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Bee资讯:
PayPal(PYPL)
1.财报前瞻|反弹幅度落后于同行Q4财报能否助力PayPal(PYPL.US)实现弯道超车?(和讯网)2023-02-06
钛媒体APP:
北京时间2月2日早间,美股周三收高,科技股领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并重申高度关注通胀风险。截至收盘,道指涨0.02%,报34092.96点;纳指涨2.00%,报11816.32点;标普500指数涨1.05%,报4119.21点。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多数收涨,苹果涨0.79%,微软涨 1.99%,将在未来几周内在必应中加入ChatGPT工具,谷歌涨 1.56%,亚马逊涨 1.96%,特斯拉涨 4.73%,计划在2月和3月将上海工厂的平均每周产能提升至近2万辆汽车,Meta涨 2.79%,AMD暴涨12.63%,22Q4营收同比增16%,2022全年收入增长44%创历史新高,预计23Q1营收同比降约10%,为2019年来首次季度下滑,但指引区间高端高于市场预期,英特尔涨2.87%,削减了包括CEO在内的管理人员和高层领导的薪酬,Paypal涨1.74%,公司备忘录显示,确认裁减约2000名全职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7%;中概股多数收涨,台积电涨 2.17%,阿里涨 2.38%,拼多多涨 5.1%,京东涨 1.58%,理想涨 5.78%,1月交付量为15,141辆,同比增长23.4%,公司表示新旗舰SUV理想L7将于2月8日正式发布,蔚来涨 0.25%,1月交付量为8,506辆,同比减少11.87%,小鹏涨 4.61%,1月交付量为5,218辆,同比减少59.6%,华住涨1.05%,亚朵跌 4.83%,B站涨5%,富途涨10.28%,新东方涨5.91%,瑞幸咖啡涨8.94%,名创优品涨0.2%,陆金所涨7.87%,公司申请以介绍方式于港交所双重主要上市。
消息面:
1、美东时间周三下午2点,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50%-4.75%区间,符合市场预期,为连续第二次放缓加息步伐。美联储宣布利率决议后,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坚决致力于让通胀达到2%的目标。加息的全面影响尚未显现。美联储官员仍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物价稳定是经济的基础。
2、周三经济数据面,美国ADP就业机构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私营部门就业人数仅增加10.6万人,为2021年1月以来最小增幅,预期17.8万人,前值23.5万人。1月工资增长变化不大,但较上年同期增长7.3%。
3、特斯拉据称拟将上海工厂未来两月的周产量提升至近2万辆。据一份内部计划备忘录显示,特斯拉计划在未来两个月内提高其上海工厂产量,以满足其最畅销车型大幅降价引发的需求。根据备忘录,该汽车制造商计划于2月和3月在其上海工厂平均每周生产近2万辆汽车。
4、英特尔全面调降管理层薪酬,CEO减薪25%。面对营收和利润的快速下滑,英特尔将全面削减管理层薪酬,以节约资金用于扭亏计划。该公司周二表示,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的基本薪资将下调25%,最高行政领导团队的薪资将下调15%,高层管理人员减薪10%,中层管理人员减薪5%。小时工和公司体系中7级以下的员工不会受到影响。
5、根据央行官网最新公示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央行同意贝宝支付(北京)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至452030.72万元,公示时间为2023年1月31日。据了解,贝宝支付即原国付宝,是国际支付巨头PayPal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
6、理想汽车于2023年1月共计交付新车15141辆,同比增长23.4%。自交付以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达到272475辆;蔚来于2023年1月交付8506辆汽车,同比下降11.9%,有关交付包括2190辆高端智能电动SUV以及6316辆高端智能电动轿车,截至2023年1月31日,蔚来累计汽车交付量达298062辆;小鹏汽车于2023年1月交付5218电动汽车,同比下降59.6%,包括2249辆旗舰型G9SUV,小鹏汽车表示,近期,全新改款P7也即将亮相。
7、周三,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割的的美国基准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下跌2.46美元,跌幅为3.1%,收于每桶76.41美元。按照即月合约计算,周三的WTI原油期货创1月10日以来的最低收盘水平。
8、周三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下跌2.50美元,跌幅为0.1%,收于每盎司1942.80美元。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后不久,电子交易的黄金期货价格下跌至每盎司1939.20美元。
多币种资金结汇:
作为美股投资者,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无非就是美股出金、入金以及收益问题。收益问题需要看投资技巧以及幸运程度,而美股出入金的相关问题是我们可以人为控制的。今天就教大家该如何将美股出金的钱快速转回国内。
方法一:向试点银行提交合法股票投资收益证明,如开户证明,入金证明,出金证明等,申请批准后就可以将收益转回银行指定账户,银行将美元按照实时汇率为你换算成rmb后,在打入其你的个人账户即可,身边的朋友都是申请的试点银行的政策,(稠州 交通,农业,还有香港的星展银行都是有这个政策的)记住!,一定不要随便和陌生人做资金兑换,也不要轻易走其他平台,资金丢失的风险是极大的,有合规的银行政策一定要申请,如果不懂如何申请政策的也可以问我,我会尽力解答
方法二:当然也是最简单但是也是最限制的方法,将现汇全部转给自己,一年可以有5万美元结汇额度,在中国银行的app或者其余国内银行app上查找到换汇选项就可以找到如何换汇了
方法三:是通过贝宝钱包等 app出金,出金0门槛,支持美元、港币等出金,数字货币出金,不用再像之前一样办理离岸账户,也不需要做复杂的开户申请,只需要身份认证就可以,但是!!!现在钱包已经不在支持在线能将美元直接换成rmb提现至储蓄卡,意思就是贝宝关闭了,在线兑换rmb的功能方法三行不通了
末里:
回复@末里: 再仔细想了想,还是买回PayPal(PYPL) ,赢面较高. - antivoid//@末里:回复@末里:仔细想了想,还是决定卖掉PayPal(PYPL) ,等再便宜点捡回来。 - antivoid
谷歌C(GOOG):
价值线导读 微软百亿美元投资后,谷歌慌了! 由美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OpenAI发布的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所引发的风潮,正愈刮愈烈。 外媒评论称,ChatGPT会成为科技行业的下一个颠覆者。清华大学教授表示,ChatGPT的对话能力已经超出了8... 网页链接
木子扬尘:
MicroCloud Hologram(HOLO) BuzzFeed(BZFD) PayPal(PYPL) 美股得跟上
Lamon2015:
PayPal(PYPL) 龙头股中少有的低位票了
比天空还远:
