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每日经济观察

liners033: 回复@向日葵sz: 国内可选的标的确实有局限,特别是最近AIGC~…//@向日葵sz:回复@liners033:不如买百度

liners033:

回复@向日葵sz: 国内可选的标的确实有局限,特别是最近AIGC~…//@向日葵sz:回复@liners033:不如买百度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向日葵(SZ 300111,收盘价:3.9元)2月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日,吴建龙累计质押股数为1.54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75.78%。

2022年1至6月份,向日葵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医药行业占比99.73%。

向日葵的董事长是曹阳,男,50岁,学历背景为硕士;总经理是施华新,男,55岁,学历背景为硕士。

截至发稿,向日葵市值为44亿元。

道达号(daoda1997)“个股趋势”提醒:1. 近30日内无机构对向日葵进行调研。更多个股趋势信息,请搜索微信公众号“道达号”,回复“查询”,领取免费查询权限!

每经头条(nbdtoutiao)——胡鑫宇离去,还有3000万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需要关注,医生:这些求救信号不应被忽视

(记者 陈鹏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torchman:

回复@朱酒: 40万美元对应的每年8000美元对应社区治安学校之类也算是合理开支,好的话永远支付下去也合算吧。国内280万的公寓估计不到30年就得拆了吧,想拥有70年的机会可能都没有…//@朱酒:回复@向日葵藿:40万美元,每年2%就是8千美元,70年就要交56万美元的税。如果这个钱变成按揭款,相当于在中国买套280万的房子,除了正常的按揭还款外,每个月还要多还4600元左右,而且要永远还下去,没有尽头。这要是觉得无所谓,那就无所谓吧。

经济观察报:

和朋友吃饭闲聊,说起曾经的那些“年”。

今年北京城里是听不到多少鞭炮声的,至少我住的这一片。前些年年前还有定点,在扎好的棚子里面售卖烟花爆竹,这些年早已不知去向了。只听得除夕夜有一波鞭响,不是那么热烈。初一都没啥动静。初五又有一波,多少反映了迎财神的热切。但鞭炮声也没有持续多久,总有些敷衍了事或者心不在焉的样子。当然,朋友圈里是另一番景象。五路财神喜笑颜开威风凛凛,扑面而来直接撞个满怀。

我总记得那些还是孩子的日子,那时候对我们来说,放炮是一种仪式。

距离过年还有十多天,买炮的“预算”就下来了。好像也就是三五块钱。那是八十年代初,想来还是挺大的一笔钱。在我们家,这就是安排给我的活儿。这笔钱完全由我支配,大人概不过问。

但是放炮是有说法的。有几个时间是一定要放的。除夕之夜放一挂,大年初一一大早起来就要放一挂,然后就是初三和初五。初五按照家人的说法是“打五穷”(大概是这几个字啊,没查)。听意思就是打掉这一年的穷气,这可能是迎财神的另一个说法吧。

“预算”给定。我要做的就是先留好这几个日子的挂鞭,再买一两挂自己玩儿。挂鞭永远是红色包装纸,正面的贴纸好像是红黄颜色的,醒目地写着浏阳鞭炮几个字。这就是闻名至今的“大地红”吧。如果还有富余钱,就买点儿二踢脚,还有那种小花炮,名字也忘了,比如一种就是点着了拿在手里燃花的——是不是叫做摇花,还有陀螺一样飞起来的“蝴蝶”,一声哨响出手的“飞天鼠”或者“窜天猴“,还有五联珠九联珠什么的,不知道是否就是现在传说中的“加特林”,当然是低配版的吧。再就是圆珠体的花炮,越是膀大腰圆的越贵,据说烟花也越漂亮持久。那会儿还不见那种方盒子的大花炮。不过就是圆柱体,以我的预算也只能买个头最小的,对那些“胖子”只能敬而远之。

三五块钱买这些东西规划很重要。比如说挂鞭有100响、200响、500响和1000响的。起初我那点儿钱,肯定是买不起500响1000响的,通常是200响的除夕、初一和初五放,再买三两挂100响的自己玩儿。

家里放通常是用一根竹竿儿挑着鞭炮放。这没啥说的。自己玩就是把一挂鞭拆散了,装在口袋里,一群小伙伴相约了去大街上玩。起初是红皮的小鞭炮,捻子燃的很慢,拿在手里点燃了,足可以看着它燃到根底了,才甩手扔出去,然后听的一声脆响。红色的碎纸片儿散落下来。后来有了电光炮,外皮是彩色的,个头也大不少。要命的是捻子燃的飞快,一开始不适应,觉得刚一点火还没来得及出手就炸了。但是时间长了就能把握得挺好,电光炮飞出去老高才一声炸响,碎片花花地散开,在风里飘着。

