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全套
资料地址:网页链接
1.考研真题
全国名校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名校考研真题(2016年前)详解(含复旦、武大等)
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名校考研真题(2016年前)详解(含暨大、川大等)
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名校考研真题(2016年前)详解(含人大、北大等)
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网授精讲班展开视频列表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4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研全套
资料地址:网页链接
1.考研真题
2024年翻译硕士《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翻译硕士《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名校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2016年前)
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
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章节题库】
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网授精讲班展开视频列表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火山诗话##诗家争鸣##宏灯诗话#
吴投文说,诗歌写作要有底气、接地气、有品格、有高度。。。
近几年兴起了一股新的诗歌热,新诗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阶段。不过,也要看到诗歌繁荣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当代新诗对传统的继承。很多读者读不懂新诗,对新诗缺乏关注的热情,甚至指责新诗,这与新诗对传统的继承不够有关。不少诗人的写作并没有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内在特质,显得浮泛,底蕴不足。新诗的本土化、中国化需要探索新的路径、新的方式。
传统是不可能被抛弃的,尤其在先锋写作中,也需要有对传统的继承。在中国新诗史上,废名、卞之琳的诗在读者看来,是相当晦涩的,但往深处看,他们的写作把最先锋、最传统的因素融会在一起,这是他们成功的一个基础。先锋写作要有传统的底蕴,并要把这种底蕴化为内容与形式的有机成分。这种继承就是一种文化本能,是对传统发自内心的尊重。
新诗百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新诗要找到一条可行的发展之路,需要在现代性语境中灌注民族传统的魂魄,同时要有开阔的世界文化眼光,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涵容新诗的创造性,把古典传承和现代意识结合起来。在当前的诗歌写作中,尊重文化传统,为传统保持一个恰当的位置,是诗人的一种文化担当。这样的写作才有底气、接地气、有品格、有高度。
实际上,这也是当下诗歌批评需要切入的一个实践议题。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凝练和提升新诗创作的民族性内涵,如何把民族传统真正归位为具有创造性的源头活水,诗歌批评应该具有理论上的前瞻性视野,需要在民族文化的坐标系中确认新诗的文化身份。新诗之“新”,固然意味着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差异,具有自身的时代性内涵,同时新诗之“新”是有根的,这个根就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里。在新诗创作中,诗人的文化情绪和民族思维是很难抹去的,总会留下或深或浅的烙印。这也是诗歌批评的用武之地,真正确立文化上的自觉与自信,在民族语言的根基上守护新诗的成长。
