正如一名高校招生办负责人所说,官员家长们掌握高校科研经费预算和审批,学校得罪不起,无奈只能“放水”。审核沦为“走过场”,保送“乱搭车”变得“顺理成章”。
高校似乎有“苦衷”,但这明显不能成为“放水”的理由。如果保送成为一些人升学的“绿色通道”,无疑是对有限教育资源的“侵占”,有违教育选拔公平、公正的初衷。况且,将保送弄成“暗箱操作”,只会增加公众、社会对保送制度的反感,教育部门以及政府形象都会因此受到损害。与此同时,一些官员“打招呼”、利益交换的背后,更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决不能听之任之,姑息纵容。
目前,尽管教育部要求收紧“保送生”推荐名额,但全国“保送生”的总量仍然较大。理顺保送乱象,堵住违规漏洞,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需要提高保送的门槛,适当调整保送名额,从源头降低南郭先生“登场”的机会;另一方面,完善保送制度,公开核心信息,使保送全程在社会监督之下,从而压缩暗箱操作的空间。另外,有关部门不妨顺藤摸瓜,深入挖掘,亮起反腐之剑,用阳光驱散“暗箱操作”的阴霾,使保送经得起推敲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