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币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支付实现结算所需要保持在中国人民银行存款结算账户(称为“准备金账户”)中的比例。它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人民银行以准备金率来管理和维持支付系统的稳定和流动性。
(二)把人民币准备金率看作是一定程度的货币政策利率,可以减少放贷货币和流通货币。由于高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受到限制,相应地抑制了商业银行的贷款活动,对投资热情也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人民币准备金率是一种衡量货币政策宽松强度的重要指标,一般以基准利率加上准备金率的偏离程度来衡量。在2005年以后,中国的基准利率固定于6.0975%,准备金率也固定,整体货币政策一直保持宽松状态。
(四)2009年以后,中国加大准备金率的灵活适应的力度,允许准备金率在一定的范围内动态调整,以更好地反映经济发展需求。自2014年7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用一种新的制裁措施,即“市场性准备金率”,替代了原有的“基准准备金率”,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五)市场性准备金率是一类流动性调控工具,可以根据市场流动性情况而变化,使央行在货币政策决策中可以更好地应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在2011年9月,人民银行正式实施此政策,开始把金融压力转嫁到商业银行,以此来控制经济需求。
(六)人民币准备金率可以通过调整准备金率大小来改变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目前,准备金率调整范围以0.50个百分点为标准,并有可能根据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形势提前或者延迟调整准备金率大小。简而言之,人民币准备金率是一种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动调整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
1、人民币准备金率上调会给股市带来直接的影响:
(1)由于人民币准备金率的增加,会使银行的投入资本量减少,银行体系贷款量会相应减少,对股市的投资流动性会降低,从而影响到投资者的做市行为,给股市带来负面的影响。
(2)因为人民币准备金率增加会影响银行体系贷款量,而银行体系是股市重要的融资渠道,如果贷款量减少,股市融资成本会增加,对参与股市投资的投资者来说,这将使他们的投资行为更加保守,从而也降低了股市的投资活动。
2、人民币准备金率上调会产生间接的影响:
(1)因为准备金率上调会增加银行体系的资本金负担,这将使银行从业者必须放慢发展步伐,不能过度放贷,从而使大量的投资延期或艰难实施,影响经济稳定。
(2)由于人民币准备金率上调,将打击实体经济发展,进而影响到股市。经济运行不稳定会直接影响到股市,投资者会谨慎行事,这将削弱股市的市场信心,也“上调”股市的热情,也就是流动性就会减少。
3、除了上述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外,人民币准备金率上调对股市的影响还有:
(1)短期内,如果人民币准备金率大幅度上调,银行体系贷款量会降低,而贷款量是股市融资的重要来源,大量的股市投资者将不得不把资金从股市撤出,从而直接影响到股市的流动性,进而反过来影响到股市的价格。
(2)准备金率上调对经济发展也会有一定影响,由于贷款量减少,公司的融资成本会增加,利润空间也会缩小,这将使股市投资者担忧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将使股价受到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