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资产给 公司是否都行的通?
股东卖一项资产给公司,可不可以?股东想把公自己名下的一些资产卖给公司,但是,卖什么资产?老板名下没有资产,没法操作。如果没有有形资产,只有无形资产 也可以采用这个交易模式,但有的公司能用,有的公司不能用。如果公司几年内想上市,就最好别用,否则会影响公司未来的利润。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增加后,固定资产要折旧、无形资产要摊销,都会降低公司未来的利润。如果股东卖给公司一项价值3000万元的固定资产,公司每年的折旧费用会增加几百万元,公司利润就会少几百万元,会影响到公司未来的估值。这3000万元资产,很可能会让公司估值减少3亿元!
国家发债是解决一切经济问题的金钥匙
全国地方政府工程拖欠工程款约10万亿元,全国铁路总公司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约5万亿元,全国各级政府拖欠非金融行业债务估计约为30万亿元。这些债务如同鱼刺卡在实体经济的咽喉,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最大梗阻。
本来政府投资项目是信誉最好的,是带动民间投资的引擎,是凸显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法宝,却因为长期拖欠,因为各级政府因为财政紧张而不得不拖延支付账单,以为是变相为政府省了利息、省了资金,却没有想到会让被拖欠企业默默承受几倍的利息损失、庞大的资金占用费。
商品经济最重要的是资金流动,政府拒不支付拖欠实体经济或非金融行业的债务,造成被拖欠企业没有钱发放工资、没有钱支付材料设备款,材料设备生产企业同样没有钱支付工人工资和下游材料设备款,层层拖欠,经济发展自然奄奄一息,如同一个人浑身都是血液循环梗塞,身体何谈健康快乐?商品经济也是一样的,经不住被政府拖欠工程款或材料设备款,政府也因为拖欠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税收也会大打折扣。政府拖欠非金融行业工程款和材料设备款正是经济发展万堵之源、最大梗阻所在。
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投资,国家和人民是最大赢家。政府发债投资一千亿建机场,政府取得了价值一千亿的固定资产,施工企业取得了一千亿的工程款,其中给国家缴纳200亿增值税和附加税,发放了300亿元工资,支付400亿材料设备款,企业取得100亿利润,可见政府投资了1000亿元,却创造出2000亿元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政府和相关企业、人员都成了赢家,皆大欢喜,政府发债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和事实。
政府发债彻底解决或分步解决拖欠非金融行业债务是大大的好事,不是妖魔鬼怪,政府不需要担忧债务量过大的问题,政府发债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政府发债要比私营资本投机取巧剪实体经济羊毛要要意义的多,资金投向非实即虚,社会生产是为了消费,消费需要实物产品和资金,只有把资金投入到制造产品才会创造出真正的财富,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投机、炒作虚拟经济是零和游戏。
2008年中央政府追加投资4万亿元发展实体经济,保证了中国自2008年至2018年经济高速发展。
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GDP仅比2021年增长3%,建议国家再来一次追加投资10万亿元,投资固定资产,发展实体经济,可以保障中国以8%以上的速度发展十年。
中央政府发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转借给地方政府用于清偿拖欠非金融行业的工程款和材料设备款,打通全社会拖欠实体经济的债务梗阻。是时候调整基准利率至2%以下了。
政府拖欠金融行业的债务对实体经济伤害为零,对金融行业影响非常有限,金融行业赚取的是利息,本金是可以延期的,政府信用良好,本金是安全的,国有银行的大股东正是国家。
政府发债怎么消除?只要政府本级开支不再无限增加,实体经济盘子越来越大,税收越来越多,全国税率为20%左右,政府发债利息为3%左右,政府是有能力支付利息和部分本金的,可以借新债还旧债,到政府不需要投资固定资产由民间投资固定资产时,政府税收就可以主要用于还债。
政府适量发钞、出售固定资产也可以用于偿还金融债。主要政府发债用于实体经济,则政府发债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