再读读吴投文的诗。[比心][玫瑰]
◎灯下
鲁迅坐在灯下
他的暗影里埋着一块石头
他起身,在屋子里走动
那块石头也在他的暗影里走动
他站在窗边看向远处——
那是茫茫的黑夜啊,奴隶们在吃草
石头在他的暗影里蛰伏不动
◎平行
我和世界平行
世界站在我的左边
剩下的空余的部分在我的头顶。
我对左边说
离我靠近一点。
头顶轰地响起一个回声——
离我靠近一点……
◎杜甫
只有亡灵可以看见杜甫走在
回故乡的路上
只有亡灵与他相伴
但杜甫孤身一人
他看不见亡灵
看不见前世今生的路途
他走在盛唐的影子里,然后消失
◎在佛前
在佛前
我站着祈祷
当我离开
两手空空
山门里的风
吹着我的后背
◎暮晚
下雪了
我藏起了尾巴
江山顿时空了
木叶簌簌落地
美人忍住了迟暮
临窗的雪加深了凋零
我饮于清澈
一片乌鸦带来了铁的黑暗
◎落日下
落日还不够斟满人世的一壶酒
山河大地还不够叠起人世的一张床
落日下的长河啊,还不够洗尽人世的冤屈
暮蔼也还不够藏住人世的一滴泪
落日下行走的人,越走越小
最后消失在一片片树叶的阴影里
长眠者却有一世的满足
在山间的荒冢里,他们一个个探出头颅
◎古寺
颓败的古寺仅此而已
你和里面走出来的僧人
互道珍惜
他的袈裟上落满灰尘
◎黎明
黑暗意味着身体里的光被重新点燃。
一匹马隐在黑暗中
它身体里的光在远处闪耀。
一支蜡烛无论多么脆弱
它都看得见一个人的眼睛
在黑暗中闪光。
如果有两个人举着蜡烛
走在黑暗中
星星就会醒来
从天上送来黎明的声音。
此刻,我看见一个人骑着马
举着风中的蜡烛
在黑暗中朝我奔来。
◎ 鲁 迅
我打开课本
你站在晚秋的萧瑟里
我把你移到墙壁上
你一直保持画框的枯涩
当我面对你,你命令我
当我转身,你抽打我的脊背
当我成为囚徒,你把墙壁刺伤
而当我致敬,你用力打掉我的手臂
你坐在灯下,手中的烟斗闪烁
明灭之间,暗影睁开哀愁的瞳仁
你按住胸部的岩浆,咳出冰雪的果粒
直到晚年,你的身上覆盖一座雪山
至今在你的窗外,站着两株树
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你的庭院变得像一个世纪的老照片
我闪身进去,变成一株野生植物
◎ 此刻
落日此刻是我的
落日下的草原此刻是我的
草原上静立的马群此刻是我的
马群中打着响鼻的马驹此刻是我的
此刻,它们等待
一个人从落日的大门洞里
披着一件红袍
走出来
吴投文,1968年5月出生,湖南郴州人,现居湘潭。文学博士,湖南科技大人文学院教授,湖南省文学评论学会副会长。发表论文与评论百余篇,出版有诗集《土地的家谱》《看不见雪的阴影》和学术著作《沈从文的生命诗学》等。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诗歌数百首,有诗歌入选等近百个重要选本。获《长江丛刊》2016年度诗歌奖。
每日播报(2023年2月2日)
【课程教材】
杨老师目前已经多年在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MBA投资学课程,同时杨老师还被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
《一个投资家的20年》是杨天南老师多年专栏投资文章的合集著作,这本书不仅仅可以作为学校教学课程的教材,我们普通投资者阅读此书也可以从中体会到很多人生智慧。
原文:
这本书将来也可以用作我在大学里讲课的教材,课题应该是“投资与实践”。
多年来追求“知行合一”的理想渐渐露出熹微的光芒。
——源自杨天南《一个投资家的20年》2016.3.31
(个人感悟,如理解有误,以原文为准。)
日本语言学校|| 东京朝日学院
1-建校2016年
2-位于东京都板桥区
3-学费:82万日元(含教材费和保险)
不可半年学费,支持升学可退部分学费
4-学生国籍:90% 以上中国学生
5-宿舍: 学校有自己的宿舍,位于板桥和高田马场,设备齐全,管理完善。设有单人间和双人间,费用3.8-5..5万日元不等
6-定员:150名,规模比较小的优良校
7-优势:完善升学辅导,针对留考和能力考有特别培训;奖学金丰厚,校内设有图书室和美术室。设有长期和短期课程。
按照这个分析,胡同学心细慎密,策划完成了007都做不到的任务!那么此人应该是极度聪明的,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学不会课本而厌学呢?学知识和策划这个失踪自杀相比,简直是太容易了[灵光一闪]
