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伟大而无畏牺牲的远征军战士们致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祖国的今天。
山河走遍中国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为我们后辈扛下了所有,他们牺牲的时候平均年龄不到20岁!#铭记历史 #云游中国 #看山河#旅行推荐官
01:371944年,松山战役中,一位年仅9岁的远征军小战士被日军俘虏,日军对于这样的年纪上战场很不理解,因此他让翻译问这个小战士:你为什么这么小就上战场了?小战士回答道:家都被侵略狗占领了,不上战场打鬼子,难道去要饭吗?
翻译将原话告诉了日本人,日本人知道这个小战士是在骂自己,因此直接拔出自己的军刀吼道:八嘎!小战士眼睛都没有眨一下,日本人有些戏谑地让翻译问道:你既然想死我就成全你,最后问你一个问题,你想怎么死?
小战士拍了拍自己衣服上的土回答道:我现在已经死了!对于敌人的质问,小战士的回答是特别有力的。真正能够面对死亡如此平静的人,在当时真的没有多少!这位小战士这样的做法,是为中国人争光!
就这样,这个小战士死在了鬼子的屠刀之下。作为中国远征军71军88师262营后勤班的一个小战士,他的勇敢无畏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希望,只要国人清醒,侵略者就一定会被赶走的。在松山战役中,远征军损失将近8000人,但是击毙了日军1200人左右。整个战役中,像这个小战士这个年纪的孩子,达到了1000人。
也就是说将近1000人的娃娃兵,在这场战斗中失去了性命。从这一点我们也能够看出,日军侵略者是有多么的残忍。在祖国危难的时候,我们也是看到了,无数的人挺身而出!这些人都是中国的脊梁,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也就知道了,今天的生活是靠着他们不畏牺牲换来的,历史不容忘记,只有不忘历史,我们才能够洗刷曾经的屈辱!
在此志恒由衷地感谢先烈们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历史#
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师团
第3师团~中国镇江投降于中国军队
第6师团~所罗门群岛投降澳大利亚军队
第9师团~中国台湾投降于中国军队
第11师团~关岛及本土投降于美军
第13师团~中国江西投降于中国军队
第16师团~莱特湾战役全军覆没于美军
第18师团~中国军队歼灭于缅甸丛林
第114师团~师团长阵亡于山东,军队安然
日军大部师团没有遭受重创
日军大部师团得以保命投降
日军大部师团没有受到惩罚
日军大部师团没有被中国军队歼灭
或许他们的覆灭借盟军之手
但他们的覆灭更应由中国军队抉择
唯幸甚,由中国军队手刃18师团
38师,22师的将士们跪地失声痛苦:
“南京的同胞们,我们给你们报仇了!”
中国远征军是无畏英雄✔
中国将士是无畏英雄
中国军人是无畏英雄
1944年松山战役中 ,一名年仅9岁的远征军小战士被日军俘虏,日军见到这本应该玩鱼捉虾的孩子上了战场,非常震惊,便让随行翻译询问小战士“为什么这么小就上战场了?”小战士坦然无畏地说道:“家都被侵略者霸占了,不出来打日本鬼子难道去要饭吗?”
翻译将这话转述给了日本军官,日本人听到眼前的小男孩在骂自己,准备挥动军刀砍下去,小战士眼也没眨,纹丝不动,日本军官又想折磨他,让翻译问他:“你想怎么死?”
小战士坚毅的眼神不屈的看着这个恶魔,挺直了腰杆,吼出5个字:“我已经死了!” 一个年仅9岁的孩子上了战场就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这是何等的震撼人心!用行动言语和行动向日本鬼子展示了中国军人的不屈于骨气。恼羞成怒的日本军官,不久后一声枪响,小战士被残忍杀害了。
抗日战争从来都不简单,不是抗日奇侠,神通广大拯救中国;也不是日本人蠢得像猪,嗷嗷待宰。一寸河山一寸血,无数默默无闻的先烈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有了如今的中国!对于中国人而言,爱国,从来不只是说说而已!