2023-02-06 21:26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美国股指期货星期一下跌,投资者等待更多企业盈利以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重要讲话。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期货下跌171点,跌幅0.5%。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下跌0.7%,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下跌0.9%。
投资者也在股市年初的火爆行情后获利回吐。标准普尔500指数2023年的涨幅超过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已连续五周上涨。
标准普尔500指数最近几日在4200点附近移动。BITG Research的首席市场技术策略师乔纳森•克里斯基(Jonathan Krinsky)表示,这种情况可能不会持续下去。
他在周一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说:“在从10月份的盘中低点反弹了20%之后,我们预计4,200点将成为强大的阻力,并看到标准普尔500指数从这里开始走低。”
Gamma Investment Consulting首席执行官卡尔•查鲁帕(Karl Chalupa)表示,随着经济在今年晚些时候放缓,企业业绩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他说:“平均而言,当股市被低估25%时,新的牛市就会启动。”“按照目前的估值,标准普尔500指数需要跌破3500点才能达到公允价值;如果被低估25%,标准普尔500指数将跌至接近2200点的低点。”
迪士尼、Chipotle、杜邦和百事可乐都是本周公布收益的主要公司。目前数据显示,财报季已经过去了一半左右,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公司第四季度的利润预计将下降2.7%。
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星期二在华盛顿经济俱乐部发表讲话之前,市场可能会紧张不安。鲍威尔关于通货紧缩的言论导致投资者上周推高股票,并忽视了美联储的另一次加息。周一几乎没有经济数据要公布。
Chalupa补充称:"尽管利率可能接近峰值,但只有利率实际大幅下降,加上盈利增长复苏,估值才能大幅改善,而股价不会进一步下跌。"
投资者似乎正在关注过去的加息和糟糕的收益,并关注最近的数据,这些数据显示通胀趋势下降,希望经济将走向软着陆,企业利润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复苏。标准普尔500指数刚刚形成看涨的"黄金交叉"走势,并在上周触及4100点上方的5个月高位。纳斯达克指数自2021年11月以来首次连续五周上涨。
泰森食品公司——这家食品加工巨头的股票在盘前交易中下跌了6%,此前该公司公布了低于预期的第一季度业绩。泰森食品公司的收入和利润都低于预期。贝宝——这家支付公司的股票在盘前下跌2.6%,
Children 's Place,这家儿童服装零售商的股价下跌了16%以上,此前管理层为了应对艰难的宏观环境而下调了第四季度的预期。
PayPal(PYPL):
智通财经APP获悉,Raymond James分析师John Davis发布研报称,将PayPal(PYPL.US)的评级从“跑赢大市”下调至“与大盘持平”,暂无设定目标价。这位分析师根据PayPal今年的表现,以及其因PayPal第四季度业绩产生的“谨慎立场”,下调了对... 网页链接
零壹财经:
要闻速览
1、杭银金融、晋商消费金融等49款移动金融App通过备案
2、陆金所控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3、A股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选择权交给市场
4、汉王科技:ChatGPT是目前NLP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之一
5、提前“备粮”应对资金需求,银行加大同业存单计划发行规模
6、拉卡拉2022年净利预计下降超六成
7、江苏银行发布2022年净利润254.94亿元,同比增长29.45%
8、ChatGPT热度爆棚 谷歌开测“学徒巴德”等多款竞品
9、银保监会就人身保险公司分类监管办法业内征求意见
10、OpenAI将推出月费20美元的ChatGPT付费订阅计划
来源 | 零壹财经
作者 | 楚济慈
【监管/政策动态】
银保监会就人身保险公司分类监管办法业内征求意见
2月2日,银保监会就人身保险公司分类监管办法在业内征求意见,以风险为导向,将监管评级结果与监管措施相结合,首次对人身险公司提出专门的分类监管措施,将人身险公司分类监管进一步做深做实。办法最重要的内容是根据险企的风险水平等级,在业务范围、经营区域和资金运用范围上进行明确与限制,将引导险企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风险等级越高的险企,其万能险、投连险和变额年金险等高风险业务,分支机构设置,非标资产投资等将受到限制。(上证报)
上交所发布全面注册制改革相关市场技术准备安排
2月2日讯,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计划于2月2日起开放全天候测试环境,供市场机构进行联调测试(联调测试期间提供若干次新股发行,具体信息将通过上交所技术服务群公布),2月27日至3月10日开展全天候专项测试,3月18日开展第一次全网测试。后续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一次全网测试和一次通关测试,具体以后续通知为准。(证券时报)
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苏州今年目标交易金额2万亿元
2月2日讯,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推进会暨年度总结大会透露,今年,苏州目标实现数字人民币交易金额2万亿元,数字人民币中小企业贷款金额超2000亿元,民生服务缴费领域实现全场景覆盖。
【公司动态】
陆金所控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2月1日,港交所官网显示,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NYSE: LU,下称“陆金所控股”)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上市成功后,陆金所控股将实现在美股与港股市场双重上市,有利于配合中国的业务重心。
拉卡拉2022年净利预计下降超六成
1月31日,拉卡拉(300773.SZ)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告显示,拉卡拉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3亿元到4亿元,同比下降63.05%至72.29%。拉卡拉表示,业绩下滑是由于公司活跃商户减少,支付交易规模下降,支付业务收入减少,让利扶持渠道等。
江苏银行发布2022年净利润254.94亿元,同比增长29.45%
2月1日,江苏银行(600919.SH)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2022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705.70亿元,同比增长10.66%;净利润254.94亿元,同比增长29.45%。截至2022年末,江苏银行不良率为0.94%,同比下降0.14%。
网易宝获批增资至2.701亿元
