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习惯性早晨五点多醒来,醒来后就习惯性打开今日头条读文,今天意外发现通过了头条的职业认证,真是意外惊喜,忍不住想在头条上记录下今天的小美好!
我下载今日头条已经很多天了,但总是停留在欣赏的阶段。因为担心失败和受挫,畏首畏尾,渐渐丧失了信心和勇气,随波逐流,养成了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习惯,所以一直不敢下笔投稿,连100粉也没有,这也意味着即使写出爆文也没有收益。上周查看规则才发现头条职业认证如果通过,就不需要达到100粉这个限制了,于是我马上行动,找出中级会计师证书,单位开具财务在职证明,立即上传,没想到头条效率很高,三天就给我通过了,你说我能不开心吗?
我相信有些友友也不了解职业认证通过就不需要达到100粉这个门槛,所以分享出来,希望你们和我一样可以通过职业认证,早日跨过100粉这个门槛。
看到网络上很多平凡人,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我很是佩服也跃跃欲试,我不断跟自己说:“保持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在行动中不断进步,激发自己的潜在力量,相信自己一定行!”
这篇小作文,可以说是我的处女作,以后还请各位友友多多关照和指教!愿与君共勉!
最后用美国颇负盛名、人称传奇篮球教练伍登先生的一句话来表扬自己:我今天的表现非常好,而且明天的表现会更好!
二月初二也是济公菩萨的圣诞。济公菩萨的愿力是什么,在那句歌词里,“哪有不平哪有我”。济公菩萨是在扶正、帮助人们改变自己丑恶的心态,帮助人们调节内心的纯洁,帮助人们在人间克服五欲六尘的阻碍,帮助我们知道什么是正。
济公菩萨是有求必应的,他是成为一个活佛。济公活佛能够帮助多少众生消除苦难啊,他到人间来现了一个出家相,但是他又到处去弘法,用的是人间的相来显化给大家看看,济公活佛在天上是佛。
他过去的法名叫“修缘”,所以济公菩萨有这么个人的,他只要下到人间来,会有这么一个传奇。他这一辈子救了人之后,救多少人,济公菩萨救完人之后上去了,这些人就跟着济公菩萨开悟了、学佛了,那么济公菩萨这“工作”等于结束了,他就回去了。
在某一次演讲上,一个女学生提问曾教授:“如何判断一个人有没有福气?”曾仕强先生说:“看一个人的习惯,就知道他有没有福气。比如一个人用纸巾,抽出一张折成两半,用一半留一半,先擦完手,再用擦完手的纸巾去擦头发,然后用来擦皮鞋,这样的人很难得,将来一定有福气。”
这是真实的事件,曾仕强教授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国学大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见解。同时一生研究《易经》,参悟天道,是个资历深厚的易学者。
而曾仕强的恩师刘培中,也是个传奇人物,当年明朝天师刘伯温逝世前,预言:“五世以后,刘家必出高人。”而刘培中出生的日子正是五百年后,此人不同凡响,机遇颇多,后来出山收徒,遇到了曾仕强,也成就了曾仕强。
曾仕强的天赋颇高,在刘培中的弟子中脱颖而出,并将刘培中的本事学地入木三分,更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曾仕强扬名后,为更好地传播国学和《易经》文化,四处进行演讲,曾经在一段时间,活跃在《百家讲坛》的讲台上,为众人讲学解疑。就有了上文的一幕。
曾老直言:“看一个人有没有福气,看他的习惯很重要。比如我们用来擦手的纸巾,他抽出来,小心的抽一半、留一半,只用一半先擦完手再去擦头发,然后用这个纸去擦皮鞋,这个人不得了,绝对的可靠,有福气!”
很多人不解,这不就是老生常谈的勤俭节约,怎么就有福气,难道有钱了还要这么省吗?
随后,曾教授话题一转,说:“现在许多年轻人用纸巾,一张接一张地抽,抽了一堆后随便一擦,就扔掉了。如此铺张浪费、暴殄天物,后果是很严重,这是在消耗你的福报!”
