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充电桩行业趋势分析

充电桩视界: 工信部等八部门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充换电服务体系保障有力。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

充电桩视界:

工信部等八部门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充换电服务体系保障有力。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形成一批典型的综合能源服务示范站。

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必备的配套基础设施

目前我国私人充电桩仍占主导地位。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521.0万台,2021年同期为261.7万台,同比增加99.1%。其中公共充电桩179.7万台,较2021年增加65.1万台,同比增长56.7%。随车私人配建充电桩341.2万台,较2021年增长194.2万台,同比增长132.1%。

从地域来看,东部、南部地区整体充电设施建设发展更快;从城市级别来看,一二线城市充电设施建设发展速度更快。

预计到2026年底,我国充电桩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870亿元,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37.8%。

充电桩产业链

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资料显示,充电桩上游是设备元器件制造环节,行业竞争充分;中游为充电桩制造和运营,运营商格局集中且清晰;下游为整车厂和充电方案解决商。

上游:充电设备元器件

上游主要是充电设备元器件供应商,包括充电模块、功率器件;接触器、变压器;连接器和电池维护设备等。

其中,充电模块是充电桩核心模块,成本占比约50%,该环节代表厂商包括绿能慧充、盛弘股份、科士达等。

主要连接产品多为标准化电气产品,差异较小,企业之间同质化较高,毛利率相对较低。触器、继电器和连接器环节主要厂商包括群英、永贵电器、中航光电等;断路器环节代表厂商包括良信电器、北元电器等。

配电设备主要厂商包括华瑞易能、西门子、许继电气、恒凯电力、威腾等。

有源滤波设备主要参与企业有科陆电子、盛弘股份和思源电气等;计费监控设备厂商有许继电气、炬华科技和英可瑞等。

管理设备包括LED显示屏和管理辅助设备,主要参与厂商包括洲明科技、艾比森和思源电气等。

中游:充电桩设备制造和运营

充电桩中游主要包括充电桩整合制造和运营。

充电桩整合制造主要包括充电和配电设备,参与厂商包括国有企业、车企和专业制造商。

随着充电桩需求放量+直流桩ASP提升+出海加速,部分充电桩设备制造企业有望率先受益,主要包括公牛集团、沃尔核材、盛弘股份、绿能慧充、道通科技、炬华科技、国电南瑞和盛弘电气等厂商。

充电桩整合制造和运营存在业务重合部分,很多主流充电桩企业采取“生产+运营”一体化模式,运营企业包括电网企业和充电桩厂商。

从市场格局来看,头部充电运营企业在具体的公共充电基础细分设施中仍然具有较高市场占头部充电运营企业在具体的公共充电基础细分设施中仍然具有较高市场占比,top5运营企业在各细分领域的累计市场占比均超过65%。

公共充电设施运营商头部效应逐渐凸显,截至2022年12月,公共充电桩运营企业中,top5的运营商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69.8%,top10的份额占比达到了86.3%。

其中排在前两位的运营商企业分别为特来电与星星充电,分别拥有公共充电桩36.28万座、34.27万座,市场份额占比达到20.19%与19.07%。

该环节头部玩家还包括云快充、国家电网、小桔充电、蔚景云、深圳车电网、南方电网、万城万充和汇充电等。

随着充电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预计2023年公共充电设施运营商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扩大。

而单桩利用率有望进一步加大,有望显著提升运营商的盈利能力、降低投资回收期。

TOP10运营商市场份额占比:

南方电网排在第八名,运营充电桩数量约6.1万台。将数字电网建设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应用于充电服务领域,在广东已实现所辖1123个乡镇公共充电桩全覆盖。广西、海南今年将实现乡镇充电桩全覆盖,云南、贵州预计实现70%覆盖;深圳车电网排在第七,运营充电桩数量约6.9万台。构建的智慧充电云,以充电运营为核心,打造全国新能源车桩开放式互联运营网络,实现“车+桩+网”的协同发展。

蔚景云排在第六名,运营充电桩数量约7.3万台。企业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技术为驱动,以运营为突破,立志搭建未来汽车的第一入口,以广州为据点逐步向全国推广扩展;小桔充电排在第五,运营充电桩数量约9.4万台。是滴滴旗下数智华充电运营商,覆盖城市超过110座,合作主机厂20家,合作商户超过1800家。致力于为电车车主打造便捷、可靠、快速、安全的充电服务体验。推动布局绿色城市新基建、助力能源数字化转型,实现碳中和。

国家电网排在第四名,运营充电桩数量约19.6万台。正加快建设充电桩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充换电技术创新,提升充电桩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e充电”是国网电动汽车为用户精心打造的车生活生态服务智能平台,集合了覆盖全国的充电网络,为广大新能源车主提供智能找桩、行程规划、评论互动等服务;云快充排在榜单第三名,运营充电桩数量约25.9万台。是国内领先的充电物联网与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服务商,业务覆盖370多座城市,不仅是理想汽车、高合汽车等企业的全国充电地图优质终端接入方,也是零跑汽车首款全球战略车型零跑C01/C11权益电卡项目的独家合作伙伴。

星星充电排在第二名,运营充电桩数量约34.3万台。总部位于江苏常州,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研发制造,平台兼容全部国标车型。是全球58家知名车企的战略合作伙伴,其中不仅包括梅赛德斯奔驰、保时捷、大众等国际品牌,还包括比亚迪、北汽等国内车企;特来电排在第一名,运营充电桩数量约36.3万台。是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制造商和充电网运营商,主要从事充电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充电网的建设与运营,为用户提供充电系统解决方案及充电网运营服务,覆盖350座城市,累计总充电量超过174亿度。

高压快充大势所趋

自从保时捷在2019年发布800V高压快充车型Taycan之后,多家车企相继布局了800V高压快充技术。

纯电市场行业端来看,2022年成为800V高压快充走向应用的元年。2022年底到2023年是普通400V慢充转向800V超高压快充产业化落地的起点。

预计到2025年高压快充车型销量有望超过500万辆,在新能源乘用车中渗透率达到34%。

800V受益板块单车价值量与产业链代表厂商:

目前,小鹏、广汽埃安、比亚迪、长城沙龙、吉利极氪、理想、北汽极狐、零跑等都已布局快充技术。吉利、金康(华为)以及理想、蔚来等预计将于2023年推出对应技术路线车型。

资料来源及致谢

充电联盟
行行查
乐晴智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98178/
1
上一篇瀚海观察:一央企要求全员背诵董事长“金句”
下一篇 个体工商执照办理(个体工商执照)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