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请问武汉参加中考,要交报名费吗?如果交费用多少?
答:
目前中考收费标准依据《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调整我省部分教育考试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鄂价费规【2013】215号)规定,从2014年起,按照每生90元执行,含文化课考试、体育中考和实践操作。根据市教育局经费分解要求,其中11元用于体育中考,14元用于理化生实验技能操作考试,65元用于文化课考试。
我14年还花了11000呢,坐标昆明,报名费就是7500,加上其他开支,考试还都是一次性过。
康先生聊生活想不到现在就连驾校也开始内卷了,承诺一费制,包拿证,免费接送,矿泉水免费喝,报名成功还送夏凉被,C1驾照才2500元。
开学啦
今天是西安学生开学第一天
现在养小孩费钱啊!
说的不要报名费,不要书费。其他的费用算起来还不少,每月基本得一千元.
这次,交了580元的餐费,午餐+晚餐
136元的练习册费用,自行购买的
还有延时费,社团费…养个孩子烧钱。
外面再报个兴趣班,英语班,全算下来,一年也得两三万,还不算吃喝玩乐的费用。
同卿共进,与君共勉
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 ,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孩童时光,接受了现状的少年心酸,抗争了奋斗的青春三年,颓废了自卑的大学青春。
出生在88年的贵州山村里,在我的记忆里,没有出现“妈妈”这个词,依稀记得好像是从小学四五年级听周围的人说母亲在我一岁多的时候因病去世。
家里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十岁以前,我也是调皮捣蛋的小屁孩,唯一与众不同的事我哭的时候只会叫爸爸,或者姐姐,其他小朋友哭都是叫妈妈。
十岁多一点,随着哥哥姐姐开始外出打工,我清晰的认识到我家的与众不同,渐渐的,我不在调皮捣蛋,变得沉默寡言。做饭,喂猪,砍柴,做家务,没有我不会的,那时候家种烤烟,遇到打烤烟的时候,早上六点随父亲一起上山打烤烟,七点半前将烤烟背回家,洗脸然后匆匆忙忙去上学,中午回家匆忙弄点吃的后,还要绑一个半小时的烤烟,掐着点到学校,晚上放学回来后,首先上山背一回烤烟回家,做饭吃了后将当天打回家的烤烟全部绑好送入烤房才能休息。生活虽然辛苦,父亲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从来没有亏待过我,别人有的,父亲尽量满足我。记忆中,每当开学报名之前,都会有寨上的人问父亲借钱给孩子报名,父亲好像总能未雨绸缪的为我准备好学费,同样,父亲种的庄家在当时也是算好的,加上农闲时季,父亲会与周围的人制作青砖出售。
转眼间初中毕业了,看着父亲如此辛苦,我一度想放弃读书,外出打工减轻父亲的负担。高中开日子越来越近,身边的小伙伴都陆陆续续去县城上高中了,自己当时有一个暗恋的女生也去读高中了,如果自己就这样放弃,这辈子可能不在有交集了,于是鼓足勇气和父亲说自己还是继续读书,父亲没有说什么,只是把早已经准备好的报名费交到了我手上。这就是我的父亲,不善言辞,总是在背后默默的为我准备好一切,从不逼我做什么,自己的人生自己做决定。
高中的时光总是美好的,我深知读书的机会不容易,我全身心投入学习,高一由学校的三百多名直接考入前二十名,但是由于语文英语底子差,很难提升,特别是英文,让我止步不前,总成绩维持在全年级二十名左右,数理化长期保持第一二名。学习之余,每当放假回家,我都会努力多帮忙父亲干活,度过了充实的两年半。
高三下学期,我清晰的记得那天是星期日,我和往常一样,吃了晚饭后踩着点到学校上晚自习(喜欢独处),就在快要上课的时候,堂妹哭着跑到我教室门口叫我,说父亲摔了,让我快到县医院去,我当时什么也没有想,跑到县医院门口的时候,父亲还没有送到,焦急等待中终于等来了父亲,可是父亲却没有了意识,二哥已经哭成泪人,我强忍着泪水,请求医生抢救我的父亲,在医生抢救一个小时左右后,终因伤势过重,父亲走了,此刻我再也控制不住,号啕大哭,直到泪水哭干,人已经无法站立,此刻成了我人生中最无助的时候。
由于是突发情况,父亲走的突然,在寨上叔子伯伯的安排下,父亲七天后下葬,在这七天的时间里,我没有睡一觉,想尽量的多陪陪父亲,哭到最后已经没有眼泪。
