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全集的羊皮纸手抄本需要多少只羊?
别看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有10卷,总字数大概300多万字,但实际上Bekker版希腊文《亚里士多德全集》不过区区1462页约10万行,差不多100万出土的单词量。
一只羊最少可以制作两张50×35厘米左右尺寸的羊皮纸,双面抄写可以写4页。这种尺寸比21×29.7厘米的A4纸大很多,一页抄写100行不在话下,也就是说一只羊制作的羊皮纸可以抄写400行。《亚里士多德全集》的10万行仅需250只羊就可以抄写完毕了,这个数字是不是很意外?
以罗马的强盛,每年杀个几万只羊制成羊皮纸用于书写是很容易的事,压根就不可能存在什么羊皮不够用这种扯蛋的事。
罗马时代的不列颠人,“妻子是由每一群十个或十二个男人共有。。。。。”以上内容出自盖尤斯.尤里乌斯.凯撒的《高卢战记》一书。当时处于罗马共和国末期,凯撒带兵征服不列颠人(英国人的先人),他在自己的书中记下了不列颠人不开化的状态:“妻子是由每一群十个或十二个男人共有,特别是在兄弟与父子之间共有最为普遍,出生的孩子,以妻子仍是处女时最先拥有她的人为父。”(以上内容见吉林出版集团出品的《凯撒战记.高卢战记》中文版的第91页)。 。。。。敬请关注我——锐智号,加一下关注呗!#读书# #每日国际视野#
乔布斯暗黑史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谢茂松:“中西道路、中西体制的比较根本上是更底层的中西文明的比较,但我们完全不选取亨廷顿“文明冲突”的斗争、对抗思维。
中西文明比较,需要把握几个根本问题:
其一,中国文明传统的大国政治与西方文明传统的小国政治的比较。由此发展到近代,则是对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传统与今天西方民主制内在关系的把握。欧洲中世纪各个公国之间的战争以及内部的征税形成了欧洲的各个民族国家,同时也形成欧洲各国之间富有竞争性的传统。今日中国则是接续了大一统的文明传统。
其二,中国文明的政教关系处理的是治统与道统即政治与人文教化的关系,西方文明的政教关系则是处理世俗政治与宗教的关系,尤其要把握基督教的一神论这一根本点所造成的对于其他文明的排斥、攻击的态度。
其三,在把握西方文明中希腊传统与基督教传统二者具有主轴性的张力关系的同时,更加扩展性的理解则是,影响西方近代道路的乃是西方希腊、基督教、罗马法以及中世纪封建社会这四个西方传统因素的混合、结合。另外,西方、欧洲并不是一个划一的西方、欧洲,对欧洲文明内部也要区分新教国家与天主教国家,还要将盛行的英美传统与较受忽视的欧洲大陆的法国、德国以及北欧、中欧等传统作区分。
其四,对于引进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深刻理解,要把二者作为西方文明传统内部的一部分去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产生,是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完全不受约束的、既在国家内部也在全球无限制的逐利嗜血性对社会、对共同体的摧毁,从而“保护社会”的需要。现代中国选择了保卫社会、社会整体利益优先的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选择资本至上的资本主义道路,与作为中国文明核心的儒家传统的家国天下共同体意识有着深刻的关联性。”
人类历史在目前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化”之外,需要有一种新的选择,资本主义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扩张至今已经数百年了,除了在美国和欧洲的中心区域有所成功外,在其它国家和地区并无建树,留下的是众多的混乱和贫穷。而中心区域的繁荣更是建立在对其它地区进行不平等交换和对地球资源不合理的使用之上,资本主义无法使全球共同繁荣,而中国目前的现代化历程将为人类提供一种新的选择。中国是至今为止的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参与者,中国正在发展中的经济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经济体系,而中国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如果成功也将为人类的共同繁荣指明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在西方历史学界享有高度声誉的美国历史学家沃勒斯坦,在其“现代世界体系”这一历史著作的中文版序言中,认为现代世界体系是一历史体系,发端于欧洲的部分地区,后来扩展到把世界其它一些地带也纳入其中,直至覆盖了全球,直到19世纪中国才被纳入这一世界体系。作为一个身在现代资本主义中心地区,对世界现代体系有卓越学识的美国历史学家,沃勒斯坦在谈到资本主义体系时说:
第一,创立资本主义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文化上的耻辱。资本主义是一剂危险的麻醉药,在整个历史上,大多数的文明,尤其是中国文明,一直在阻止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在最为虚弱的时刻对它屈服了。我们从此都在承受资本主义带来的后果。