国强则少年强,国弱少年更当自强,这名小战士无疑是民族脊梁,我们能有安稳生活,永远离不开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向革命先烈们致敬!
我是@夜夜笙歌读历史 ,一个热爱历史的零零后大学生,每天都会在这里更新历史事迹,喜欢的点个关注支持下好嘛[祈祷][祈祷][祈祷]
#生活日记# 雨季的高黎贡山云雾缠绕,滚滚而来的怒江奔腾咆哮,历史的长河里留下悲壮与无畏。龙陵,位于滇西。距离昆明605公里。横跨怒江的惠通桥,盘旋而上的史迪威公路,和松山战役遗址,邦腊掌温泉。松山战役遗址是二战遗留最完整的战争遗址。更体现出危亡之际的民族大义,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壮烈。抗战时期日军企图从缅甸进入云南,对我大后方进行包抄,在盟军的支持下我们也组建了远征军进行反击,并用一个月的时间修建了一条生命线,名为滇缅公路。远征军出国作战失利后,对峙于龙陵松山。日军依靠松山地形修筑了堡垒式防御体系,进可攻退可守。几乎将整个松山内部挖空,状如大型蚁穴,地下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电灯、供水俱已解决。因伪装良好,无论空中还是陆上,均不易查觉也不易破坏。1944年5月,我方为了打通滇缅公路线,组织了近20万远征军,进攻,龙陵,腾冲等地。经过无数次反击付出七千多条生命的代价夺回松山,其中最动人心弦的莫过71军的娃娃军,这群普遍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最小的年龄9岁。他们的父母均死于日军屠刀下,所以本该读书玩闹的年纪却毅然承担了保家卫国的责。用他们幼小的血肉打开侵略者的堡垒!
.来到龙陵时间充足一定要去,娃娃兵方阵感受一下那种强烈的震撼感,很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对历史感兴趣的游览一下战役遗址,对研究战争及反战都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特产,龙陵的紫皮石斛是当地扶持的特产,属于石斛类。紫皮石斛富含石斛多糖、石斛碱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具有解热镇痛、降血压、促进胃液分泌的功效。中医认为,石斛主要功能是养阴清热,益胃生津,并有补肾养肝,强筋明目作用,可治疗热病、伤暑、中暑、疰夏、胃病及肝肾亏虚所出现的发热烦渴、口燥咽干、汗出心悸、食少呕逆、胃痛嘈杂、视力减退、腰脚软弱、舌红少津。自己吃还是送人都是不错的选择,其价格比铁皮石斛便宜。
龙陵也有自然温泉区,开发完善。完全可以满足住宿的同时,在泡一泡。洗去旅途的疲劳。#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都是怎么过来的# #你觉得人生怎样过才有意义#
远远观看这个村庄,明显就有一种诡异气氛。几个侦查的战士进到村庄后,眼前恐怖一幕令他们顿感毛骨悚然。
村庄里空无一人,异常寂静,一米多高的吊脚楼木桩大半浸在水里。就在房屋底下,木桩周围,漂浮着密密匝匝的尸体。放眼看去,齐膝深的水面上,到处可见时隐时现的尸体。当战士们看清尸骸军装上的标识后,不由得惊呼起来:“是我们的人,”“全是我们的弟兄!”