父亲后事安排好后,我回到了学校,得了一场罕见的感冒,吃任何药都无济于事,周围的同学轮流照看我,一个多月后才逐渐好转,在这期间,我结识了高中最好的几个兄弟姐妹。
生活纵然给你万般苦难,我仍需从容面对,还有一个多月就要高考了,父亲千辛万苦送我读书,我不能放弃,接下来一个月,努力备考,最终考上了不错的大学。
大学四年,没有多少美好的回忆,就是在勤工俭学和图书馆内度过,课外活动最多的就是晚上一个人去篮球场投球,不花钱,不用与人接触。大学四年一晃而过,快毕业的时候,身上不足一千块钱,为了养活自己,必须尽快将工作确定下来,由于专业不是特别理想,短时间内无法找到适合的工作,没有办法去了甘肃嘉峪关的国企里面工作,虽然这份工作不是我喜欢的,也与我的专业无关,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但是我还是很感激这份工作,他让我度过了最危机的时刻,一年后,我带着赞下的两万多元辞职回到了老家。
回老家后,着手准备考公,次年公务员、事业单位、金融行业考试通通上岸,考虑到自己的专业、处境和性格,最终选择进入金融行业。
2014年在乡镇与妻子相识,2015年调入县城在小县城买房结婚,2016年买了第一辆代步车,2018年儿子出生,同年妻子从乡镇遴选到县城上班,目前一家人生活工作在小县城,虽然工作诸多不易但一切向好,惋惜的是父亲辛劳一辈子,直到走都没有能好好享受生活(父亲是一个有着7年军龄的共产党员)。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抽空思绪,回首往事,砥砺前行,终究阳光明媚。
主流相声界风云再起——近日马腾翔爆料:2014年自己为上央视相声大赛上下打点共花费9万多……
那一届全国电视相声大赛:苗阜、王声凭《满腹经纶》获得金奖,马腾翔、李小龙的《百家讲坛》获得铜奖,演员奖五佳归属于苗阜、李丁、逗笑、陈印泉和马腾翔。
这9万多不知花在哪里了?试想一下,不可能报名费这么贵,那这上下打点了哪些人?其他人有没有花钱打点?他们花了多少钱?
这个马腾翔倒是什么都敢说,就是不知道他有没有真凭实据,还是信口雌黄?
相声界这潭水好深好深,很浑很浑……而且鱼龙混杂,虾蟹成群!
回顾本人的一建考试经历全是教训,没有经验可言,总结就是一把辛酸泪。在13年刚刚满足报考二建工作年限时,我就报考并通过了市政二建的考试,而且当年市政实务考了98分,算是高分通过。这就给了我一个错觉,建造师考试不过如此,so easy!
很快我就被现实狠狠打脸,而且是反复蹂躏。14年我想再接再厉,顺势拿下一建,考前半年就买下了书本,决心一鼓作气考过一建 。但是忙碌的工作使我看书时间很少,二建通过的过于容易又让我产生了轻视考试的心理,当年考试结果可想而知,除了有一定基础的法规和管理通过考试,经济和实务都是大比分落败。第二年本想重整旗鼓继续拼下剩余两门考试,但是工作愈发忙碌,临近考试的时候工地还在赶工期,最终考试为工作让路,放弃了当年的考试,白白浪费报名费。接下来几年都是如此,几乎年年都报名又没时间去看书,最终成绩不理想或者压根没去考试。一直到18年,在工地打拼了多年之后到了成家的年纪,那年辞去工作回老家完婚,前后有了两个多月的空闲时间。当年参加了一建四门考试,公共课都顺利通过,只有实务仍然以6分只差落败。结婚之后工作和家庭的事让我更加忙碌,19年几乎没有看书。那年的试卷似乎不难,成绩出来是95分[流泪],这个差一分的成绩是我永远的痛,在此之后的几年一直都在施工一线,工作几乎没有办法停下来,一建考试也永远只存在计划中。
很多朋友看到我的讲述后可能会说,时间挤一挤都会有的,说自己没时间看书的都是借口。但是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如果你一直在施工一线,一边要安排施工现场的人材机一边要对接上面的业主监理设计,其实工作压力比较大而且工作量也是很繁重的,看书学习的时间很少而且很难专心去学,即便勉强抽时间去看书但是学习效率也很差。当然学习能力强的天才型选手也有短时间看书学习就能通过的案例,大企业的办公室脱产人员也会有充裕时间看书可以通过。但是大部分像我这种一直在一线的施工人员来说,通过一建考试真的不容易。
最后总结一下,希望准备报考一建的同学吸取我的教训,一、既然准备报考了就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要有轻视考试的心理;二、一定要趁年轻及早报考,年龄越大工作和家庭会越让你无法分身学习;三、在某一个阶段,工作和考试必须有所取舍,越早选择考试所付出的成本越低。 加油吧!