2月2日讯,根据央行官网最新公示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央行同意网易宝有限公司获批增加注册资本至2.701亿元,公示时间为2023年1月31日。公开信息显示,网易宝由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100%控股,实际控制人为丁磊。
杭银金融、晋商消费金融等49款移动金融App通过备案
1月30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实名备案名单公布(第三十一批)》,包括杭银金融、晋商消费金融、吉林银行、百兴贷、农银人寿、齐鲁村镇银行在内的49款移动金融App通过备案。
蚂蚁集团子公司入股易碳数科
2月2日讯,近日,上海易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上海云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2000万人民币增至2174万人民币,增幅8.7%;董事新增陶炀、刘涛。股权穿透图显示,上海云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据官网显示,上海易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工业制造业碳排放数据量化云计算的互联网公司。(36氪)
汉王科技:ChatGPT是目前NLP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之一
2月2日讯,汉王科技最近股价连续三日一字涨停。公司在机构调研时表示,ChatGPT是一个人机交互的语言模型,是目前NLP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之一,由于其高质量的对话内容响应能力,事实上相当于解锁了多样化的文本内容生成能力,目前成为AIGC里程碑式的模型或产品。ChatGPT是一个通用的大模型,而生成式模型作为一个黑匣子,仍然具有结果不可控的特点。(证券时报)
超图软件:公司未来GIS实验室正进行ChatGPT及其他AIGC领域实验
2月2日讯,超图软件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未来GIS实验室正在进行ChatGPT以及其他AIGC领域(包括AI绘画、建模等)的实验,正在积极探索相关产品落地,力求将AI作为内容生产力渗透到GIS行业中来。
小米公布“汽车设计文件泄密”事件处理结果
2月2日,小米公布“汽车设计文件泄密”事件处理结果。此前,合作方北京某模塑科技有限公司因对其下游供应商管理不善,泄露了公司汽车前后保险杠某个版本的过程稿。小米表示,将依照《保密协议》对其处以100万元的经济赔偿,责成其对下游供应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并对泄密肇事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要求该公司出具行之有效且责任到人详细整改方案,全面升级保密措施。
【行业动态】
提前“备粮”应对资金需求,银行加大同业存单计划发行规模
2月2日讯,开年以来,多家银行积极储备负债端资金,以应对经济复苏带来的融资需求。同业存单是银行主动负债管理工具之一,银行发行同业存单是为补充负债资金,以支撑资产规模扩张。业内人士分析称,银行提高同业存单发行计划额度,首要原因在于市场一致预期2023年将迎来经济复苏,市场融资需求将抬升,信贷规模有望增长,银行为补充负债端资金进行提前布局。(上证报)
基金经理不想"消费",成长成新宠
2月2日讯,在消费主线复苏的背景下,基金经理的春季攻势出乎意料地指向了别处。在采访中获悉,“预期差”成为基金经理关注的重点,尽管消费复苏预期较高,但一致性预期也难以出现拉动股价的“预期差”,部分基金重仓的消费股节后出现业绩爆雷,且消费股的一季报业绩落地验证尚需两个月时间。在消费短期难堪大任的情况下,去年底回撤较大的成长风格板块却在“预期差”不断抬升后,成为公募基金春季攻势的新宠。(券商中国)
【国际动态】
三星、谷歌和高通将合作开发一个混合现实(MR)平台
2月2日讯,在Unpacked 2023活动上,三星电子发布新一代Galaxy S23系列手机。公司还表示,将与谷歌和高通合作,开发一个混合现实(MR)平台。三星没有提及是否有任何具体产品正在开发中,也没有提供相关产品或服务时间表。三星移动部门总裁TM Roh 表示,“这更像是一个声明性的公告,说明我们将努力建立MR生态系统。”(财联社)
ChatGPT热度爆棚 谷歌开测“学徒巴德”等多款竞品
2月2日讯,据媒体报道,根据内部消息和文件,谷歌公司正在使用其LaMDA技术测试类似ChatGPT的产品,并研究整合聊天机器人的新搜索页面设计。最近几周,该公司让更多员工加入了测试工作。爆料显示,其中一款ChatGPT竞品名为“学徒巴德”(Apprentice Bard)。(新浪财经)
OpenAI将推出月费20美元的ChatGPT付费订阅计划
2月2日讯,据报道,OpenAI周三宣布,推出其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付费订阅版本,新的订阅服务名为ChatGPT Plus,月费为20美元。订阅包括在高峰使用时间访问聊天机器人。目前的免费版本在使用率高的时间段将限制对用户的服务。OpenAI在声明中表示,新的订阅计划将在未来几周内首先在美国推出,然后扩展到其他国家。(界面)
PayPal中国全资子公司贝宝支付增资至45.2亿元获批
2月2日讯,据人民银行官网1月31日披露的公示信息显示,同意贝宝支付(北京)有限公司(下称“贝宝支付”)增加注册资本至452030.72万元人民币。贝宝支付实为全球支付巨头PayPal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法定代表人为邱寒,注册资本24.34亿元人民币。(上证报)
Meta:2022第四季度营收321.7亿美元,公司宣布4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2月2日讯,Meta Platforms公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2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四季度营收321.7亿美元,分析师预期316.5亿美元;四季度Facebook月活用户数29.6亿,分析师预期29.8亿;四季度Facebook日活用户数20.0亿,分析师预期19.8亿。其中,元宇宙部门“现实实验室”(Reality Labs)业务的营收为7.27亿美元,运营亏损为42.79亿美元。Meta宣布4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受此消息影响,Meta盘后涨超19%。(新浪财经)
【今日观点】
海通证券:A股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选择权交给市场
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一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推进一揽子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更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表示,全面注册制在市场期盼中落地,有望改善A股行业结构,进一步助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趋势。可以预期,在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大环境中,将有更多的优质企业在灵活的上市标准下登陆资本市场,获得融资发展。(证券时报)
End.
