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把尺子测量上市公司价值】2月9日,金三江2022年年报出炉,标志着年报披露大戏正式展开。受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多数上市公司2022年净利润很难“涨势如虹”了。1月底就有数据显示,2588家上市公司披露预告,预喜率仅48%。如何看待这一普遍性问题?笔者认为,除了拿盈利能力这把尺子来衡量上市公司价值,还应当加上另一把更精准的尺子——自由现金流量。
实际上,在计算净利润的过程中,从收入确认开始,就存在非常多的会计估计与判断,如收入实现了吗?合同履约业务怎么分解?另外,合并范围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折旧和摊销、公允值计量、开发及利息支出的资本化等,都会极大影响净利润的数值。所以,分析上市公司财报,不应仅看净利润数值,还要看利润的质量。需要考量上市公司利润的可持续性与可预测性,辨析利润的“含金量”。从这个角度出发,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对其价值起着决定的作用。企业有了净利润,未必有自由现金流量。没有创造自由现金流量的增长可能是伪增长。详情:网页链接
#2月财经新势力#眼下疫情结束后,春季招聘很红火。在这里提醒一下去应聘求职的会计、财务朋友,如果同时遇到以下1及其他2种以上情况的企业,建议面试前多留点心,多问一些个人求职正常关心的问题:
1、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工商登记中查询不到。在公司职场的图片、高层的面试者、公司对外媒介获知的公司老大,在公司的工商登记中查询不到,其既不是公司股东,也不是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监事、财务负责人中的任何一位。
2、公司实际经营范围是轻资产或贸易类。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某种或多种服务或劳务,大宗贸易等。
3、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注册的很多,注册的时间都不长,比如不超过2年或3年,也未见有注销记录。
4、通过某些查查询后,系统提示的风险很多,同时涉及诸多诉讼。有一个或多个经营主体有工商登记异常提示。
5、公司的涉及的诉讼,有多个劳动仲裁、有多笔经济纠纷。甚至,挂名的法定代表人有限高的信息。
6、通过查询后,公司经常跨区、跨市变更注册地址。
以上6点,应聘人员都会对目标公司通过一些APP进行查询到,这可能是我们入职前从外部获得的最真实的公司的信息了,通过查询后会对应聘的目标公司有一定的了解,个人会对这个公司做一个大体的判断,而不是只凭招聘信息提及的薪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