上海有钱人最多的贵族学校月薪10万都不敢上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是上海一所“有钱人最多的”国际学校,名字叫上海惠灵顿国际学校,位于浦东前滩。
惠灵顿国际学校又叫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自2014年8月开始招收年龄为3至18岁的学生,现有1500余名在校生。虽然名义上只招收“外籍学生”,但学校里面有非常多中国小孩的面孔。
这所学校的收费非常高,光校车费用一年就要3万左右。这里说下学费,幼儿园每学年17万元,一、二年级220800元,三至六年级223200元,七至九年级244000元,十至十一年级259000元,并额外收取报名费2000元。
保底计算,上这所学校,每年至少需要准备30万,差不多上海一个高级程序员的年薪。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所学校的一些照片,其中一个白衬衣女孩看似打扮普通,但她穿着的是LV最新款白衬衣、Air Jordan&Nike最新款运动鞋。
海 南 行(六)
12月13日,我和发小参加了一个三天两晚游,报名费50元。
第一天,我们从椰子大观园出发,前往冯小刚2014年贺岁喜剧《私人订制》外景拍摄地-蜈支洲岛,去了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亲临“非诚勿扰2”拍摄地。
第二天,参观亚洲规模最大的亚龙湾国际玫瑰谷 ,游览5A级景区-南山文化旅游区,拜谒临波于南海之上的108米的观音圣像。前往国家4A级景区热带海滨公园-天涯海角风景区,晚餐赠送海鲜大餐。
第三天以购物为主,前往国际跨境免税店,参观海洋科技生活馆,游览丝绸店。最后了参观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海南风水宝地东方文化苑,在这里踩鳌头,为全家祈福许愿,保佑平安。在大师的指导下,在西方位置绑定了红色祈福条。
跟车导游是一位1974年属虎的离异女士,上海人。头两天,她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讲积德行善,讲和气宽容,很有正能量。谁料第三天从国际跨境免税店出来,因为绝大多数人没买东西,她便凶相毕露,冷嘲热讽,引起了大家的厌恶。分别时,她意识到自己错了,给大家道了歉,大家也就原谅了她。
同行中有几位淄博的山东老乡,在文昌买了房,带着两个孩子出来旅游。其中一个孩不知为什么,在我下车时,他过来牵着我的手,说爷爷,让我扶着你下车,后来又扶着我上车。小小年纪如此懂事,敬老有爱心,让我非常感动。祝福宝宝快快乐乐,健康成长。
行善自有天知,积德无须人见。
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善而不居,能得心安。
善无大小,贵在可为。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格局决定出路,眼界决定高度!短暂的投机盈利,不如长期的价值投资!
2008年,蓝月亮已经连续亏损多年,眼看可以盈利了,总裁罗秋平正准备庆祝一下。这时,张磊突然严厉的说:“如果你不让蓝月亮继续亏损,我立马撤资!”