↑↑↑扫描二维码购买零壹智库最新书籍
《隐私计算:数字经济新基建》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鲁政委:
作者:任图南、陈昊、鲁政委
美国暂未设置专门的数字银行牌照。按照数字银行的定义,即持有银行牌照且仅通过电子渠道展业的银行,美国市场上的持牌数字银行仅5家。目前,美国仍有金融科技企业通过与持牌银行合作推出数字银行类服务,即持牌银行负责客户银行账户的开立与管理,金融科技企业负责前端的业务开展。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本文将此类金融科技企业也纳入广义数字银行的分析范围。按照这一标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1月末,美国共有20家数字银行。美国将数字银行视为现行金融体系的补充,虽然曾于2016年试图针对金融科技企业推出特殊目的国民银行(Special Purpose National Bank)牌照,但最终因监管体系的复杂性等多种原因未能成功推行。
美国数字银行的监管政策与展业情况对全球数字银行发展具有以下启示:
一是现行的银行监管体系虽暂可支持数字银行的发展,但推出专门数字银行牌照可能仍是未来趋势。
二是发展较好的数字银行均瞄准传统银行服务不足的细分领域。
三是数字银行可以成为金融科技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过渡:一方面,科技企业通过获得(数字)银行牌照提供数字银行服务,进而促进银行业市场的整体竞争;另一方面,各国家或地区可以通过设立和发放(数字)银行牌照,更好地将金融科技企业纳入监管范畴,规范其发展,预防金融风险。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数字银行在各个经济体中快速发展。此前我们对新加坡数字银行牌照进行了研究,发布了《新加坡数字银行监管考察》[1];对印度尼西亚数字银行、英国数字银行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发布了《印度尼西亚数字银行监管考察》[2];对中国香港虚拟银行牌照进行了研究,发布了《中国香港虚拟银行监管考察》[3];对英国的数字银行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发布了《英国数字银行监管考察》[4]。本篇文章,将主要针对美国数字银行的发展进行研究。
一、美国数字银行简介
1.1 美国数字银行的发展
与英国发展数字银行的方式相类似,美国暂时并未颁发专门的数字银行牌照。美国在2016年尝试针对金融科技企业开放申请特殊目的国民银行(Special Purpose National Bank)牌照,但未能成功推行。美国对数字银行完全按照传统银行的标准进行监管,同时鼓励持有部分牌照的金融科技企业申请银行牌照,从而更好地开展数字银行服务。
按照此前我们在报告《新加坡数字银行监管考察》中对数字银行的定义,即持有银行牌照且仅通过电子渠道展业的银行,美国市场上的持牌数字银行仅5家,如持有国民银行(National Bank)牌照的Varo。目前,美国仍有金融科技企业通过与持牌银行合作的方式推出数字银行类服务,具体模式为“Banking as a Service(BaaS)”,即持牌银行负责客户银行账户的开立与管理,金融科技企业负责前端的业务开展。例如,金融独角兽Chime的银行业务依赖于国民银行Stride Bank与The Bancorp Bank开展,二者均持有国民银行牌照。鉴于美国数字银行市场金融监管的特殊性,且与持牌银行合作的金融科技企业也可以开展银行业务,故本文将此类金融科技企业纳入广义数字银行的分析范围。按照这一标准,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0月,美国共有20家数字银行。
1.2美国主要数字银行概览
目前,美国市场上自身持有银行牌照的数字银行共有5家,其中2家持有国民银行牌照,2家持有联邦储蓄机构(Federal Saving Association)牌照,1家持有州立银行(State Bank)牌照。此外,据不完全统计,还有15家与持牌银行合作的金融科技企业,实际开展数字银行服务,这些金融科技企业的银行合作伙伴包括国民银行、联邦储蓄机构、州立银行与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
二、美国数字银行的监管要点
2.1 美国的银行业监管体系
美国的银行业监管体系受到历史沿革、联邦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联邦监管与州监管的双轨监管体系。美国银行业的主要监管机构包括美国联邦储备体系(Federal Reserve System,以下简称“美联储”)、货币监理署(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OCC)、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FDIC)以及各州的银行监管机构等。
美联储履行美国中央银行的职责,同时承担了部分宏观审慎监管的职能。美联储由位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Board)与分布于全美12个不同城市的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构成,其中联邦储备委员会属于联邦政府机构,而联邦储备银行则为非盈利机构。美联储的职责包括货币政策的制定、监督和规范银行机构、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支付和结算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以及保护消费者[5]。
OCC是美国国民银行的主要监管机构。OCC是美国财政部下设作为银行业监管机构,负责国民银行、联邦储蓄机构以及其他外国银行在美分支机构的资格审批与日常监管。截至2022年10月底,有1093家银行和储蓄机构受到OCC监管,其资产合计达到15.2万亿美元,占美国银行业总资产的64%[6]。此外,各州政府设立了银行监管机构,负责地方性州立特许银行的资格审批与日常监管。
FDIC为银行和储蓄机构提供存款保险,并且是未加入美联储的地方性州立银行的主要联邦监管机构。一方面,FDIC维持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公众信心,为参保银行的每位储户提供最高不超过25万美元的存款保险,而为了确保存款保险机制不会产生道德风险,FDIC也会对参保机构的经营情况与其他监管机构联合进行监管,并实施风险机构的前期纠正、恢复与处置操作。另一方面,FDIC 是未加入联邦储备系统的州特许银行的主要联邦监管机构,由于这些银行业也加入了存款保险机制,因此FDIC也将负责直接监督和检查5000多家银行和储蓄机构的运营安全性和稳健性[7]。
2.2 美国主要银行分类
按照监管机构的不同,美国主要的银行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是注册于联邦政府的国民银行与联邦储蓄机构,其必须是美联储的成员银行,受到OCC、美联储和FDIC的监管。联邦储蓄机构与国民银行的区别主要是联邦储蓄银行在贷款投放、公司债券等方面受到监管限制,如联邦储蓄机构的商业贷款(Commercial Loans)投放额度上限为其总资产(Total Assets)的20.0%,且商业贷款中至少一半必须投放于小型企业(Small Business),而国民银行无此限制[8]。二是注册于各州且选择加入美联储成为会员的州立特许银行,受到各州政府的监管机构、美联储和FDIC的监管。三是注册于地方各州且未加入美联储的州立银行,则受到各州政府的监管机构与FDIC的监管。
2.3 特殊国民银行牌照
