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发布也就短短三个多月,现在美国85%的大学生都是用ChatGPT做作业,普及速度完全超过业内人士的设想。
按照这个趋势,半年后国内学生也会照搬,作业、论文……
软件功能愈发完善后,程序员、教育、新闻、会计、写作…….可能被逐步替代。
马斯克说:“ChatGPT好得过分了,我们离危险且强大的人工智能已经不远了”
据彭博社22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在很大程度上,监管机构其实是支持滴滴上市的。监管机构曾敦促滴滴在进行IPO上市之前确保其数据安全,或者将上市地点转移到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虽然监管机构并没有明确禁止滴滴在美国上市,但相信滴滴肯定能够理解官方的指示。有一位参与会议的人士在被问到滴滴为何没有按照监管机构的建议采取行动时,说了这样一句谚语,“你不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数据安全到底有多重要?或许可以从兴业证券于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找到部分答案。该报告称,当今时代,数据正在逐步取代石油成为新的核心生产要素。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智能手机的兴起和普及,世间的行为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以数字化信息的形式被记录和保存,并且实现联动与共享,再通过对大量数字化信息的处理,即大数据处理,形成对人们行为趋势的认知,或借以判断人们喜好,服务于商业或者非商业用途。
由于数据正逐渐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对生产生活活动,甚至个人思想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如何保护本国(敏感)数据不轻易为他国所用,就显得尤为关键。数据不只是一个商业问题,更具有战略意义。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经济体都是在互联网数字社会“自上而下”构建法制体系来保护和获取数据,看似市场行为,背后实则隐含国家安全考量。

美国可能正在借“反垄断”之名,开始加强对数据的监管。大多数人看美国反垄断,只是从商业的角度去看,参考的是上世纪90年代微软反垄断案,而忽略了互联网平台实际上形成的双重垄断——表面是某一个商业领域的垄断,背后则是对数据的垄断。互联网平台是大数据收集的载体,利用这些数据不仅危害行业本身的市场平等竞争,更重要的是可能造成隐私泄露、影响国家安全等非市场化的问题。
美国或许也正在借“收紧对赴美上市企业监管”来获取更多信息。除了通过反垄断调查,美国自2020年以来也加紧了对赴美国寻求融资企业的审核和管控,需要警惕其将此作为获取财务、营业数据等信息的渠道。2021 年,《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正式生效。该法案对在美国上市公司基本披露义务作了规定,要求向美国证监会披露该公司审计报告、发行者本国(即该公司设立国)政府机构持有的该公司股份比例、公司所聘会计师事务所境外分支机构所在国政府机构是否对公司拥有控制权等信息。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外国发行人,将被迫从美国退市。而根据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报告,截至2020年5月,全球225家因监管障碍而无法进行审计监察的美国上市公司,有213家来自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其余11家来自比利时。换言之,美国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给中国企业(尤其是科创企业)境外融资增加了极大的摩擦成本,并且提升了中概股退市的风险。需要持续关注美国以自己的金融市场优势,来获取数据等关键要素的潜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