士兵们推开一家家房门,看到床上、地面上,都是中国士兵的尸体。几乎所有的尸体都成骨骸,而骨头和关节处残存的筋肉将将尸骨连接成一个整体,完整的军装包裹在嶙峋的尸身上,异常恐怖瘆人。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恶臭,有的尸体上还爬着奇形怪状的昆虫。
通过查看军装上的胸牌和番号,确认他们是第五军96师的官兵。目睹这一惨状,很多战士忍不住号啕大哭。
第一次缅甸战役失败后,成功退守到印度雷多的新38师师长孙立人,得知杜聿明及所率第5军通过野人山回国途中,由于死亡惨重,又改道转往印度,却迟迟没见到达,加之通讯联络中断,心急如焚的孙立人请求史迪威派空军寻找。结果美军飞机在野人山上空搜寻多日后,终于在1942年6月25日这天,发现新平洋的一处盆地上有一群行走的人。而此时,距离大撤退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加之又逢一个月的雨季,在环境恶劣的野人山中行军,远征军所面临的危险和艰难超出想象。
美军从飞机上发现的这群人,正是进入死亡村庄的这支部队,第五军新22师65团9连。他们作为先兵行进到胡康河谷时,在这个村庄看到了惨不忍睹的一幕。
清理出来的尸体,总数近四百具,一个营的弟兄,全部惨死在这个废弃的村庄。
根据尸骸情况判断,这个营到达村庄时,恰逢雨季到来,人困马乏的官兵们被困在这里,疟蚊又造成瘟疫流行,加之粮食药品断绝,官兵们再也无力走出一步,被发现时,他们已经死亡一个月了。
缅甸的胡康河谷,翻译成中文就是“魔鬼居住的地方”。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殒命在缅甸野人山中的四万多远征军将士,心里有多么不甘。但他们都是为了民族生存而壮烈殉国,他们的无畏精神永远光照千秋。
#抗日战争##历史#
1944年,7000娃娃兵赴战场抗日。一个9岁娃娃被俘后,日军问:“你想怎么死?”他说:“我已经死了,但中国永远存在!”
在战争年代,这些孩子不仅失去了父母,还不得不背负起上阵杀敌的重任。
一场“松山战役”,让无数中国人泪目。这段遥远的历史,每次掀开,都让人可悲可叹。
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为了阻止其他国家对我军援助,对海陆交通线进行封锁和破坏。
1942年,中国组建的远征军进入缅甸,因出师不利,被迫撤退,结果导致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而滇缅公路是保证援华物资的重要通道。
为了切断这条通道,日军甚至花费2年时间修筑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堡垒群。
1944年5月,远征军与日军展开了“滇西战役”,这场战役的关键则是攻下松山。
6月4日,远征军开始对松山发起进攻,但日军的防御工事严密,两个月的时间里,经过百次大小战斗,我军伤亡惨重,松山纹丝不动。
指挥官眼看着士兵们一波又一波冲上去,又迅速齐齐倒下。日军狂笑着,扬言中国不准备10万人,休想占领松山。
随着战役的进行,中日双方都损失惨重,日军后来让随军的军妓也加入了战斗。战斗至8月下旬,松山已成尸山,遍布了两军的尸骨。
战争形势越来越严峻,士兵无法即时补充,远征军在征兵时不得不放宽条件,招收了这7000娃娃兵。
他们大都在16岁以下,最小的才9岁,很多都是父母被日军杀害的孤儿,不得已作为烈士家属随军做一些后勤工作。
一位随军的美军记者不解地问,这些孩子都是国家的未来,怎么能让他们上战场?
指挥官擦擦汗,叹了口气,无奈回道,如果他们不上战场,连国家都快没未来了。
也许是长期耳濡目染,这些孩子们见多了战争的样子,他们深知中国一定要打赢鬼子,也明白上了战场就意味着要牺牲。
所以,这群娃娃兵没有一个害怕退缩的,一个个瘦小的身躯扛着比他们还高的枪支,不顾一切向前冲。
很多娃娃兵还没有冲到前面,就已经趴在了路上,其他士兵心痛地看着,又不得不继续往前奔去。
一个9岁的娃娃兵被俘虏,日军笑着给他一一展示各种刑具,随后让翻译问他:“你想怎么死?”
小士兵挺着胸膛,大声说道:“一群大坏蛋,我父母就是被你们杀死的!我现在已经死了,但是中国永远都在,你们不会胜利的!”
