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巧手勤步谱写青春之歌

见习记者 周雨婷 文/摄 千人纱,万人布。纺织工作程序连贯,环环相扣,要求每一步都不能慢也不能断。而对于纺织工人来说,最辛苦的莫过于细纱落纱工种了。高温,噪音,粉尘让人想想都觉得难以忍受。可就是这样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刘佳婵就做了26年。她吃

见习记者 周雨婷 文/摄

 千人纱,万人布。纺织工作程序连贯,环环相扣,要求每一步都不能慢也不能断。而对于纺织工人来说,较辛苦的莫过于细纱落纱工种了。高温,噪音,粉尘……让人想想都觉得难以忍受。可就是这样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刘佳婵就做了26年。她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用自己的汗水谱写一曲青春赞歌。

一个班下来走三四十里路    脚底磨泡不喊累

 1989年3月,年仅17岁的她,怀着对未来美好憧憬迈入了黄石市第二棉纺织厂的大门,成为了一名细纱车间的细纱落纱工。26年来,她立足岗位,苦练细纱落纱技术,从一名技术娴熟的落纱工成长为现在的立峰公司细纱车间乙工段工长。
细纱落纱的较佳操作温度是34、35摄氏度,这就意味着不管春夏秋冬,刘佳婵都要在高温下作业。冬天是刘佳婵较喜欢的季节,因为即便穿着短袖、凉鞋工作,车间里也十分温暖;但夏天,在气温高达四十度的车间里,刘佳婵则挥汗如雨。在空地方摆个电扇,她和同事们轮流去吹一会儿降降温,这么多年的夏天就这样过来了。“很热,但我不觉得辛苦,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刘佳婵说,抱着这样的心态,这26年来,身边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她始终坚持着,每天站着工作8个小时,却收获了诸多快乐。
无论是在哪个岗位,她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她即使在婆婆身患癌症期间,她都没有找公司领导请假,总是把困难和泪水埋藏在心底,默默无闻地工作在生产线。从A车间巡回到B车间,一个班下来,要走三四十里路,脚上经常磨出水泡,但从不叫声苦,喊声累。

技术过硬却不保守   手把手地指导新人

   一花独艳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实际工作中,她从不保守,总是把自己的绝活,绝技以及工作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工段的同事。
车间同事来来往往,进了一批又一批新人,刘佳婵主动申请工段新工的传帮带任务。新工对机器不熟悉,她就一遍又一遍地示范,手把手地指导。她从不怕给自己增加工作量,有时下班了,还在帮助新工落纱。
细纱车间对落纱工的工作要求严格,动作必须要轻,防止飞花带入纱条,造成人为疵点,这也是细纱车间离不开人的原因。车间中午有十几分钟的吃饭时间,新工往往会忽视这十几分钟,每每这时,刘佳婵都会将饭菜端进车间,一边吃饭一边检查新工操作的地方是否有“开花”现象。
一个新工一带就是几个月,刘佳婵从不抱怨,只是更加认真细致地指导。由于她的高度责任心,经她带出的徒弟个个操作技术都达到了优级手水平。全公司操运会,她带领的班组多次被评为优胜单位。

一心扑在工作上  
获得家人理解

如今已然43岁的刘佳婵,心态依然积极阳光,对她来说,上班是件很高兴的事儿,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奋斗,她充满了力量。
儿子常常开玩笑地“埋怨”刘佳婵,“妈妈,你肯定都不知道我小学、初中的学校在哪儿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埋怨”,是因为刘佳婵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大事小事由丈夫一手包办,不用她操心。
“我很感谢我的丈夫,因为有他的支持和理解,我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全心工作,”刘佳婵说,车间24小时离不开人,她和同事们只能三班轮流来,从早到晚。平时她就在公司的宿舍里休息,只有早班倒夜班的时候,她才能赶时间回铁山的家一趟。
丈夫心疼妻子工作之余来回奔波,想让妻子回铁山工作,但深知妻子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不舍,他并没有强求,只是默默打理好家里的一切。
26年来,刘佳婵用自己的行动诉说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时光荏苒,汗水浇灌着青春,刘佳婵在默默奉献中收获了较美的花朵。

个人简介

      刘佳婵,立峰公司细纱车间乙工段工长。1989年参加工作,26年来她立足岗位,从一名技术娴熟的落纱工成长为一名优秀基层管理干部。2014年,她率领细纱车间乙工段创下了立峰公司建厂以来的较好成绩,年完成细纱3300余吨,产品质量一等一级品率达99.80%的好成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6065/
1
上一篇举行廉政教育专题讲座
下一篇 “三严三实”党课开讲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