由于美国监管体系的复杂性,美国虽然曾试图探索为本土数字银行发放专门牌照,但相关尝试至今并未落地。2016年12月,OCC发布了《探讨向金融科技公司发放特殊目的国民银行牌照》(Exploring Special Purpose National Bank Charters for Fintech Companies),预计推出特殊目的国民银行(Special Purpose National Bank,SPNB)牌照。该牌照旨在颁发给提供金融服务的科技企业(Technology-Driven Nonbank Companies),以促进其规范开展银行业务。但由于各州监管机构的反对未能成功推行,截至目前,OCC仍没有向任何科技企业颁发该牌照。
OCC希望推出SPNB牌照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首先,将银行监管框架应用于金融科技企业将有助于确保其以安全稳健的方式运营,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客户、企业和社区的需求。其次,通过将金融科技企业纳入OCC对美国的银行业统一监管体系,将有助于促进法律法规应用的一致性,确保消费者得到公平对待。最后,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成为国家银行的途径可以使联邦银行体系更加强大。OCC的监管不仅有助于确保金融科技企业以安全稳健的方式运营,还将鼓励他们探索金融普惠与负责任创新的新方法。
特殊目的国民银行的监管要求将完全参照国民银行,受到相同的法律、法规、审查、报告要求和持续监管,其只能从事国民银行被允许的活动。鉴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商业模式和产品供应有着巨大差异,既有向消费者和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服务,也有提供支付相关的服务,还有提供财务规划和财富管理产品的服务,更有从事数字货币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业务,所以SPNB的申请条件较为严格,除需要满足国民银行的申请条件外,OCC在SPNB牌照的申请中重点关注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稳健、完善的商业计划。OCC 希望SPNB牌照的企业清晰阐明其申请牌照的原因与必要性,明确界定其拟推出的银行服务与产品,提交至少三年的商业计划并证明其将以安全稳健的方式运营。
第二,治理架构。OCC希望申请SPNB牌照机构的治理架构与其拟提供产品、服务和活动的风险与复杂性相对应适配。拟申请SPNB牌照机构的董事会必须通过参与关键委员会和指导风险管理框架等方式,积极监督管理层,在整体治理结构中发挥突出作用。
第三,充足的资本。申请SPNB牌照的机构需满足OCC对国民银行最低监管资本要求的约束。此外,OCC认为现行的最低资本要求可能不足以(Not be Sufficient)衡量SPNB的资本充足情况,在特殊情况下,OCC可以采取替代方法(Alternative Approaches)来确定适当的资本要求,但此后未明确施行。
第四,流动性管理。申请SPNB牌照机构的最低和持续流动性情况与其拟参与金融活动的风险和复杂性相称。在评估申请机构的流动性状况时,OCC会考虑其资金来源、需求和成本,以及净现金流量和流动资产头寸等。
第五,风险管理。申请SPNB牌照的机构需要充分描述其面临的运营风险、反洗钱风险、合规风险等,并提交相关风险的评估、管理和监控框架。此外,OCC格外重视金融科技风险。
第六,普惠金融。OCC希望申请SPNB牌照的机构在其业务计划中作出普惠金融计划,以更好地满足社会信贷需求,提供公平的金融服务。例如,向未得到充分服务的消费者或小企业提供贷款渠道。
第七,处置计划。OCC 希望申请SPNB牌照的机构提交处置计划,以应对各种极端情况,确保其个体风险不会危及金融体系的整体安全。
2.4 美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监管引导
美国的银行监管体系较为复杂,传统银行数字化展业及数字银行展业所涉及的监管机构较多,不同机构由于职能差异关注点亦有不同,不过从总体来看,监管机构对于美国银行业整体数字化转型的监管导向存在一些共性的引导趋势。
由于数字银行、金融科技企业以及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传统银行展业过程不仅涉及美国各类传统金融监管机构,还关联到数据监管、反垄断等一系列其他相关监管机构。因此,与美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的监管机构所关联的监管部门,除了美国联邦层面美联储(Federal Reserve)、货币监理署(Office of Currency Comptroller,OCC)、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CFPB)、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CFTC)、金融犯罪执法局(The Financial Crimes Enforcement Network,FinCEN),以及50个州各自的地方性金融监管机构外,还涉及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等数据、反垄断等负责机构的监管。而且,由于美国至今暂未发放专门的数字银行牌照,未能设置专门的数字银行或银行数字化转型监管规则或指引,因此其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监管框架呈现较强复杂性和碎片化(Fragmented)趋势。不过,不同监管机构通过对现有规则进行再解释、修改以及适配的方式形成了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一些共性的监管引导趋势,其中较为重要和明显的趋势主要包括:
第一,电子支付与转账业务(Money Transmission)的持牌要求。企业在美国开展支付及相关业务需要获得联邦层面的Money Services Business(MSB)牌照与各州监管机构的Money Transmitter License(MTL)牌照。在此基础上,支付企业才能获准在获得牌照的州开展支付业务。美国的支付服务法规分布在各州与联邦层面的监管机构中,所以企业需要在各州一一获取MTL牌照,在各州申请支付牌照的困难成为从事电子支付业务的金融科技企业申请银行牌照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高度关注贷款业务算法运用可能的歧视问题。相较于传统银行,数字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更多的使用算法与数据进行授信,从而可以向更多信用记录不足甚至信用历史较差的客户提供贷款。美国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其中可能存在的算法歧视问题。CFPB在2022年5月26日表示,按照《联邦反歧视法》(Federal Anti-Discrimination Law)的要求,金融机构需要向申请人解释拒绝信贷申请的具体原因,即使其在授信决策过程中使用了复杂的算法模型[9]。
第三,探索进一步规范先用后付业务(Buy Now,Pay Later)。先用后付业务指的是向客户提供商品购买时的免息分期付款服务,客户在购买商品时仅需支付部分金额,后续分期还款,分期期限通常是四期或更少。美国早期的先用后付业务主要由金融科技企业提供,并未受到联邦与州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因此相对于受到严格监管银行,形成了竞争优势。实践中,金融科技企业提供的先用后付业务由于缺乏监管,还可能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如产生高额的滞纳金、出现非法催收以及损害消费者信用等状况。2020年1月,加利福尼亚州商业监督部(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Business Oversight)宣布与主营消费信贷的机构Sezzle达成和解,该公司同意停止提供缺乏监管的先用后付贷款,同时向加州消费者退还28.2万美元罚息,并向监管机构支付2.82万美元的罚款[10]。随着近年来监管的加强,目前金融科技企业在加利福尼亚等部分州提供先用后付业务需要获得各州的贷款牌照(State Lender License)。此外,2021年12月,CFPB对以贝宝(Paypal)为代表的5家企业发起审查(Scrutiny),要求其提交先用后付业务的相关数据与信息,更好地了解企业数据收集、行为定位、数据商业化的做法以及它们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风险,以向公众披露行业风险。CFPB称将与美联储以及州监管机构密切合作以规范该业务的发展,但目前并未推出相关措施[11]。