此时场内的人想到自身,也是也有这样的行为,不禁有些脸红。
最后,曾老说:“什么都可以改变,勤劳、节俭、用心不可以变。不管你家里多富有,不管父母多会挣钱,小孩一定要学会节俭,这是基本原则。”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道理我们都懂,但一旦涉及自身就少了些许约束。仔细想想,曾老的一番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如果小孩从小不能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长大后必受其害,还有什么福报而言。
其实关于这一点,《易经》中有云:“阴阳相济,继之善者也”。上天有好生之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德不配位者,必有灾殃!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人品好,顺风顺水,时有贵人相助,消灾避难。有的人即使整日诵经念佛,却仍旧命途坎坷,一生清贫。
曾仕强教授还运用《易经》的知识,在2016年就预测:几年后世界会发生疫情,传播迅速,而且短时间内人类束手无策,影响会很大。并告诫众人到时候,不要乱跑,不要扎堆。现在疫情发展的人人自危,也只能靠着抵抗力硬扛过去。
除此之外,曾老还有许多预测大多都很准。而这些都是
根据《易经》演算而来,曾仕强很早以前就在《百家讲坛》中,说道:“《易经》最重要的是揭露了事物发展的规律,然后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想事情、做事情,所以多看看易经,对我们只会有益无害。”
但是,很多人都对《易经》有着很大的误解,殊不知,这部万经之首讲的其实从来都不是神谋、鬼谋,而是讲人谋。
如今,虽然曾仕强已经逝世了,但他把一生对于《易经》的认知和理解编写成书《易经真的很容易》,在书中他用通俗易懂文字来讲解我们平时看着都很费劲、深奥的易经,并使用的道理和事例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最为紧密。
比如:《易经》中64卦,每一卦就是一种人生剧本,包罗世间万象。你这辈子所有的选择,会产生什么结果,它早已帮你推演完了,你只需参考,始终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好。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是一部中华智慧的宝库,更是世界的精粹。余秋雨说:“《易经》是古人洞悉了大数据,观察了宇宙规律、机密的著作。”想要走上康庄大道,就要遵循法则,规律。
而且《易经》上至天文,下到人间百态,社会关系、婚姻爱情、从商当政以及购房、选址,避凶化吉,其实方方面面涉及,一旦洞悉,很多的灾祸、不顺之难都能避之。但由于易经内容生涩玄幻,很多都是文言文标注,无论是阅读还是理解,都有一定难度。
但曾仕强把原本生涩玄幻的《易经》融入到了实际的生活、事业、家庭中去。可以说,曾老让《易经》更接地气。
而且曾老的《易经真的很容易》解读易懂、通俗,实际上很简单。宇宙错综复杂,但有一个简单的秩序,即变化原则。每个人都能从中窥见生活的机密!还有曾仕强一本关于家教的见解也是很值得一看。
一套2册只要79元,戳下【商品卡】,即可获得正版好书↓↓↓
【海峡好书】 易经真的很容易+家教父母如何管教孩子曾仕强详解
【海峡好书】 易经真的很容易+家教父母如何管教孩子曾仕强详解
中国乐坛第一人,只想躺平周杰伦,不靠唱歌赚钱,周杰伦的商业帝国有多大?据说流水的小鲜肉,铁打的Jay,我们80-90后多久,杰伦就火了多久,但现在除了偶尔的演唱会和一张万年专辑,其他时间基本都是安静的。但事实上周杰伦目前的价值,唱歌只是给粉丝一个解释,他早在四年前就告诉歌迷,听新专辑,不用买,因为我不靠这个赚钱。一句简短真诚的话,却隐藏着暴击般的凡尔赛。毕竟,大多数人无法想象杰伦有多富有。作为中国音乐界最赚钱的歌手之一,他的车库足以开一家博物馆、绝版超级跑车、蝙蝠车和绝版E86,仅这些神车就价值数亿。但这些都是他年轻时玩的,现在他爱好只有一个--昆凌,无论是帮妻子追库里,还是去巴黎找梅老板内少拍照,亦或者带她去见网球王子费德勒,无论如何,妻子去哪他去哪,妻子想做什么,他使用超能力安排清楚。除了私人飞机,台北价值1.4亿元的豪宅,周杰伦还在澳大利亚、欧洲和其他地方购买了房地产,毕竟,出门无论哪家酒店会被包围,每个国家都有豪宅,听起来很方便,所以周杰伦不仅房地产,而且必须足够大,否则晚上弹钢琴可能会找到邻居。早在2011年,《时代周刊》就报道说,周杰伦的资产约为33亿元,在全球男歌手中排名第3,10至16年的福布斯中国名人收入榜上,他一直是前三名。这就是为什么,20016年以后,杰伦开始拖延专辑。后来,《财富》杂志在2011年也公布了明星收入排行榜。周杰伦仍然以平均每天150万的战绩排名第一,保守估计,周董目前的资产至少超过百亿。