“这就是神童吗”?5年学完初高中课程,9岁参加高考,分数出来后,令所有人笑掉大牙,如今她的现状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神童”名叫张易文,出生在河南商丘的一个小县城,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
要说张易文为啥这么牛,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有一个“智力超群的父亲”张民弢(tāo),他就读与北京大学,5年就完成硕博连读,之后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从小他就被同村的人称为“神童。”
于是他一直坚信,自己的未来的孩子一定比自己棒,成就也只会超过自己。
2007年,张民弢迎来了自己的大女儿张易文,鉴于自己和媳妇都是高学历人才,就想让自己的孩子远胜同龄人。
张民弢又深刻认识自己高级“教育模式”,于是他和妻子从小就严格培养张易文。
3岁张易文就能认识很多汉字,5岁自己的汉字储存量达到4 5千字,张易文的父母每天都是轮流指导她,没有给她丝毫的玩耍时间。
随着时间的增长,张易文每天的时间就只有学习,当同龄孩子都在玩过家家,和父母去游乐园时,张易文却只能在楼上看着。
由于每天父亲定的学习任务越来越多,张易文甚至连记住都没有,就又迎来了新的任务,好不容易到了该上小学了。
张易文高兴的很,她心想终于可以逃离出父母的强势压力下。但张易文没想到,父亲直接剥夺了她在学校上课的权利。
小学开学了,张易文兴高采烈的前去报到,开开心心的上了几天课,也交到了不少好朋友,但一天张易文却被父亲叫到跟前,对她说你这样学效率太低了,跟爸爸在家学吧。
张民弢辞去了工作,和妻子一起开了一家补习班,亲自传授张易文知识。
还给女儿定了一个无比繁重的学习目标,就这样张易文刚轻松了几天,就又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学习。
在张易文的疯狂学习下,拿一天当三天用,但结果也没让父母失望,6岁就学完了小学的内容,又在短短两年学会了中学课本。又一年攻读了高中课本。
张民弢也觉得时机到了,为了将自己的教育成果公之于众,就为年仅九岁的张易文报名了高考。
2016年高考考场外,张民弢带着年仅9岁的张易文来到高考考点,所有人都在注视着张易文,一个瘦瘦小小的孩子,看起来刚过坐公交车买票的年纪,竟然就来参加高考了。
于是所有的采访记者,都一股脑的朝着张易文走来。
由于张易文要先进去考试,记者们都采访张民弢问她女儿这么小就高考?之后张民弢就将张易文9岁学完高中知识的事传了出去,所有人都在惊呼。
但这一年高考,张易文只考了172分,“神童”的身份也被大家熟知,但他们都没怪小易文,都觉得她父亲太拔苗助长了。
张民弢看了外人对她的评论却一点也不在乎,他还是想让张易文再次参加高考,于是就将她进一家高考补习机构,准备再参加高考。
就这样张易文又在强烈的学习压力下,考出了352分的成绩。张民弢虽然不是很满意,但还是能上的大专的,一想到自己培养的“神童”,张民弢还是为了一己私利将孩子送到大学。
10岁考上商丘工学院,张易文也成了一个异类,本来不爱说话的她,再面对比他大将近一轮的同学时,她更交不到朋友。她们都当张易文是一个小妹妹。
“10岁女孩考取大学”的消息很快传遍网络,能交出“神童”的张民弢也顺势推广了自己的补习班,仅仅两天前来报名的人都挤爆了他的办公室。
记者采访他时,他还一脸得意的讲述自己的“神童作品”。就这样张易文自己在大学生活,去食堂打饭时,她永远都是等所有人排队过后在打,因为她根本够不到打饭台。
还有参加各种的社团活动,自己却与这些18岁的哥哥姐姐格格不入,张易文就这样毕业了,
2020年7月,张易文大学毕业了,毕业的时候,她才13岁。
张易文应聘了很多家单位,但没有一家愿意用她,先不说她能力怎么样,就只是年龄单位都不敢用她。
没办法张易文想脱离父亲的计划失败了,只能无奈回到父亲身边,当了一名助教老师。每个工资2000,但扣完这扣完那就剩下1000多了。
张易文也开始变得叛逆,父亲的期待都凌驾在张易文的生活上,让她没有丝毫的喘息,这样的生活张易文也真的不喜欢。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如果当初张易文跳级,慢慢的在学校沉几年肯定又是另外一番场景了。
“孩子能考上好大学”是大部分家长的心愿,但千万要切合实际,“拔苗助长”是万万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