罗秋平被张磊突如其来的怒火弄得有点懵:盈利不好吗?为什么要继续亏损?但张磊是主动找上门来的投资人,而且一出手就是4500万美元,面对投资人,罗秋平只能强忍。
张磊是谁?怎么会有这么多钱?他既不是富二代。
1990年,张磊成为河南省文科状元,他的中学校友施一公一直是他的榜样。
他的出身很普通,1972年,张磊出生于河南驻马店。他的父母是普通工薪阶层。
张磊报考人民大学金融专业,但是家里负担不起那么多报名费。张磊就趁着暑假,在火车站卖水卖泡面,终于赚到了900元。这也是父母种地几年的收入。
2005年,张磊从耶鲁大学毕业。他带着大卫·斯文森投资的2000万耶鲁捐赠基金回国创办了高瓴资本。
当他回到中国时,他发现他的许多习惯被迫改变。住在美国时,他总是用洗衣液洗衣服。但回国后,很多超市只有洗衣粉和肥皂。
从此,张磊开始寻找品牌实体。有一次他去超市购物,在超市的货架上看到洗衣粉、肥皂等日用品,基本上都是宝洁和联合利华。他对此并不感到意外,而是被诺大的超市里没有洗衣液这件事深深地思考着。
理论上,按照国内的消费水平,洗衣液应该是存在的。张磊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发现当时国内品牌还没有这个意识,而宝洁和联合利华觉得当时中国的消费水平还不能接受洗衣液。
他们认为,当时中国人均收入不足5000美元,因此判断中国市场不具备,也选择性忽略洗衣液。毕竟肥皂和洗衣粉是当时最赚钱最受欢迎的产品。
有了目标的张磊,开始寻找国内有代表性的日化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选择和研究,他坚定了“守正用奇”的理念,选择了一家从未涉足洗衣液行业的老品牌公司——蓝月亮。
之后,张磊找到罗秋平,开门见山地说:高瓴资本可以投资蓝月亮4500万美元。但是,蓝月亮得先放弃赚钱。想要打败宝洁和联合利华,就必须转型,专注洗衣液,快速占领国内市场。
罗秋平无法理解张磊让他生产洗衣液,但又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把握,于是同意和张磊赌一把。
罗秋平拿着张磊投资的4500万元果断建立全新的洗衣液生产线。洗衣液上市后,推广效果不如预期。罗秋平要求加大洗衣粉的推广力度,蓝月亮可以马上扭亏为盈。
张磊知道后很生气,严厉地对他说:中国有很多比蓝月亮更好的企业。你总想通过洗衣粉把蓝月亮变成盈利的,要是这样,我马上撤资。面对大金主,罗秋平只能忍着疑惑,继续听下去”。
张磊对罗秋平说,“你必须摆脱无用的产品线,专注于制造洗衣液。这在短期内会造成亏损,但从长期来看,会是盈利的。”
事实证明,张磊的眼光是对的,损失只是短期的。到2014年,蓝月亮公司的利润已经是原来的十几倍。而且洗衣液、洗手液、洁厕灵的市场份额在国内排名第一,高于宝洁、联合利华、强生等跨国竞争对手的总和。
蓝月亮也随着洗衣液市场的爆发而崛起,随后于2020年上市,开盘市值880亿港元。张磊当年4500万美元的投资,给他带来了20多倍的回报率!
这么一看,张磊这人厉害吧?然而蓝月亮在张磊的投资经历中甚至排不进前五,除了蓝月亮之外,张磊还投资了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福耀、格力、蔚来汽车等国内各行业的龙头型企业。
张磊凭什么可以这么成功,他到底掌握了什么样的智慧,才能让他在商业上如此一马平川,这些他都写进了这本名叫《价值》的著作里,在他看来,投资投的就是价值。
张磊说:“ 好像我从事投资15年,投了800多家企业,都是为了写这本书。 ”可见这本书凝聚了他半生的财富智慧。
张磊在《价值》这本书里还讲到了自己从0到建立5000亿高瓴帝国的创富经历,10多个经典的投资案例,以及7大高瓴投资公式等,告诉我们如何通过价值投资赚钱。
正如张磊所说,把时间和信念,投入能够长期产生价值的事情中,尽力学习最有效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或许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深奥,细品之后却又耐人寻味。
格局决定出路,眼界决定高度!短暂的投机盈利,不如长期的价值投资!