第四,高度重视金融机构加密资产(Crypto Asset)相关业务,并探索设置监管规则。加密资产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以比特币(Bitcoin)为代表的加密货币、以泰达币(USDT)为代表的稳定币(Stable Coin)以及前两种加密资产的衍生品。美国白宫在2022年9月发布《美国加密资产监管框架》(The United States Crypto Regulation Framework),指出加密资产的监管机构包括监管机构包括SEC、CFTC、CFPB、FTC、OCC等。其中稳定币由于具有支付属性且对法定货币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因此受到更多监管关注。按照稳定币稳定机制的锚定资产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一是法定货币抵押型稳定币,如以等量美元为抵押的泰达币;二是加密资产抵押型稳定币,如DAI以以太币(Etherum)为抵押,以保证其与美元的固定兑换比率;三是无抵押资产的算法稳定币,如在2022年5月经过“死亡螺旋”导致价值归零的UST稳定币[12]。
美国加密资产行业发展处于全球较为领先的位置,但由于联邦监管与州监管双轨监管体系的复杂性,且加密资产种类及涉及业务繁多,因此美国的加密资产监管碎片化严重。例如,美国部分州早已支持加密货币的发展,纽约州金融服务部(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s,NYDFS)于2014年7月发布BitLicense牌照,规定从事代表消费者接收或传输加密货币、代表客户进行加密货币存管等业务的企业需要持有该牌照,并设置了申请该牌照的相应要求[13],纳斯达克上市的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即持有BitLicense牌照。与之对应的是,美国仍有部分州未对加密货币做出完善的监管规定,如德克萨斯州。
具体到银行领域,美国监管部门也积极引导与规范加密资产相关业务发展。一方面,2022年12月,NYDFS向州监管银行发布了《银行虚拟资产指南》(Virtual Currency Guidance for Banking Organizations),规定受NYDFS监管的银行在从事任何与虚拟资产相关的活动之前必须获得事前批准,已经从事相关活动的银行必须立即向NYDFS报告。NYDFS在审批资格时主要考量该银行的商业计划、风险管理、公司治理、消费者保护、财务以及合规情况[14]。值得注意的是,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于2022年10月获得NYDFS批准开展加密货币业务,涉及比特币与以太币的储蓄以及密钥管理等业务。另一方面,美联储、FDIC和OCC于2023年1月初联合就加密货币风险向银行示警[15],指出近期部分加密公司(FTX)的风险事件凸显了加密货币行业的风险,如欺诈风险、市场波动风险、法律风险等,银行应确保加密资产领域相关风险不会蔓延传导到银行体系。
第五,防范数字化展业过程种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侵害。CFPB在2022年4月发布公告,将援引休眠法律(Invoke Dormant Authority)来审查对消费者构成风险的金融企业,根据2010年《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of 2010,以下简称“《多德-弗兰克法案》”),CFPB 有权使用传统执法手段阻止企业从事对消费者构成风险的行为。从监管范围来看,提供抵押贷款、私人学生贷款等产品的非银行机构以及所从事业务可能对消费者构成风险的非银行机构均属于CFPB的监管范围,CFPB关注的监管重点为该类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不公平、欺诈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风险[16]。
第六,将反洗钱规定适用于实质从事数字银行业务的各类机构。2021年1月,美国国会颁布了《2020反洗钱法案》(Anti-Money Laundering Act of 2020)[17],对《银行保密法案》(Bank Secrecy Act)以及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规定做出了实质性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透明法》(Corporate Transparency Act)[18]中规定符合要求的企业必须向FinCEN申报受益所有人信息(Documentation about Beneficial Account Owner),用于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其中包括注册于联邦和各州的金融科技企业。
第七,稳步合规引导开放银行的发展。与英国不同,美国没有强制银行进行数据开放,但CFPB曾明确表示客户对金融交易数据的可得性有助于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促进金融机构的竞争与创新。《多德-弗兰克法案》第1033条规定,提供金融服务或产品的各类机构(Covered Entity),如银行,必须根据要求向客户提供与客户相关金融产品或服务的交易数据和其他信息[19],该条款是美国开放银行的法理基础。CFPB于2017年10月18日发布《消费者保护原则:消费者授权的财务数据共享与汇总》(Consumer-Authorized Financial Data Sharing and Aggregation)[20],推动开放银行的发展。2022年4月,CFPB宣布将召开研讨会讨论如何落实《多德-弗兰克法案》第1033条的规定。另据境外媒体2022年10月25日报道[21],CFPB近期将推出一项开放银行的规则,预计将提议要求提供交易账户的金融机构建立安全的数据共享方法,并将制定限制滥用个人金融数据的要求。
三、美国数字银行的展业情况
为了进一步考察美国数字银行的展业情况,我们挑选了3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数字银行,针对其展业范围与运营情况等进行分析。这其中包括持有国民银行牌照的Varo Bank、以汽车金融为业务特色的Ally Bank以及金融科技独角兽Chime(暂未持有银行牌照)。
3.1 Varo Bank:持有美国国民银行牌照,以服务下沉市场的零售业务为主,仍处于早期的亏损阶段
Varo Bank是一家由金融科技企业发展成持有国民银行牌照的数字银行。Varo于2015年成立于美国旧金山,初期作为金融科技企业,与国民银行The Bancorp Bank合作,通过移动应用APP提供部分银行类金融服务。2020年7月,Varo获得OCC颁发的国民银行牌照,成为持有银行牌照的数字银行。在发展期间,Varo Bank获得多轮融资,最近的一次为2021年9月获得5.1亿美元的E轮融资,投资者主要为HarbourVest Partners、Lone Pine Capital等风投企业。