日军听到翻译的复述,不禁惊叹连这么小的孩子,都那么勇敢和坚定,中国人还真是不能小看。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个9岁孩子所触动,但是最终小士兵还是被夺去了生命,为国捐躯。
如果不是战争,他本应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握着崭新的小学或中学课本,一字一句读着优美的课文。
后来,远征军多次进攻不利后,决定挖洞,而这项任务落在了娃娃兵身上,因为他们身材矮小,刚好合适。结果,我军的行动被日军发现,这些孩子也被机枪射死。
当天夜里,几个伙夫悄悄去寻回几十具还算完整的尸骸,给他们做了最后一顿饭,含泪把饭一口一口放进了他们的嘴里。只是,他们永远也没有办法尝到饭的滋味了。
松山战役一直进行到9月7日,历时3个月的血战,我军最终拿下了松山。
松山战役的胜利,打通了滇缅公路,打破了滇西战役的僵局,拉开了中国大反攻的序幕,也激发了中华民族抗战的热情,最终赢得全面抗日战争的胜利。
据统计,远征军伤亡7700余人,日军伤亡1250人。在这场战役中,娃娃兵牺牲了1000余人。
2013年,中国远征军雕塑群在松山战场建成,里面特别修建了娃娃兵方阵。
一个个稚气未脱的脸庞,凝固在一尊尊雕像里,他们笑过、哭过,但更多的还是面对战争的无畏。他们承受了不该这个年纪承受的苦痛,付出了本不该他们付出的生命。
开战前,美国记者曾问这些娃娃兵:战争结束后,想去做什么?
他们眨巴着纯真的眼睛,说道:想继续放牛、想回家种地、想当个学徒......
那个被日军俘虏的9岁男孩说:“那时中国肯定胜利了,但是我可能也已经死了。”
这些娃娃兵中,有一位幸存者叫陈友礼,时隔70年,偶然看到了当年自己的照片。
照片是美国士兵拍摄的,当时陈友礼才13岁,他穿着宽大的衣服,背着两个饮水壶,满面灿烂的笑容,背后是来来往往的士兵。
这位老人看着照片中的自己,无声地流下了眼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艰难的岁月中。
他看到了当年跟随部队训练的时光,参与几十场战事的场景,无数大小战友离去的悲痛,还有战争结束后的欢喜......
如今,不会再有为国赴死的大小战士,不会再有无情的枪支炮弹,也不会再有不分敌我的尸坑尸山。
但是,惨痛的历史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每一寸土地都有着无数先烈的鲜血流淌,每一张笑脸背后都有着无数英魂拼死杀敌的无畏。
向每一位为国捐躯的先烈致敬,向每一场腥风血雨的战役敬礼,也向每一个阳光明媚的今天感恩。#我在头条搞创作# #历史# #战争#
作者:心子
编辑:薄荷
“说!投不投降?”
“不投降!死也不投降!”
1944年,日军的审讯室里,9岁的中国娃娃兵被俘,他默默地承受着各种刑具的逼供,仍咬牙坚持死也不向日军投降!
这是1944年松山战役中发生的真实事迹。为了夺取滇缅公路的控制权,中国远征军与日军展开鏖战,松山作为交通咽喉,是本次攻占的重要阵地。
这场战役极其惨烈,双方伤亡甚大,绿草如茵的松山,犹如血染般的惨烈。而此时日军为了弥补兵力损失,居然让随行的老弱妇孺加入战斗,战况紧急形势严峻,远征军不得不临时征调7000~8000余名娃娃兵。而他们之中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只有9岁!
这些原本弱小的孩子,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站了出来,用小小的手举起了枪,勇敢地冲向了敌人的炮火。他们有些跑着跑着,就倒在了路上!他们被敌人抓住,面对死亡丝毫不慌!
本该是天真烂漫的年纪,本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本该有人为他们遮风挡雨,可在人间炼狱般的战场,他们勇敢的拿起了枪支走在前方,保护着自己的亲人和祖国!而这场战役中有上千的娃娃兵以身殉国!
这次战斗为远征军的全面胜利拉开了序幕,这次战斗之后远征军一路高歌猛进,将日军打得节节败退。
而在松山战役遗址,有一座烈士陵园,其中修建了一群“娃娃兵方阵”雕像,他们天真笑容,眼神纯真,毫无面对死亡的恐惧。他们是勇敢无畏的孩子,也是我们心中永远无法忘怀的国之英雄!