从小学到初中,就是这样的玩法儿。总是约了一帮大院的同学出门去。那几天是我们合法的吸烟日。因为点炮需要火,那会儿打火机好像都少见,我们也不能拿一盒火柴一个个擦着了点炮玩儿。一种方式是点香,不过风一吹香很容易灭了。这时候就有理由从家里拿一盒“大重九”或者“牡丹”——这都是家里待客的好烟。跟大人说,就是为了点炮,我们保证自己不抽。

大人们也不跟你较真。不过我们也不会真抽烟,顶多怕灭了吸一口。纯好奇,又带着一点点装大人的样儿,好像指间夹支烟卷很有派。只记得大重九香烟闻着香味儿很重,点着却很呛人。大家的心思还是在鞭炮上。一身新衣,一边看街景,聊天,一边打闹,看谁手里的炮能扔的更高更远。

城市很小,走着走着撞见另一拨同学,队伍就越来越壮大,忽然有谁提议咱们一起去拜年吧,然后就一窝蜂地去某个同学或老师家里拜年。走的时候同学忍不住也跟出来,就相约着去下一家。

二踢脚是我们心目中的重武器。通常二踢脚也是红皮纸。胆小的就把炮放在高一点的地方,点火了撒腿转身就跑。有时候为了捻子着的慢一些,会有意捻松炮捻,放一点里面的火药出来。不过我们那个年纪的男孩儿就喜欢显示自己的勇气。多半会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着二踢脚的上半部分,用另一只手中的烟点火,稍稍伸开胳膊,嗖的一声二踢脚一声嘎响蹿上天去,半空中又是一声嘎响。不过预算有限,重武器经不起消耗,这种游戏也就偶尔为之。记得有一年流行一种新式二踢脚,据说是军工企业生产的,身材瘦长,牛皮纸包装,看着就觉得精气神儿很足。所以那一年咬牙买了一板十个二踢脚。

至于那种点火了跟陀螺一样乱飞的花炮,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需要扔起来放的。风险在于你不知道它飞起来会往哪个方向蹿,所以常常那火光四射的陀螺带着嗡嗡声忽然掉头直冲人群,我们哇呀喊叫着四散而逃。

那会儿我们的压轴花炮,现在说起来不值一提。想起来大概就是一个水杯高低的圆柱体,外面裹着的是花弹升空炸开时候的样子,不过那效果显然夸大了很多。通常它们都有很富有想象力的名字,我不记得了,但是从名字你很容易有过于丰富的想象。即使如此,看到夜空中突然炸开一朵烟花,虽然飞的不是很高,花儿开的也不是很大,还是很让人兴奋的。也许还因为那时候没有高楼大厦,只有烟花衬着纯纯的夜色一点点绽放。在我们看来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玩火总会有惨痛的记忆。被炮炸着是家常便饭。比如很多二踢脚质量不过关,炸起来只有一响。这一响多半不会飞出去才炸,它会在你眼瞅着手里的捻子燃烧着向上的时候,就响了。可能有被炸伤的,我们运气好一些。我有几次食指被火药喷的变色了,伤的倒不重。还有一次是放花炮,捻子点着了等好久没动静,等我凑过去打算再瞅一眼的时候,一声炸响,后坐力激起的灰土一下子迷了我的眼睛。前面提到军工企业生产的牛皮纸包装的二踢脚,我们喜欢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的质量很好,双响炮就是双响炮,绝不骗人,也不会在手里炸响或者干脆就是哑炮。可惜后来几年就找不到了。

最严重的一回,想起来恐怕还没上小学,那时候买炮的预算还没到我手里。好像是大孩子给了我很小一串小鞭炮,就是从整挂鞭上拆出来的那种。不知道为什么炮捻子特别短,我目测没把握拿火柴点了还不炸着自己。灵机一动,就把那串炮挂在大院里的鸡窝围栏上。那会儿几乎家家门前都有鸡窝,鸡窝外面用晒干的向日葵杆扎成篱笆围起来。我在下面塞了一片牛皮纸。我的设计是用火柴点着纸,等纸烧到鞭炮的时候自然会燃着捻子,这样我离多远也没事。记得天寒地冻风高,我抖抖索索点着牛皮纸片,眼看着它烧起来,不知怎的,也许是风吹的,那挂鞭炮却掉到地上了。几乎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啊,在我还没来得及弄明白到底发生什么事之前,牛皮纸片烧起来了,鸡窝烧起来了。