《价值》是真正写给大众的书,里面没有心灵鸡汤,句句干货,张磊用自己最经典的10个投资案例,手把手教给大家价值投资的6大原则和3大哲学思维,让大家彻底看懂价值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
在这本书中,有着张磊成功的经验,也有着他的见识和眼界,更重要的是,我们只有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才能够获得巨量的财富。
《价值》出版后,受到了董明珠、马化腾、曹德旺、王卫、冯仑等50位企业大佬的鼎力推荐,可见该书的价值之高。
如果你想要获得财富,那么就要看看这本书,从这本书中得到投资的智慧,让自己懂得如何投资自己,如果获得人生的逆袭。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图片下方“看一看”即可入手。
张磊价值对投资的思考
#天津头条#考研辅导网红张雪峰离开北京——刷爆头条?
一、张老师何许人也?
张雪峰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标准的东北人,郑州大学毕业,网红考研辅导老师。因他讲课幽默风趣,包袱不断而走红网络。被称为被考研耽误的相声演员。
二、一战成名
张雪峰老师最初并不是很火,就是普通的考研机构的老师一样,到处演讲招生,经过个人的努力,充分的准备,长期的积累,将国内考研学校从招生,专业,就业,研究内容,研究明白,吃透,并用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说出来,瞬间一战成名。这里可能他本身有些东北人天生的幽默细胞,更多的是知识的储备,长期的积累。张老师2016年6月《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的视频上传以后,瞬间爆火,许多80后90后都看过这个视频,整个视频都是考研介绍,且没有任何的差错,给即将考研和想考研的学生们提供了参考,毕竟每年都有考的好不如报的好的情况出现。
有些学生并不清楚自己要考什么学校,想考什么专业,以后研究什么,就业怎么样,未来有没有前途,好多同学都是头脑一热,别人考我也考,其实根本没有仔细分析。我上大学时没有考研,早早找工作,当时班级好多人报名考研,许多交了报名费,买了资料最后也没学,草率找了工作,其实学习是改变命运的最小投入。现在大学生太多了,竞争激烈,越来越多岗位,待遇好的,都要研究生学历了,考研也是一条提升工作岗位,待遇,工作环境的机会。而且张老师讲解个人风格突出,诙谐幽默,讲的又搞笑,又专业,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单口相声,被大家成为被考研耽误的相声演员。
虽然我没有考研,但是我认为张老师的讲解还是很有帮助的,专业人干专业事,他们通过长期的积累,有充足的考研指导经验,尽管不涉及专业学习,但是给学生们指明了考研的学习方向,可以理智避开垃圾专业的陷阱,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毕竟所选的专业影响你的一生,应了那句话,“考得好不如报的好”。
三、瞬间爆火,突遭批评
凭借突出的个人魅力,张老师很快便成为了一位考研网红老师,赶上短视频,网络直播兴起,张雪峰很快成为一名网络红人,登上国内一些知名的电视节目,上《火星情报局》,上各种综艺,一时流量暴增。有时就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不管是节目效果还是个人口误,或者就是当时的一种解说,表达,或许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很快传遍全网。在一期《快乐大本营》中,张学峰关于企业“五险一金”和“加班”话题的看法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又被知名媒体点名批评,或许张老师也觉得言论有些不当,加上互联网红利更新快,个人工作转型,慢慢的,关于张老师的消息并不那么多了,外界猜测是经过这事以后,张老师更低调了。
四、生活继续,有所期待
后来张老师一直在北京继续工作,从事业角度分析还是挺成功的,突然这两天一条张老师自己发的头条圈,刷爆头条:
张雪峰离开打拼14年的北京,南下苏州安家,让众人唏嘘不已,从网上的内容介绍,打拼了14年居然还没有混上北京户口,那说明在北京能落户对于普通毕业生来说更难了。从个人职业生涯分析,我觉得张雪峰还是比较成功了,肯定是房,车,钱这些年也都挣了一些,肯定远超普通工薪家庭,毕竟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或许张雪峰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家庭,苏州又是发达地区,紧靠上海,发展机会也很多,这或许是其本人综合考虑的结果,我们更多的还是祝福张雪峰老师,愿他事业越来越好。
以后可能会有更多的考研辅导老师出现,可能会有比张雪峰更红的人,只要给学生能提供专业的辅导,积极的鼓励,正确的指引,都是好老师,愿考研的学子都能前程似锦,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