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网络平台上,人们避之不及的债,却被某些人包装成了可以年赚百万的工具。
怎么操作的?有什么问题?
“背的钱不用还,有免还协议”
“到手50万,抓紧”
“到手200万起步,白户想背的联系”
……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多个社交平台上,有中介大力张罗,用“短期”“百万”“轻松”这样的词语吸引人们,听起来非常诱人。
懂金融的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不就是“黑石”那套嘛,只不过它的危害性比黑石那套更大。
在西方国家,金融监管没有国内的那么严,黑石就通过加杠杆来吸收市场剩余房屋,继而人为推高房价再来炒房。其方法就是先买一套房,然后以该房产进行抵押来申请再贷款,拿到钱后再买房,再申请再贷,这就是加杠杆,至于中间的还款压力就主要通过房屋出租的回笼资金来填。
由于西方国家长年实施货币宽松与去监管政策,甚至政府亲自下场帮着炒,所以这种游戏是玩得下去的,但后果也非常明显,也就是会制造大量的不良资产。
说白了,黑石这套就是钱生钱的玩法,实际也就是玩了个会计游戏而已,对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帮助,这与我国的“房住不炒”政策是有严重冲突的。
这些“黑石”们来到中国以后,遇到这段时间的还贷潮,各大银行正为缺贷款而发愁,这时候要是有人能给银行提供贷款需求,银行自然愿意一路开绿灯。然而,西方国家那套再贷款在国内是行不通的,他们就得转个弯来申请贷款,所以就有了这种“背债”玩法。
虽然这是名为“背债”,但实际上就是背锅,因为原来是由银行负责加杠杆的,风险在银行身上,而现在变成由背债人来负责加杠杆,出了事由背债人承担所有风险。要是不信,可以去看看贷款申请上签谁的名字,谁签的名就得由谁来还贷,上法院也是这个理。
根据现在黑石的经营状况来看,单纯依靠房租是无法支撑其还款压力的,还得要通过炒房来补贴亏空,但即使这样也经营得比较艰难。到了国内,这种玩法就更难支撑,毕竟中国的楼市是很难再大规模地涨上去了,而且国家没有完全放开的意愿,炒房是很难了。而调高租金又怕比还贷额更贵,那时候买房比租房便宜,谁还去租房呢。
由此可见,这种模式在国内大概率是走不下去的,而现在这些背债人最终很可能要亲自还几百万的贷款,而他们是大概率无力承担的,这些债务最终也会成为银行的坏账,让全社会一起背锅。
部分人会认为现在的银行收益不佳和楼市不振问题得找到出路,这不失为一种办法,但中国不是美国,中国的金融系统还没有要泡沫化,没必要这样自找麻烦。更正确的做法还是应该促进金融创新,要把钱贷给有需要且有能力偿还的人,这才是正道。
什么叫套路贷
“套路贷”的“借款”是被告人侵吞被害人财产的借口,所以“套路贷”是以“借款”为名行非法占有被害人财务之实。而高利贷出借人希望借款人按约定支付高额利息并返还本金,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利息。“套路贷”假借民间借贷之实,通过“虚增债务”、“制造资金走账流水”、“肆意认定违约”、“转账平账”、“虚假诉讼”等手段,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
套路贷的几个特征
1、以民间借贷掩盖欺诈假象;2、用虚假材料订立贷款合同;3、违规设置多项违约门槛,为日后套路提供借口;4、以帮助排忧解难假象行恶意累加贷款之实;5、软硬兼施以暴力、威胁、揭发隐私等各种套路,达到获取不法利益的目的。
首先,套路贷大多以民间借贷公司的身份出现,不论是在线上还是在线下,基本上都会有相应的公司名称和地点,合法存在的外衣就是小贷或者担保公司等等,但从其行为方式看,大多通过欺诈等方式得到借款人信任,并最终获得高额利润。
其次,借款对象一般都是有借贷历史,曾经因逾期等原因在征信上出了问题,而又急需一笔资金摆脱困境的人。这样的借款人,往往不会计较利息的高低,甚至不去查看借贷合同中的内容,即刻拿到贷款成为他们的首要需求。这就给了贷款人可以套路的机会。
再次,也就是看准借款人一时疏忽大意,在借款合同上便会设置很多违约门槛,在抵押物、担保人甚至还款时间上增加了触发违约的情况,借款人一旦违约将会面临高额的违约金。在此期间,贷款人甚至人为制造违约,例如约定的还款时间无法及时还款。
再次,如果认为借款人仍然还有压榨的空间,在借款人真实违约而无力偿还的时候,不断变换贷款方式或者贷款机构,让借款人的债台越筑越高,最终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
最后,使用软硬兼施的催收手段,让借款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刻处于提心吊胆的状态,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
每天分享一点小干货,希望对您有用,谢谢您的支持,麻烦您点个小小关注。谢谢
整容整得越来越离谱,和会计的事永远无法抹掉。别再干网络了,已经不属于你,干点别的吧。
冯提莫歌手 主播限定发色 不多的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