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广东14个人口,在300万以下的城市将取消户口限制。这里边我觉得珠海的优势非常明显。毕竟珠海真的是非常漂亮的一座城市。
之前一个东北的朋友就说冬天想到南方过冬,他就特别喜欢珠海,还有很多北京的朋友,他们的孩子有鼻炎,然后到珠海之后鼻炎都好了。
高考的选择,现在可以归结为有没有资源,如果有,就去学法律,学金融,如果没有就去学计算机,当然如果学习特别好的,也可以去学习法律,金融,城市的选择也很重要,能去东部沿海最好,视野,同学资源都不一样,换句话说,都是卖衣服,你在东北做肯定不如南方做的好,我虽然也学计算机,不过把精力都放在对大势的研究和金融投资了,对编程基本属于糊弄的水平,其实我那时各大企业对于编程能力的要求远低于现在,那时临时努力还有机会,现在彻底没机会了,所以将来我有孩子,除非在某一方面有天赋,不然都走计算机的路子。
我发现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南方人和北方人在创业这件事上的态度上有非常大的区别,有可能这就是造成南方比北方相对来说富有的一个原因吧。据我了解,大多数的南方人,在对待创业这件事上,看做是人生的一项投资,这份投资无论是成功或是失败,对人生来说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对于北方人来说,则需要在心里下很大的决心,甚至会把这次创业当成是人生的一大目标之后,才会开始行动,一旦失败,整个人都不好了,好几年没有胆儿再创业了。
可能有人说了,你这是搞地域歧视,为什么南方人比北方人在做生意上就好一些呢?你还别不服气,你看看2021年中国富豪排行榜,这前十名里面有几个北方人,有几个人南方人,我告诉你结果吧,一个北方人都没有,富豪榜前十名全是南方人,不服不行啊。不是说北方人不聪明,也不是说南方人的智商就比北方人要高,人和人的差别不太大,最重要的就是做生意的环境。
可以这么说,用胆大心细形容南方创业者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相较于南方人,北方人虽然更豪爽,这里的豪爽主要体现在嘴上了,但是骨子里却很保守。北方人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感,往往不敢做一些有风险的事情。可以说,南方人更适合创业,而北方人更适合上班。总的来说,南方要比北方更富裕一些,南方的富人要比北方的富人多。
这里我绝对不是说有地域歧视,不存在的,@北漂程序员创业 就是北方人,公司里有好几名东北的同事,都挺好的,这里说的只是就事论事,不存在说谁好谁不好的问题。
为什么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不愿意回老家更喜欢去大城市呢?
1、大城市的生活更便捷
2、大城市的收入更高
3、大城市的机会更多
第一个原因比较好理解,很多年轻人大学就是在大城市念的,几年下来就感受到了大城市和小城市生活水平的差距,大城市里面出行有地铁,基础设施也相当完善,医疗水平也高,各方面都比小城市好上不止一点半点。大学几年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之后,当然就不愿意回到小地方了。
第二点则是收入的原因,即使是同一份工作,大城市的工资往往也比小城市高出不少。像我堂弟就是,大学毕业后原本是在老家三线城市当一名程序员,一个月工资七八千的样子。后来去了杭州发展,几经辗转跳槽到了阿里工作,刚入职一个月就能赚到2万多,相比之前在老家这边直接翻了个几倍。
而且不止是收入高,福利保障方面也强多了。在阿里工作,中午晚上压根不用过多考虑自己该吃什么,直接去公司食堂就行,各种各样的菜式非常丰富,虽然杭州是南方城市但各种北方口味同样也有,价格还相当划算,经过公司的补贴之后,一顿饭吃下来也就花个几块钱而已,相比自己去外面吃便宜了很多。还有体检,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体检的重要性,但考虑到一次下来就得花个上千块,所以很多人比较心疼就给省了不舍得做一个。而阿里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每年都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各种关键的指标都会进行检查,所有的费用都是公司出,员工还能带上自己的两位家人一起,最常见的就是带着爸妈了,毕竟他们都上了年纪,更有体检的必要。考虑到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旅游,阿里每年还给每位员工补贴1200-1800元,足够到附近城市玩一趟了。
第三点则是大城市的机会更多。小城市里面,尤其那些县城,年轻人要是没有关系基本很难找到工作,除非就是安安心心备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等。大城市则不一样,各种各样的机会非常多,只要自己有能力就行,没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
你们是更愿意去大城市还是留在小城市生活呢?#我要上微头条#
南方人在杭州待了4年,说说对杭州的几点印象:
1、杭州高收入高学历的有钱人很多,但剩女也多。虽然在数量上来说,杭州的大学数量比不上武汉、南京这些地方,但杭州却是每年我国互联网人才流入最高的地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江南水乡、旅游胜地的独特城市名片;
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阿里等互联网大企业扎根与此,毕竟杭州也被称为“电商之都”,在这里其独特的互联网基因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
2、杭州建桥比修路多。典型的江南水乡式风格,基本上每条路面都会有一两个小石桥,特别是如果住在西湖区,每天早上上班时会比较舒适,骑车看看各处风景,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不过这几年杭州发展加快,各地的地铁和公交倒是多了起来,开通了很多新的线路,现在一般上下班选择坐地铁的人多。
3、杭州有些地方农村比城里有钱。可以说杭州周边的农村,现在基本上代表了国内农村发展最高的水平了。之前有一次我跟公司其他小伙伴去杭州乡下一个地方踏青,结果去了才发现,人农村家家户户盖的是别墅小洋楼,道路修得宽阔通达,简直比城里要富丽豪华多了!