所以你认为他能通过唱歌赚这么多钱吗?显然不可能,当我们天真地认为他只是一名歌手时,杰伦已经开始悄悄地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早在2007年,周杰伦就成立了杰威尔公司,负责音乐制作、唱片发行、艺术家签约、演唱会筹备等。顺便说一句,他还拍了一些电影,让我们来看看演唱会。自杰伦首次亮相以来,他举办了300多场演唱会,场地爆满。粗略计算,收入至少超过10亿元,然后是版权费。杰伦的歌曲在主要音乐软件上被贴上了VIP的标签。如果你想听完整版本或下载它,很抱歉,得先付钱开一个小会员,这些会给周杰伦带来收入。现在他就算每天躺在家里睡觉,音乐电影版权费的年收入超过3亿元,其次是代言费。2004年,杰伦的单笔代言费超过2000万元。自首次亮相以来,他已经接管了几十个品牌,保守估计收入超过15亿元。不过这种只能算是周杰伦的小钱,与大多数明星不同,杰伦代言的品牌都走廉价路线,手抓蛋糕、电瓶车、奶茶等,在所有顶级明星中,只有他代言的产品,我们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但也许周杰伦这样做只是想回馈粉丝,毕竟他曾经说过,你什么都没有,却还在为我的梦想加油。所以你可以看到,在唱歌赚钱的那些年里,周杰伦赚了很多钱。他必须为这些钱找到一些出路,让钱赚钱。同时,在商业投资领域,周杰伦的IP已经是绝对的财富密码,所以他自然会成为资本。周杰伦投资的第一部分是进入实体。在过去的几年里,他把衣服、酒店、KTV、餐饮、网吧、健身房都投资了,比如刘根宏直播间的钢琴,就是他的乐器品牌secret。2006年,他的高中同学共同创办了时尚品牌fantaci,并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但雷声和大雨都很小,没有生意。然而,台湾总部已经成为全球粉丝打卡的圣地,因为那里的鞋子大部分都是周杰伦自己的收藏,都是非卖品,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鞋不容易卖,但是去年他们把店里的logo phantabear发售成nft,上线40分钟就全部抢光,直接躺下赚6200万。此外,他还投资了几家餐馆和奶茶店,但这些跨境项目有一些爱好,否则体重问题很难解释。但总的来说,实体投资只是为了好玩,或者支持周围的兄弟。IP资本化并购上市才是真正让周董成功转型的。2011年,他入股香港文化传信。2016年,他将耳机品牌融入万魔声学,成为小米生态链的一员。同年,他入股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成立了巨室文创,合作打造了这就是灌篮,周游记等吸金综艺节目。最近,她以母亲叶惠美的名义成立的超级巨星传奇也在准备冲刺IPO。到目前为止,周杰伦已经是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东,以及两家正在申请上市的股东。如今,他的财富和他的才华一样难以企及。小编估计这些年,周董最费力的不是创作,而是如何合理花钱。所以我们不应该每天催他写歌。毕竟,有妻子、孩子和巨大的商业帝国,牛仔,他现在真的很忙……
#影视杂谈#李小龙,永远受人尊敬的武术明星
今年是2023年了,距离1973年已经整整过去了50年的时间,50年前,有一位功夫巨星因病陨落,今天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位伟大的了不起的武术家,功夫电影明星李小龙。
我想不知道朋友们是不是有这个观点,作为男孩子几乎没有人不认识李小龙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李小龙的,几乎没有人不崇拜李小龙的。
我也是这么多崇拜李小龙的人之一,少年时代的我,青年时代的我,乃至时至中年的我,都非常崇拜李小龙。
中学时代,那时候没有电影,没有电视,但是偶尔(我想大家都知道,那个时候大陆应该说,还是比较封锁一些消息的,或者说有一些消息来到我们这边就已经过了很多年了)会在一些的杂志上都能看到李小龙的事迹,李小龙的故事,以及他所拍的武打片的介绍。
时间过去了50年,今天我们有幸再来一块回顾一下这位伟大的武术家和电影武打动作片的著名影星——李小龙。
再一次唤起我对李小龙的热爱,应该是2009年在央视一台播出的《李小龙传奇》,记得一共有50集,我是每集不落的都下载到了当时的手机上,当时手机的内存也不大,但是我专门买了一个大的储存卡,就收集齐了这一部50集的电视连续剧。没事的时候也会经常拿出来看看,几乎每半年就会看一次。
(网络节选)李小龙(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师承叶问,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
他在香港的四部半电影3次打破多项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
