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简介】《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部细则性法律,旨在规范居民委员会的建立、活动和职能范围,以及居民参与居民委员会管理活动的权利和义务等。
【一、居民委员会的介绍】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定义居民委员会是位于一个或多个街道的同一小区内,成员人数不少于15人的公民自治社区组织,其主要职能是推动社区公共事务的发展、促进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促进社区公民自治活动的形成,以及有助于其他社会服务的提供、社区环境的维护和社会文化的创新。
【二、居民委员会的结构】
居民委员会的结构包括:理事会、管理委员会、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
理事会是居民委员会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居民委员会多届理事会议员组成。管理委员会由理事会任命,主要负责日常管理活动,还负责对其他委员会、专业事务管理组织和社区管理服务机构进行指导和监督。办事处是居民委员会的运行机构,负责宣传、解答、检查、奖励社区居民的活动,以及按照理事会和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做出实施方案并进行反馈。社区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宣传推广、服务落实以及社区活动的筹备与实施,其中包括居委的活动、协调各方的矛盾以及为居民提供咨询执行服务等工作。
【三、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内三年,每年都要举行选举,以更新理事会成员及社区工作人员,并由民选的理事会现任应当建立一种制度来选出可以履行职责的社区工作人员及管理委员会成员,以实行居民自治。此外,居民还可在定期公开讨论社区事务的居民大会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向理事会发起提案。
【四、居民委员会的职能】
居民委员会的职能包括:
(1)响应,实施和维护政府法规、地方政府政策,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2)提供有效的政策咨询、政策建议,参与地方政府的决策和落实工作;
(3)协助政府社会服务、改善安全保障和社会管理;
(4)维护居民的社会权益,参与街道社会服务工作;
(5)提升社区环境和文化,支持社区关系的维系;
(6)参与社会救助、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发展;
(7)发起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活动、突出社区特色文化及宣传地方政策。
【五、居民委员会法律职能及权利】
居民委员会受到《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保护,具有下列法定职能及权利:
(1)活跃应当参与政府、社会服务机构和其他有关的组织的活动;
(2)可以要求政府和其他有关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什么是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种特殊的组织管理形式,它依靠居民拓展社会资源,积极支持各种社区活动,促进内部鹭港,统筹协调营建、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
(2)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组织原则
1、以民主协商原则为基础,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共同结论;
2、立足于镇、乡社区特征,将政府行政职责合理分配和分工;
3、把社会服务等重点任务放到公共服务体系中,确定有效实施机制;
4、把有经济效益的社区事业、活动优先放到居民委员会的议事范围内得以实施;
5、明确居民委员会自身的组织机构构成及权限范围,落实民主集中制的运行机制;
6、建立社会事务第一责任人的制度,统一社会事务的管理;
7、建立决策机制,完善内部民主机制;
8、完善社会事务登记管理机制,提高行政效能。
(3)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功能
1、建立社区鹭港: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旨在建立鹭港的社区,促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及理解;
2、积极发展社会: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改善当前社会发展状况为宗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3、拓展社区资源: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创新性地将社会层面的活动转化为社区活动,有效地激发社区潜能,促进社区资源的开发;
4、创新社会公共服务: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充分发挥社区活力的同时,可以构建全新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改变社会结构;
5、振兴基层政治: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可以增强公民以自己合法形式行使权利的积极性,激发居民的参与意识,改进基层制度,实现政治民主的贯彻。
(4)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
1、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居民委员会组织管理职责安排,搭建居民委员会与政府组织之间的良好沟通桥梁,及时综合协调委员会工作需求;
2、深化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居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正式法规制度,加强团体管理制度,重视居民参与度和社区服务制度;
3、加强常态化服务:逐步深化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常态化服务细化对象,常态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
4、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情况的公开,依法查处违规行为,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5、提升能力建设:加强居民委员会组织正式法规制度的建设,包括能力建设及项目筹措,提升居民委员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