后来问起原因,有个当地人的同事告诉我说,杭州老板很多的,大部分都是当年随着阿里巴巴发展电商,搞淘宝创业啥的起家了,然后回馈家乡建设,回来置办产业,带着当地人一起做淘宝、供应链什么的,最后慢慢的把整个村子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起来。
所以别看杭州现在很多农村,其实里面很多有钱人,甚至于现在它们很多年轻人都不出去了,读书毕了业直接回乡下,帮家里一起做这方面生意。同事说他所知道的这样一家子4~5口人,都认认真真做淘宝这块的话,1年收入整个70~80万还是很容易的。
4、杭州城区的房价直追上海。根据最新统计,目前杭州的房子均价已经到了3.5万,这个价格已经跟上海一些非中心区域的房价基本持平。大家还记得就在前两年“逃离北上广”这个概念莫名其妙火了之后,很多上海的程序员选择跑到杭州扎根的事情吗?不知道现在那些程序员来了杭州之后,如果了解到杭州的房价也涨了,心里会是什么想法。
(图为杭州某地农村)
一线城市、特区的人争考公务员什么梗?
以往关于公务员有个老梗。地方越穷,越喜欢体制内。
比如北方经济不如南方发达,北方人就比南方人喜欢体制内。内地经济赶不上沿海,内地人则比沿海人喜欢体制内。
但是现如今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开放城市,公考报考率却逐年攀升,屡创新高。清华、北大等名校的硕士、博士纷纷到深圳应聘中小学教师。
甚至浙江省,广东省这样经济强省的公考报考人数在全国数一数二,竞争异常激烈。
这什么原因?
说到底,还是性价比问题。
改革开放早期,市场经济不规范,商机比较多,利润率比较高,暴利的机会也多。大学毕业生以同样的的智力、精力投入职场,体制外比在体制内,机会多多了,性价比高多了。很多人在体制外得以实现财富自由和阶层跃迁。
由于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越来越规范,利润率逐步和发达国家趋近,接近15%以下。创业暴利的机会少了,而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加。
因而和改革开放早期相比,创业和体制内的性价比倒置了。
特比是高房价叠加新冠疫情,加剧了这种趋势。
虽然体制内名义收入不高,但住房(公积金、人才公寓等福利分房),医疗补助,高养老金替代率,工龄工资和职业年金形成的越老越值钱(对比程序员的越老越不值钱)。以及很高的抗风险能力(譬如新冠疫情造成的创业风险)。
都极大拉升了体制内的性价比。
春江水暖鸭先知。所以名校毕业生,那些最聪明的头脑,都敏锐地感受到这种变化。很多选择体制内。
当然,公务员等体制内单位的逻辑演进还没最后完成。
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并不抢手。收入虽然不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公务员收入中位数,都处于全社会的中上档次),但工作太辛苦,类似咱这边服务业、窗口单位,譬如邮政储蓄的柜员那种工作节奏。发达国家体制外虽然平均收入水平不高,但托“发达”的福,平均保障水平高,因而就“性价比”来说,公务员的高工资看起来不值,吸引力不大。
咱这边,前天刚在头条看到一个邮政储蓄的小姐姐考上公务员,发出终于不要起早贪黑赶着上班了,不要一上班就露出8颗牙,紧绷一天了。终于能够从容的朝九晚五,双休日,有心情挑弄挑弄咖啡了。这种感慨。
当然不是说体制外不行,而是说对普通人来说,当前机会在变少。但对那些有头脑,有技术,有资源,有壁垒的人来说,体制内仍然稍显桎梏局促,体制外仍然是海阔鱼跃,天高鸟飞,快意人生的疆场。
@禾麦文化
前阵子我的一个微信群里有人把吉林市的房价传上去了,在吉林市目前最高约万元/平米,最低约4千多/平米,不好不坏的地段不大不小的房子均价大概在5-6千。当时群里就炸了,位于南方的程序员们激动的说“吉林房价真低啊,在那生活好幸福,因为不存在买不起房子。哪像他们,一个月一两万的工资,房价却是最低三万多起,还得是位置偏僻的地方。”
当时在群里我没说话,但是心里想:你们月入两万,觉得三万的房价高,几千的房价低。可是你们知道吉林市的工资是多少吗?一般来说,稍微涉及到技术的,大约3-4千/月,纯体力活还有1800左右的,更多的是2300-2500之间,这还是大部分没有五险一金的。对比一下收入和房价,基本比例差不多吧?
所以房价的高与低不是南方和北方比,也不是一二线城市和四五线城市比,而是当地实际工资和房价相比。
除了房价外,车子、生活用品、教育成本全国基本都差不多,年轻人每月工资养自己都费劲哪还有余力养孩子?
#北方入冬vs南方入冬# 没钱的区别不大,有钱的区别也不大,区别大的就中间那一溜儿
一个出魔抗斗篷
一个出蓝盾
15到20年之后,大家贷款都还完了吧,发现房子已经不值钱了。
一个上海的程序员,一年的收入是70万,800万卖掉上海70平米学区房。全家搬到辽宁一个小城,全款20万买了一套150平米的大房子,其余的钱存进银行。冬天去南方过冬,每天生活过得好滋润,没有考核,没有996。他说,这才是生活,比上海住的带劲多了~
正常情况下,病毒应不分地域的。//@柳岸花明处:谁说的北方南方不一样?这武汉不也这样吗?难道是按照广州人的认知,除了广东都是北方?
原内容已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