1962年李小龙开办“振藩国术馆”,1967年自创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在香港逝世,年仅33岁。1979年美国洛杉矶市政府将补拍版《死亡游戏》的开映日6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7月8日为错误翻译)。
1993年美国发行李小龙逝世20周年纪念钞票,好莱坞大道铺上李小龙纪念星徽;同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颁发“终身成就奖”。1998年11月,获中国武术协会颁发“武术电影巨星奖”。
李小龙生前曾自信地在一张便笺上写道:“我的明确目标是,成为全美国最高薪酬的超级东方巨星。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1980年,我将会拥有1500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和我的家人将过上幸福的生活。”
如果李小龙先生能活到现在的话,相信一定会创作出更多的权重和打法,而且也能在电影事业里一展他的拳脚,派出更多收视率更高的票房更高的武打动作片。
一代明星陨落,但是他的精神和他果敢坚毅,特别是他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情怀,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李小龙传奇》真的是拍的相当好,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再去回味一下,我为这部电视剧点赞,以此来缅怀伟大的李小龙师傅。
心心念念的《读者35周年美文珍藏书》终于收到了,共四册,我想这些书可以看半年的时间了。自从互联和智能手机遍及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国人也习惯于手机和电脑互联网快餐式的浏览,获取外界的讯息。我们能看到上班或下班的人们,在站台等车时,或在公交或地铁上,有的戴着蓝牙耳机,都成了低头族,他们有的在手机上下载的APP上看新闻或发微信,有的则听歌或听书,完全沉浸在个人的世界里,总之是既能打发无聊的时间,也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取了新闻讯息。纸质杂志似乎已经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不再受到人们的追捧。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正在部队服役,每年总有几次坐火车往返于故乡与驻地之间,那时坐火车最惬意的时刻就是看杂志,当然这些杂志有些是上车前就准备好的,有些则是上车后从服务员手中购买的。随着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坐在窗前翻看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沉浸于书中的故事中,享受一种当下的宁静,,有时兴趣来了,还会和邻座讨论书中的传奇故事,最无聊的时光也会过得很快,那时热门的受到青年追捧的杂志有《读者》、《青年文摘》和《知音》等。还记得那时,书报亭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就连一些偏僻的小镇上也会有一两家书报亭。我们有时外出办事或逛街时,总会在遇到的书报亭逗留一会,随手买上几份报纸或杂志,供休息时享用,那时的书报杂志可真称得上是“精神零食”。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之《八年》第五卷
作者黄永玉
看到《八年》的第五卷,非常想说说黄永玉的怪。
序子(黄永玉)才十几岁的人,但在抗战期间,走南闯北到哪儿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三教九流都有,可谓往来有白丁 、谈笑有鸿儒,下到十几上至80,都喜欢他。为啥呢?主要因为他“怪”! 不但通读古书、诗词歌赋,也看世界名著和外国杂书,文学之外的生物科学也广涉猎。除了看书之外,精通木刻剪影和绘画,人民大会堂的山河画就是他的杰作。最稀有的是,不但才华满身,还会武功,拳法和气功傍身 ,文人善武必须的。他博闻强记,口吐莲花,极其有趣,幽默至极。最重要一点,是他的善良,且没有阶级观念。这样一个妙人,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竟然穿越历史的重重厄运,活到现在九十九岁了,本身就是部传奇。毕竟,有风骨又多才的硬汉和美女总是多无妄之灾。
这篇文今天已经刷到两次了。
随着感触,陷入回忆,开始碎碎念!
