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实力的家长都在为孩子早早规划。朋友有两个儿子,老大已留学归来,学业有成,在上海有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老二还在上小学,马上也快升初中了。苏州园区的学区房早就准备好了,上园区最好的初中妥妥的。朋友还要为老二规划,特地到上海找咨询公司,准备为孩子将来学业和发展做个长久的规划。我大为不解,现在的家长都要这么操心吗?
#苏州头条# #生产队里"吃刚牛“#
在生产队里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聚餐,就是“吃刚牛“。
苏州农村都是水田,在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里的水牛作用可大了,大部分用来犁地,耙地,车水。
有些牛病了,兽医看了也认为治不好,就会向生产队建议把牛杀了。一头牛是生产队的主要财富,杀了牛意味着财富的巨大损失。虽然社员们很心痛这头起早贪玩干活的老牛,但为了避免损失,也会下狠手杀牛卖肉。
杀完牛生产队会计会按照全队的户数分成几十份,然后用"摸彩“的方式把牛肉公平的分配。一些好的腿肉与肋条肉第二天早晨派人拿到街上去卖。余下的牛头,牛尾,牛蹄子,还有牛下水等先把他们切成大块,放在生产队里煮猪食的大锅里煮。煮完以后再把它切成小块,这种肉称为“小肉”。生产队也会把一部分的"小肉“拿到街上去卖,留下一部分“小肉"就由生产队的土厨师,垒起土灶,又是炒,又是爆,又是炖,每个品种搞几大盆。然后召集全生产队的社员,男女老少,干活的没干活的,统统到生产队的公场上,自己搬着凳子,拿着碗筷,摆上十几桌;同时还要邀请大队领导及要好生产队的一些队长一起来聚餐。
这种聚餐,就是苏州人民公社时期有名的"吃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