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商品明细账
库存商品明细账是企业库存商品的账项,是会计核算中重要的形式之一。
库存商品明细账的记账发生在库存商品加工、储藏、入库、出库等交易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企业每次进行库存操作时,会发生增加或减少的情况,而库存商品明细账则是记录这种变动情况的账目之一。
库存商品明细账是通过记录商品(或物料)的发生额,来反映物资的增减情况和库存结存数量及账面价值的重要登记表。库存商品明细账主要记录:存货名称、规格、发生日期、存货数量、单价、金额、仓库等具体内容。
库存商品明细账的发起是在入库、出库、内部部品加工等物资流动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库存及价值的变动,所会记录的登记表。库存商品明细账的发起者一般来说就是企业本身,在入库、出库、加工等情况下,对货物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账本等都需要企业自身来及时完成记录。
库存商品明细账的记账原则是要记录客体(即商品)的每一笔实际发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存货名称、规格、发生日期、存货数量、单价、金额、仓库等个别明细内容,以及存货单位、币种、结存数量、结存金额等和会计核算有关的内容。
在各种发生的交易的记账中,库存商品明细账也是重要的,可以实时、精准反映物资状况。因此,及时更新库存商品明细账,有助于企业业务操作的有效性及完善、准确的财务核算。
库存商品会计分录
库存商品会计分录是一种会计凭证,主要用于核算企业内部的库存商品的记账。一般来讲,发生以下类别的交易,就需要填写有关的库存商品会计分录:
一、采购和入库:
在采购和入库交易过程中,企业通常会通过采购凭证和入库凭证记录库存商品的数量和价值。当采购商品入库后,财务部门便要登记相应的库存商品会计分录,购买入库商品时,应借贷存货科目,填列固定资产科目,或者企业特殊设定的商品科目。
二、库存商品入账:
当企业新采购或重新入库商品时,可以在库存商品会计分录上记载,填写存货/原材料/商品/固定资产科目发生金额,并可依据企业业务流程的需求,填写各项费用科目以及应交付费用科目,登记入库商品的金额。
三、库存商品出库:
当库存商品出库时,财务部门便要在库存商品会计分录上填写出库商品的价值和数量,并在销售收入收入科目上填列出库商品的金额回执库存商品金额,同时应将库存商品,存货,原料出库科目填写相应库存商品出库金额。
四、会计平衡:
库存商品会计分录的会计平衡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初数(库存商品的初始数量* 初始价格)+ 库存商品的采购入库- 库存商品的出库=期末数(库存商品的期末数量*期末价格)。
如果商品存在调价行为,应将库存商品科目打上贷,将账簿上对应科目做出调整,如果调价为降价,则调价科目为减贷科目,如果调价为升价,则调价科目为增贷科目。
总之,库存商品会计分录是企业重要的体现企业所有经营活动成果的会计凭证,对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有很大的影响,财务人员应做到记录真实、准确、时效,关于企业经营状态的记录才能做到正确有效,及时调整企业经营计划,实现企业业绩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