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敢对中国动武!”我们能有这样的底气,离不开一个人的默默付出,他以身许国,隐姓埋名50余年,参加中国全部45次核试验。生命倒计时最后10小时里,他依旧戴着氧气面罩,在各种医疗器械的辅助下吃力工作......
这个人叫林俊德,与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一样,都是“两弹一星”的元勋。
1938年,林俊德出生在泉州市某农村一个农户家庭,此时正值抗日战争,尽管家乡没有受到日寇战火波及,但动荡的环境也使得林家生活过得不如意。
因为当地山多且土地贫瘠,林俊德自小除了帮家里干农活,还要随父亲出海捕鱼、制作鱼干用以补贴家用。
好在父母亲有眼光,勒紧裤腰带将孩子送到学堂读书。林俊德学习非常用功,最终在17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
当时新中国已经建立,发展工业是全国上下的共识,林俊德选择这个专业的目的,是更好的报效国家,殊不知因此与核武结缘。
林俊德在校期间学习成绩极好,即将毕业时数家机关单位抛来橄榄枝。彼时的大学生都是“香饽饽”,绝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进入科研单位做贡献,而林俊德则是选择参军。
因为是大学生士兵,林俊德新兵训练结束后,很快被安排到某个学校进修,所学都是与“核”相关的知识,结业后被派往马兰核试验基地工作,自此与“核”为伴。
彼时,美苏两国极力封锁我国与“核”相关的所有渠道,我国与“核”相关的所有工业、零件、资源都得自行解决。
而国内工业基础薄弱,各项工业数值也没有统一参数标准,上级要求基于现有条件严谨探索、调动各类资源。
林俊德参与的工作,需要用到冲击波参数记录仪。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俊德结合大学时期学到的工业知识,从汽车、钟表等常见的工业器材取材,鬼斧神工般,造出第一台我国自主生产的冲击波参数记录仪。
事后证明,其性能不输于美苏两国的仪器。
当核试爆结束之后,为了更好掌握核武器的相关参数,林俊德不顾试验区还带有大量核辐射,毅然穿着防护服寻找用以测试数据的相关仪器,目的只为帮国家更精确获悉武器数据。
在这片基地,以这种工作状态,林俊德一做就是52年。
这些年,林俊德见证了我国核武器从无到有,从研制成功到可控的奇迹。
2012年5月,74岁的林老因为多年积劳成疾已经行动不便,组织希望他能留在北京治疗,主治医师也劝他,适当放下工作安心养病。
林老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愿意浪费国家资源。他以工作重要为由,执意要求从北京转院到西安某医院,因为他可以在这边治疗边工作。
结果转院第三天,林老便病情恶化昏迷不醒,幸好抢救成功。
这件事惊动中央领导,领导要求他以健康为重。林老答谢中央领导,转头要求老伴将他常用的电脑放在病床上,继续开展工作……
此时林老身体已经非常虚弱,连移动鼠标都显得非常吃力,电脑里的部分内容,还得在老伴的帮助下才能看清。
电脑里都是关于核心技术的文件,以及学生的论文。
对林老而言,这些关乎国防建设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宁愿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也要忙到深夜,身上实在疼得受不了,就让医生给自己打止痛针。
连续带病高强度工作,林老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一天,医生发出了最后通牒:假如再不动手术,很难熬过第二天。
林老的家人、医生、护士求他先做手术,而林老却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准备没时间了,我需要时间……”
在林老生命倒计时最后10小时里,他依旧戴着氧气面罩,在各种医疗器械的辅助下吃力工作,眼睛模糊就问女儿:“我的眼镜在哪里?”
眼镜明明戴着,女儿哭着回答:“戴着呢,戴着呢。”
在场护士见状忍不住哭出声来,老伴实在忍不住了对他说:“医生叫你先休息。”
林老虚弱地说:“不能躺下,躺下就起不来了。”
转头又对女儿说:“C盘,我已经做好了,还有23个学生文件,让他们自己拷走。”
当电脑里的文件全部梳理完毕后,林老用微弱的声音告诉家人:“后事一切从简,死后将我埋在马兰。”
林俊德在核基地一待52年,总共参加45次核试验,为我国的核武建设付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正因为有如林俊德等大量科学家的付出,我国才能发出“没人敢对中国动武!”的底气。
超级计算机,是不是出错了啊?!2月12日,星期天,浙江省杭州市,最高气温23度,小到中雨转中到大雨……再然后,2月13日,星期一,杭州市小雨,最高气温暴跌至8度……这过山车大降温,真是太猛了!有的受啊!
2月11日,星期六,杭州市,小雨转小到中雨,气温9-12度。
2月12日,星期天,杭州市,小到中雨转中到大雨,气温9-23度。
2月13日,星期一,杭州市,小雨,气温3-8度。
2月14日,星期二,杭州市,阴转多云,气温0-8度。
……
真没想到,2月12日,星期天,杭州市,难道真的可以蹿升到23度吗?!
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光线摄影学院曾兰老师#
浙江位居2021年中国计算机学会《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获奖名单榜首
12月3日,中国计算机学会公布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的2021获奖名单。同时,还发布了省一等奖的分数线,以及名额分配方案。浙江以200个省一获奖名额,再次位居榜首。其中新获奖名额是130个,另有70人,在高中阶段已经获过NOIP 提高组一等奖,或入选过集训队。
【牛[赞]#浙理工教授帮国家挽回超27亿损失#】近日,一封来自浙江宁波税务部门的感谢信寄到了@浙江理工大学 ,大家这才知道,该校信息学院计算机系教授沈炜干了件大事:他通过实验判断“姿态稳定控制器”的芯片与说明书上的功能不匹配,为税务机关和警方固定了一宗骗税案的证据,共为国家挽回了27.73亿元的重大损失。此前,沈炜还协助破获过多起银行卡诈骗案件。“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服务社会,我觉得很有意义。”(教育之江)
2022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试名单。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2022年夏令营优秀学员名单
网页链接
省教育考试院发出通知:浙江省2022年上半年全国英语、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取消
【神同步!双胞胎兄弟高考同分上浙大,又高又帅复制粘贴级别的优秀】近日,浙江杭州,两个来自杭州的双胞胎兄弟邓非、张凡以同样的分数被浙江大学录取,哥哥邓非被浙江大学工科试验班录取,弟弟张凡被浙江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录取 。哥哥邓非与弟弟张凡从同一小学到不同高中,经过十二年学习旅程,最终又一起上大学。兄弟俩不但有着相似的梦想,更有着坚定追逐梦想的心,互相帮助共同勉励。学习外,兄弟俩共同发展兴趣爱好,一起参与志愿服务。
各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录取分数线排名。
包括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类,以及各种工科实验班、英才实验班,令人眼花缭乱,同一所大学同一专业不同方向尽在表格中。
以浙江本一批次为例,电子科大计算机专业分3个方向:智能金融与区块链双A联合学位实验班669分,互联网交叉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665分,计算机类659分。
前2个专业主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均授予双学位,学习课程多,难度较大,更适合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和自学能力超强的考生。
同理,哈工大工科实验班(英才本硕博连读)671分,也分3个学习方向:航天领域、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类,也适合兴趣广泛,求知欲和学习能力超强的同学。
#计算机二级#
2021年下半年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将于今日在拱宸桥和杨汛桥两个校区举行。相信报考的同学们都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小编在此提醒大家,在答题时要时刻牢记考场规则:
①考前上交手机等通讯工具
②考试时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座位
③在考试 30 分钟后才准交卷离场,离场不得喧哗
最后祝同学们发挥出正常水平,逢考必过!
文/图:马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