我呢其实在18年王爷时就认识了人,当时不追星也没去挖过演员是谁。就是偶然刷到剧,好像就是那个穿廊而过的出场,确实惊艳了。脑补中古代王爷的温润如玉,清冷气质,真是举手抬足尽显风华啊!为此硬是忍着跳着把剧看完了(小声)。路人就是剧完就完了。
19年初听魏无羡名还是在某度,感觉这个名这么拗口(没看过原著,现在也没看过),怎么到处都在说,刷到多了就记住了。
就有天晚上老公在看,记得当时我进去时是江家灭门后,魏无羡(后来知道他就是魏无羡)在雨中被师弟骂的委屈隐忍的那个表情一下就惊艳了我,脑子宕机怎么会有这么好看又干净又让人心疼的男孩子(不怎么看国产剧)。要去看看是什么电视剧,然后才知道是魏无羡,演员叫肖战。后来知道他是曾经一眼万年的王爷,就开始断断续续的关注了一下。到年底的氛围就是开心的看他在各大盛典上星光熠熠,出席活动的穿着打扮很对味,没有花里胡哨,奇装异服,觉得眼光不错,看起来干干净净,很正气,很阳光的男孩,也没特别关注了。
19年底真是用后来虾的话说就是祖上也曾富裕过的。
再后来刷到就是铺天盖地的暗黑时刻了。
不相信第一次有好感的人,会看错,想着他干嘛了?在某度刷到真真假假分不清,想关注想找人倾诉,身边又没有追星人,情绪压抑,一度自己纠结到抑郁。本人失眠近二十年,那段时间看到关于对他的恶意,围剿,诅咒,谩骂更是焦虑,失眠,掉发。就安慰自己谁的人生能一路坦途呢?清者自清,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是发现一拿手机就想看看他的情况,才发现对他好像已不一般了。在某度兜兜转转近半年,某日报奖被撕,公益被曲解,晨x晨事件,那时任何他的消息都带着腥风血雨,只能力所能及的就支持一下,看的很绝望。在那至暗时刻光点的发行,光乎的诞生温暖了很多人。
直到某天看到有人说这边用户比较知性。于20.8.19下载了头条,只关注他,开始跟着考古,过程发现是闪闪发光的宝藏,好些习惯,三观出奇一致,一发不可收拾。中间也关注了一些霞姐,能看到一些澄清,正向的输出了,间接的也疗愈自己过于隐忍悲观的性格,自律的偶像和粉丝也吸引我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加积极向阳的生活。后来的后来每个舞台,每一次见面都弥足珍贵。现在的现在都在往好的方向前进。将来的将来还会有许多可能……
不知不觉毛算算从认识到现在都六年了,每次看到还是很新鲜,很惊艳,这中间他付出了多少努力?不为人知?他的坚强,努力,品性,思想高度都超出我对一个偶像的认知,所以不会也不敢对他指手画脚。对他只想说,肖战你是自由的,想什么就做什么,顺顺利利、健健康康、幸福就好。对自己的期许是做个互联网体面人,不给他招黑、摸黑,不给同担拖后腿[比心][祈祷][祈祷]。
明年过了七年之痒,我们就能携手一辈子了,想想真是期待呢[送心][送心]。
ps:你不认识我,我也要大声喊,肖战我很喜欢你哦[心][心]!想要见证属于你的传奇,余生请多多指教!
#肖战#
#肖战我喜欢你#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我记得看过大冰的一本书,书中描述了一个朋友,名字铁成。他是个很有理想,有梦就去追的人。
大冰把他描述成“神一般”的存在,会画画,会弹琴,会经营酒吧……多才多艺吧。身边的朋友上到体制内,富商,演艺明星,下到踩过缝纫机,又或者四处流浪的浪子。
初看,我觉得这人简直就是传奇,要么就是官二代,要么就是富二代,不然,凭什么,大家都愿意跟他交朋友,更何况,现在社会这么现实,哪里有什么真正的朋友?
临了,书中揭示了铁成的追梦经历,也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好多年,也没有学历,出生很一般,但是贵在心中有理想,有梦想就去追,所以一步一步,在社会上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样,27岁走在了自己的巅峰,当然可能还不是最高峰。
这个社会,就是有很多能人,一边旅行,一边还把钱挣了,还活的异常潇洒。我能明白大冰的意思,这样的人本身就是凤毛麟角,不建议大家去模仿,只是传递了人生的各种可能性。
而我们大多数人,循规蹈矩,朝九晚五,心中却向往着诗和远方,拿着不多的薪酬,难以以梦为马。终究,浑浑噩噩这一生。
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来,听听内心的声音,我们心中的梦想还在坚持吗?我们是否已经被岁月磨平了棱角,进而变得麻木?如果“及时止损”,继续去追逐自己曾经的梦想,是否我们也能像铁成那样的做什么事情都铁定能成?#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