美国战争电影《拯救大兵》中,在雷达站被放走的俘虏,到底是不是在阁楼上用匕首杀死美军士兵的那个德军,鉴于中国人对欧洲人总是脸盲,分不清谁是谁,而且两个人都是长脸寸头,确定很难分辩,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议。
注意看两个人的肩章,一人是党卫军,一人是国防军。最后被厄本枪杀的,才是在雷达站被放走的那个德军,在被厄本枪杀前,那个德军认岀了他,还叫了一声厄本。
德军本来想套个近乎,想让厄本枪下留人,没想到这次厄本毫不犹豫的开枪了。厄本看到因为自己的善良,让上尉送了命而感到愤怒内疚不已。
美国战争片拍得真实无比,人性的弱点也展现无遗,没有激动人心的口号,没有大义凛然的阵前动员。面对血肉横飞的战场,身经百战的上尉也曾紧张的颤抖,士兵因为高度紧张而呕吐。
但这并不影响士兵在战斗中勇往直前,上尉在冲锋时身先士卒。紧张时是年轻帅气的小伙,冲锋陷阵时是勇敢无畏的士兵。
美国电影有好多枪杀战俘的情节,在经典美剧《兄弟连》中,有个美军士兵一下“突突”了好几个德军战俘。《拯救大兵》中两个从地堡中走岀高举双手的士兵,也被美军枪杀。
国内只敢拍优待俘虏的剧情,就算是穷凶极恶的日军,也要用温情去感化。电视剧《中国远征军》,有个来自南京的国军,枪杀了一个嚣张跋扈的日军俘虏,费尽周折才保住了命,最后还是被开除了军籍。
《拯救大兵》的最后桥面上的战斗,上尉拔出手枪打坦克,最后坦克被打爆了,有人认为手枪也能打坦克,老美拍的也是神剧。
其实这辆坦克是被美军的“野马”战斗机打爆的,上尉用手枪徒劳的射击坦克,只是要表现上尉顽强的战斗到底的精神。
这部于1998年上映的二战题材影片由梦工厂和派拉蒙联合出品,在战争片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好多剧情被其他电影模仿。
如《亮剑》中国军与我军在在面墙下休息,最后把墙弄倒了,两军持枪对恃。很明显是模仿《拯救大兵》美军中与德军对恃的剧情。
导演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领衔主演,全球票房高达4.82亿美元。
获奖记录:
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并提名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
荣获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并提名最佳导演和剧情类最佳男主角。
听歌,读诗 有感
喜欢听歌,听那些充满着正能的歌。曾经,《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激起了多少仁人志士的抗日热情,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走向抗日战场。《义勇军进行曲》让中华儿女,斗志昂扬,不畏牺牲,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听着这歌声,就会热血沸腾,那种激励,那种催人奋进,真的体现了歌曲的伟大作用。《我和我的祖国》不仅在世界华人中传唱,外国友人也被感染传唱,经久不衰,因为它和所有爱国者的爱国之情产生共鸣,这就是歌曲这种文化的力量。
文学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使命。诗歌更是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诗歌是一种美的宣扬,也更有激励的作用。抗战时期的爱国将领戴安澜的《战场行》
弟兄们,向前走!
五千年历史的责任,已落在我们的肩头。
日本强盗要灭亡我们的国家,
奴役我们的民族。
我们不愿做亡国奴,只有誓死奋斗,
只有誓死奋斗,只有誓死奋斗!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的诗谱写成中国远征军军歌《战场行》,这位抗日名将在缅北抗日战场壮烈殉国。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无数先烈,化笔为刀,抒发内心对侵略者的痛恨、对民族存亡舍生忘死的决心。这种激励的作用是巨大的。渣滓洞里陈然《我的自白书》,共产党人,为了信仰为了正义,宁死不屈,这些诗歌,表达的是英雄无畏,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学面向大众,既有宣传的力量,又有批判的功能,可以通俗易懂,但不能粗俗不堪。现代爱情诗《致橡树》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正向正能。
文学是发展的,可以百家争鸣,但却有美丑之分,那么,评判美丑,就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承和发展也是社会责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