Varo Bank规模较小,仍处于早期的亏损阶段,目前其经营状况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整体规模较小但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总资产为5.9亿美元,存款总额为3.1亿美元,贷款总额仅0.2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分别同比增加105.3%、200.1%、139.1%。二是利息收入主要依靠同业存放,自成立以来,其存放同业占总资产的比重维持在50%以上,2022年二季度末,这一数字达到68.0%。虽然其贷款投放能力相对较差,但2022年前两个季度,Varo Bank录得的净利息收入均为正,分别为10.2万美元、45.3万美元,较2021年全年净利息收入为-41.6万美元的成绩有了明显扭转。三是仍处于亏损阶段,2022年前两个季度,Varo Bank净亏损1.6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扩大57.3%。据财报显示,Varo Bank的主要支出为员工工资、运营费用与购买固定资产,前述支出远高于利息支出,前期的巨大投资是其亏损的主要原因。
Varo Bank现阶段仅提供个人零售业务,尚未推出企金业务。个人业务包括存款、电子支付、小额信贷等,主要面向底层客户群体。
Varo Bank的储蓄账户不收取任何费用,不设置最低余额,且不提供定期存款产品,以阶梯利率的活期存款吸引下沉市场的存款客户。据2022年12月7日Varo Bank官网显示,其活期存款的基本年化利率为3.00%。若存款账户当月收到超过1000美元的直接存款(Direct Deposit),即薪酬、养老金或者政府福利,且该账户月末余额大于0美元,则用户下个月可享受5.00%的优惠年化利率,优惠年化利率的计息金额上限为5000美元,超过5000美元的部分活期存款利率仍为3.00%[22]。作为对比,2022年12月初花旗银行(Citi Bank)的活期存款年化利率仅为0.05%,并且按照账户余额以及是否开立支票账户收取每月4.5美元或10美元的账户管理费[23]。Varo Bank发行借记卡与信用卡,通过Visa的支付网络以接入大部分支付场景。
Varo Bank针对下沉市场用户提供小额信贷(Varo Advance)产品,其借贷金额范围为20美元至100美元之间。Varo Bank的借贷客户面相对较窄,仅有最近31天储蓄账户余额均超过1000美元的客户才可获得借贷资格,客户需要在15到30天内归还本金与利息。从借贷的费用上来看,客户借贷20美元不需支付费用,借贷金额50美元、75美元、100美元,则分别需要支付3美元、4美元、5美元的费用[24]。
3.2 Ally Bank:主营个人贷款与投资业务,深耕汽车金融领域,盈利能力较强
Ally Bank持有州立特许银行牌照,总部位于犹他州(Utah),其母公司为Ally Financial。Ally Financial是美国最大的汽车金融企业之一,前身为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General Motors Acceptance Corporation,GMAC),在1919年由通用汽车全资出资成立于美国著名的汽车城——密歇根州的底特律(Detroit),旨在为汽车购买用户提供金融服务。2006年,通用汽车出售GMAC51%的股份给私募股权基金Cerberus,而Cerberus同时期也取得了克莱斯勒汽车的控制权。2009年获得犹他州的州立特许银行牌照后,GMAC成立Ally Bank作为数字银行展业,其股东背景决定了Ally Bank的主要业务同样以汽车贷款为代表的汽车金融业务。2010年,GMAC更名为Ally Financial[25]。目前,通用汽车已不再持有Ally Financial的股权。
Ally Bank的规模较大,贷款投放能力极强,多年来处于盈利状态。首先,其资产规模较大,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Ally Bank总资产达到1758.1亿美元,远高于美国的其他数字银行同业机构,与部分美国传统中小型银行旗鼓相当。作为对比,美国境内总资产排名第10的第一资本银行(Capital src="https://xqimg.imedao.com/1860f7a44a8626353fda27a0.png" />
特别提示
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
鲁召辉论财富:
旷日持久的「硅谷大裁员」,几个月来几乎席卷了科技界的每个领域。
在被裁员工纷纷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也有人表示,这些人其实并没有他们自己说得那么凄惨,不要说是换个小厂接着卷,分分钟再就业了,这些人大部分都拿到了一笔不菲的遣散费。
(马院士的推特员工可能有话要说。)
当然,除了推特有点扣扣搜搜,遣散费标准卡着劳工部的规定发放之外,我们耳熟能详的几家最著名的科技大厂,比如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等,在遣散费上可以说是出手阔绰了。
动不动就是几个月的工资,加上期权和奖金提前兑现,社保还给多交一段时间。
给出这种标准的「毕业」礼物,也算是善始善终。
这些巨头为了裁员到底发了多少遣散费呢?
4700000000美元。
天价遣散费
本周,几大科技巨头陆续发布财报,公布的数字显示,Meta、亚马逊、微软和Alphabet仅在遣散费上就合计花了47亿美元。
Meta:9.75亿美元
Meta第四季度的遣散费用总额为9.75亿美元,但它表示,部分费用将被 「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支出的减少」所抵消。Meta在去年11月裁减了超过11000名员工,约占其员工总数的13%。
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在11月9日的一篇博文中说,他增加投资的决定 "没有按照他预期的方式进行"。
不过,未来几个月,Meta的遣散费可能会继续攀升,越来越多的人猜测,公司可能会有更多裁员。
扎克伯格在本周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随着我们在提高效率方面的进一步进展,可能会产生额外的重组费用」。扎克伯格还表示,去年11月的裁员是提升效率的一个开始。
微软:8亿美元
微软在其第二季度财报中表示,将因遣散费产生8亿美元的费用。该公司在8月份终止了数百名招聘人员和其他从事人才招聘的人员的合同后,于10月份裁减了约1000名员工。
今年1月,该公司宣布裁员10,000人,并警告员工称公司正「处于重大变革时期」。
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将裁员归因于客户因预期经济衰退而削减开支。
然而,纳德拉还告诉工人,尽管裁员,公司仍计划在某些领域发展,将「继续在关键的战略领域进行招聘」。
在宣布裁员之际,这家科技巨头正在谈判向OpenAI投资100亿美元,该公司创造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已经火遍网络。
亚马逊:6.4亿美元
2022年第四季度,亚马逊的遣散费支出达6.4亿美元。
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1月4日在一份备忘录中说,该公司将从亚马逊商店和人员体验及技术解决方案部门裁减18000个工作岗位。
贾西当时说:鉴于经济的不确定性,今年的招聘计划更加困难,我们在过去几年中的迅速扩张招聘助长了这种困难。
虽然亚马逊150万员工中的大多数都从事仓储相关工作,但本次裁员主要集中在亚马逊的企业集团。
亚马逊的裁员从去年年底开始,《华尔街日报》报道说裁员将持续到2023年的前几周。
谷歌:19亿-23亿美元
分手费给得最大方的要数谷歌。
谷歌母公司Alphabet预计,其退出方案费用在19亿美元至23亿美元之间。