第二,我们并非处于资本主义胜利时期,而是处于资本主义混乱的告终时期。遍及全球的反国家心态就是这种危机的一个主要症状,也是资本主义灭亡的催命剂。只要有众多的国家存在,资本主义就需要强化国家结构,不是像虚夸不实之辞所说的那样,要削弱它。
第三,资本主义是一个不平等的体系。此前的大多数体系也是如此。当21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让位于后继的体系(一个或多个)时,我们将看到这后继体系是否会更平等。我们不能预测它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但能通过我们目前政治的和道德的活动来影响其结果。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将会在决定人类共同命运中起重大的作用。”
从地理的角度来看,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中国现代化运动将会朝两个方向发展;现代化首先是内向的,从现有的中心城市向乡村和内陆扩展,在这一过程中使中国全国尤其是广大的乡村实现现代化,使中国成为一个均衡发展同质的大国,这一过程完成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同时又是外向的;它要求中国与世界上其地区,尤其是现代化程度较高和资源更丰富的地区进行交换,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资源和动力,当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后,中国会成为一个高度外向的国家,与外部世界有充分的交流,成为世界上发达地区的一部分,并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当年中国人民欢欣鼓舞迎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没有辜负信仰社会主义的中国人民!
一页《人民日报》和一页《纽约时报》相比较,其包含的信息量,前者比后者要多30%。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汉字是表意符号,而英语是表音符号。西方人用字母记录的仅仅是词语短暂的发音,而中国人使用汉字记录的是词语的意义。这就是语言的不同所造成的结果。
但这种结果不仅仅简单地表现在同一本书中文版的字号大、英文版的字号小,而中文版本图书却比英文版薄不少,也不在于中文的电脑录入速度比英语要快一倍以上(在录入同样内容的情况下)这种表象上。
在罗马帝国衰亡以后,当欧洲人不再把拉丁语当作一种统一语言的时候,五花八门的民族语言层出不穷,欧洲人现在只能依靠欧洲联盟来进行重新统一。而中国从秦朝统一之后,文字就得到统一。我们现在对比几百年前的书籍和现在的书籍、全国各地的报纸,都是使用的这一万个左右的汉字。
事实上,像中国汉字这样的文化典型语言现象,表现在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中国园林,可以说是另一种言简意赅的语言。中国园林用比法国古典花园小得多的基地面积,可以创造出有山有水有花有景的丰富的园林环境,这种令人敬畏的艺术成就在世界造园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中国园林用较小的面积组织成丰富景观的手段在于其园林要素的组合,正如几千个汉字与英语26 个字母相比较一样,中国园林的要素也比欧洲古典园林的要素多得多。尽管归纳后,中国园林的要素同样是相对有限的,但却是有相当强的构成规律的。也正因为如此,才使我有这种强烈的意愿,编写一本园林图解词典,来分类具体介绍中国园林的构成元素,读者可以在弄懂各要素的详尽解释后,再分析规律,进行创作,设计出更富魅力的园林作品。
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至今仍十分适用于现代建筑的室外,甚至室内中庭的空间之中。由于编写本书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没有其他的同类书籍可借鉴,此不仅具有较大的工作难度,也同样会造成这本图典可能会存在我们预想不到的疏忽遗漏。因此也期望同行给予指正。
——《中国园林图解词典》王其钧
本书是查询中国园林名词的词典,所有条目都附有插图,与中国园林相关的常见专业词汇在书中都进行了解释。石、水、花、木、窗、廊、亭、桥,颐和园、避暑山庄、寄畅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超过800个园林词条,手绘园林局部图示,以高度专业性和独特视觉美学呈现中国园林匠心。
本书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其钧编写与绘制,精美的手绘图,深入浅出、包罗万象的中国园林艺术讲解,让您看到中国园林之美。本书以词条式编排,并辅以拼音首字母排序的索引,方便专业读者快速查询;同时,将波澜壮阔的中国园林和文化发展脉络化为简明的词条呈现,零基础也不怕,费尽心机只为让您看得懂!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链接购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