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方和贷方
借方和贷方是会计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在记账时一般会分成借贷两方,“借”和“贷”是很久以前中国会计学家们给出的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也在近代被继承下来了。
借方是指借出去的钱,记账时是在账簿左边,按规定标记借出钱的账户,此外借方还有与其中一方相关的借出货物、服务、应收账款等。说简单点,借方就是支出的一边,是账簿中被记录的发出和支出的科目,如应付款、资本金等等。
贷方是指借人收到的钱,记账时是在账簿右边,按规定标记收到钱的账户,同样贷方还有与其中一方有关的货物、服务、应付账款等收到的钱款。说简单点,贷方就是收入的一边,是账簿中被记录的收入的科目,如应收款、利润、一般性资本金等等。
明确账簿中“借”“贷”两边的金额时,两边的金额应该是一样的,这就是会计中的借贷平衡的思想。原则是“借(借出去的)等于贷(收入)”,借贷和平衡思想是会计中最基本的原则,可以把它理解为会计学中最重要的原则。
总而言之,“借方”和“贷方”是会计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分别指借出去的钱和收到的钱,记账时“借”在账簿左边,“贷”在账簿右边。借贷和平衡原则是会计学中最重要的原则。它既是会计学上的重要概念,也是会计学操作上最重要的原则、重要的技巧,记账的实践操作逻辑也是“借贷平衡”的思想。
借方和贷方哪个是借钱的
借方是借钱的,贷方是放钱的。
借方和贷方是记账的基本术语,用于描述帐户的现金流入与流出的行为。借方代表支出,而贷方代表收入。因此,当一位客户借钱时,他/她就是为“借方”做出贡献,就是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借”钱;而当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放款时,则会记入“贷方”,从而完成客户的贷款。
借方和贷方是不对称的,在企业的账目中,借方的总金额必须大于贷方的总金额,以确保企业的现金流畅,否则企业会受到财务上的困扰。
因此,总的来说,借方是借钱的,而贷方是放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