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于1月20日宣布,该公司将裁减1.2万名员工,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6%。
Pichai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员工,该公司在过去两年实现了「戏剧性的增长」,与今天面临的情况相比,公司 雇用人员时面临「与目前不一样的经济现实」。
在一份发给员工并由Insider获得的备忘录中,Pichai表示,此次裁员将 「跨越Alphabet、产品领域、职能、级别和地区」,并且是在严格审查后决定的。
Pichai表示,他对「导致我们走到这一步的决定负全部责任」。
Meta、亚马逊、微软和Alphabet没有回应Insider的评论请求。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本次大裁员主要影响科技企业,该行业目前的员工流失速度比新冠大流行期间的任何时候都快。
据跟踪行业裁员情况的Layoffs.fyi网站的数据显示,仅在2022年,全球科技公司就裁员超过15万人,而2020年为8万人,2021年仅为15000人。
2023,大裁员还在继续
2022年年底开始的裁员潮,并没有在新的一年出现放缓的迹象。
更多的公司加入了大裁员的队伍,不少企业并不是科技类公司。
比如高盛、3M、陶氏化学等都赫然在列。
贝宝:裁员7%,2000人
PayPal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丹-舒尔曼(Dan Schulman)宣布,该公司将于1月31日裁减其总员工人数的7%。
贝宝(Paypal)于1月31日宣布,它计划在未来几周内裁减2000名员工,约占公司总员工人数的7%。
在PayPal网站上宣布裁员的声明中,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丹-舒尔曼提到了"具有挑战性的宏观经济环境"。
他补充说:"虽然我们在合理调整成本结构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将我们的资源集中在我们的核心战略重点上,但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IBM:裁员1.5%,3900人
IBM计划将裁减1.5%的员工,约3900名工人。
裁员的消息首先由彭博社报道,但被Insider证实。
该公司表示,裁员将使IBM损失约3亿美元,完全与该公司剥离的业务有关。
彭博社报道说,首席财务官詹姆斯-卡瓦诺说,该公司仍在 "较高增长领域 "进行招聘。
孩之宝:裁员15%
据报道,据这家玩具和游戏公司称,在警告说2022年假日季比预期的要弱后,孩之宝计划裁减1000名工人。
该公司表示,裁员是在寻求到2025年底每年节省2.5亿至3亿美元的情况下进行的。
公司CEO克里斯-考克斯说:虽然2022年全年,特别是第四季度,对孩之宝公司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时刻,但我们对10月份公布的蓝图2.0战略充满信心,包括专注于更少、更大的品牌、游戏以及快速增长的、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业务。
陶氏化学:全球裁员2,000人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陶氏公司1月26日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000人,此举表明大规模裁员的范围正在扩大,不仅仅是科技领域。
陶氏首席执行官Jim Fitterling在一份新闻稿中说,这是10亿美元成本削减努力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应对"具有挑战性的能源市场"。
另外,这家化学公司还将关闭部分资产,主要在欧洲。
"菲特林说:"我们采取这些行动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我们的成本结构,并优先考虑我们最具竞争力的、具有成本优势的和以增长为导向的市场的业务运营,同时也是为了应对宏观不确定性和具有挑战性的能源市场,特别是在欧洲。
SAP:裁3000个职位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软件公司SAP于1月26日表示,为应对利润下滑,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减多达3000个职位,其中许多裁员是在其柏林总部以外的地方。
本次裁员将影响该公司约2.5%的员工,是削减成本举措的一部分,目的是在2024年达到每年节省3.82亿美元的目标。
SAP的首席财务官Luka Mucic说:裁员的目的是进一步专注于战略增长的领域。
Spotify:裁员6%
在给Spotify员工的备忘录中,首席执行官丹尼尔-埃克说,公司将裁减6%的员工,约600人。
他表示,虽然我们在过去几年中在提高速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我们并没有像以前那样专注于提高效率。
我们仍然花了太多时间在稍微不同的战略上进行同步,这使我们的速度变慢。而在一个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中,效率就显得更加重要。
因此,为了推动更多的效率,控制成本,加快决策,我已经决定重组公司的组织。
目前该公司的首席内容和广告官道恩-奥斯特罗夫(Dawn Ostroff)已经离职。
3M公司:削减2500个职位
生产防护用具、Scotch胶带和N95口罩的3M公司表示,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减2500个制造业岗位。
首席执行官迈克-罗曼称这是一个必要的决定,是为了配合调整后的产能。
「我们预计宏观经济挑战在2023年将持续存在。我们的重点是执行我们在2022年启动的行动,并为客户和股东提供最佳业绩。」
高盛:裁掉6.5%的全球员工
高盛于1月11日开始裁员,预计裁员将影响该公司全球员工总数的6.5%--或大约3200名员工。
该公司此前在2022年9月削减了其媒体和技术团队的角色,预计在1月上半月将进一步裁员。
这家投资银行巨头的成本削减努力反映了竞争对手的削减,包括摩根士丹利和花旗,他们也在2022年裁员。
高盛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David Solomon)在12月的一次会议上说:
「我们继续看到我们的开支项目的逆风形势,并已经启动了某些支出缓解计划,但需要一些时间来实现这些好处。最终,我们将保持灵活,我们将确定公司的规模,以反映所提供的机会。」
来源:新智元
敬请关注
PayPal(PYPL):
PayPal(PYPL) SC 13G/A [Amend] Statement of acquisition of beneficial ownership by individuals Accession Number: 0001306550-23-008339 Act: 34 Size: 13 KB 网页链接
PayPal(PYPL):
智通财经APP获悉,PayPal(PYPL.US)将于美东时间2月7日公布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市场预期,该公司Q4销售额为73.9亿美元,同比增长6.9%;每股收益为1.19美元,同比增长7.2%。 Zacks表示,过去一个月,PayPal的股价上涨了14%,而标普500指数... 网页链接
PayPal(PYPL):
PayPal发布了“2022年欧洲电子商务指数”,探讨了英国人在 2022 年与在线购物和支付的关系。根据对 2000 多名消费者的研究,该报告显示英国人平均每月在网上花费 348 英镑,27%的人每月在线购买商品和服务花费 500 英...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