我爸正好挑水回来,大喊一声“着火了”就冲过来了。他那会儿大概还没意识到这把火是他儿子点起来的。然后大院里一阵混乱,各家都冲出来灭火。

现在想起来,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年日子是一天天好起来的。一个证据是每年爸妈给我买炮放花的“预算”都是在增加的。这样除夕夜、大年初一和初五就可以放500响了。那些花炮中的“胖子”也可以搬回家了。

文钊/文

向日葵(SZ300111):

挖贝网2月3日,向日葵(证券代码:300111)股东吴建龙向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分行合计质押股份7400万股,用于自身生产经营需要。 本次质押股份7400万股,合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36.41%,合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6.61%。质押期限为2023年2月2日至办理解除... 网页链接

liners033:

回复@向日葵sz: 嗯呢,同意//@向日葵sz:回复@liners033:国内主要是喝酒吃药,长期回报好的科技股不多,值得思考原因。现在开始注册制,总算又向对的方向迈出了一步。

游资小马甲:

家猫概念股向日葵居然逆着医药势头涨了20%,家猫一雪前耻...//@游资小马甲: 这只抗生素医药股转浮盈,家猫一雪前耻

熬熊逮牛:

阿尔泰不如遥远的向日葵

游资小马甲:

有只物流股,开盘太差,上午割肉2%止损,下午直线拉涨停;

有只医药股,一直按耐住自己的蠢蠢欲动,家猫也来绕来绕去给开了个罐头,一回来几个千手单扫的我有点方,直接扫出了目前的最高点回落。

家猫挺可爱的,就是一直不太招财(背锅中)。

虎嗅APP: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乌克兰第79空降突击旅, 从俄乌冲突开始后就一直在火线鏖战,因其顽强的作战风格,他们称为“半机械人”。

然而,由于在目前顿涅茨克区域的作战中蒙受损失,他们开始通过Facebook等社交平台发声,请求各界人士的帮助。

看到这一消息后,乌克兰文身师Denys Arkhypov决定通过自己的手艺活来帮助祖国的战士。

一位乌克兰第79空降突击旅的士兵正在战壕中,图片右侧的图案是该部队的logo

于是,在2023年1月26日,Denys Arkhypov在后方连续工作了63个小时,创作了9个大文身(比如像乌克兰爱国诗人塔拉斯·舍甫琴科的大满背这种)把所有的收入捐给了部队,给他们买了辆军用大卡车。

Denys Arkhypov疯狂的工作时长,目前正被吉尼斯纪录的工作团队审核

面对媒体采访时,这位疯狂的纹身师说:

“我每小时只休息5分钟,不是喝咖啡就是撒尿,真他妈累死我了。这么做一方面是想为79空降突击旅的小伙子做点什么;另一方面,文身事业也是一条前线,据说连续文身时长的吉尼斯纪录保持者是个俄国人,所以必须得给丫干翻。”

为了帮助自己国家的军队,乌克兰文身师已经联合组织了数场文身马拉松活动,他们承诺将收入捐赠军队。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乌克兰人也将文身视作一种爱国行为。因为这些文身活动所要支付的费用并非现金,而是捐款收据。

在去年5月基辅的周末文身活动中,文身艺术家团体向军队捐赠了近3000欧元,这笔钱可以为乌克兰国防军修复一辆军用卡车

乌克兰国徽——留里克三叉戟,是最受欢迎的文身元素。

比如18岁的Olena Barlevych最近就文了一个带有军用飞机的乌克兰国徽文身,以此表达爱国情绪。

“现在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Barlevych 说,“它必须载入史册,我要铭记它,在日后讲给子孙后代听,这对我和这个国家来说,意义重大。”

还有一些人选择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调侃这场战争。

23岁的费多尔表示,在文身热潮中,他也想做一个爱国的文身,以此铭记历史,但他并不愿意用明确的图形呈现,于是他便在胳膊肘子上整了个活,文了个嘲讽俄罗斯统战宣传工作的笑话——паляниця。

此前,在一档俄罗斯亲善电视节目里,电视主播曾将乌克兰一种土特产面包——паляниця念成了草莓,引发了大伙儿的嘲讽。

“没几个俄罗斯人能念对这词,它的发音就是一种国家密码,你可以拿它的发音抓住潜伏的俄罗斯间谍,我想通过这个文身强调乌克兰人的身份认同。”费多尔说。

另一名19岁女孩也将这个笑话文到了身上

22岁的女孩Liliya Tolmachova在手臂上文上了一口印有“Banderolka”(包裹)字样的棺材,意指俄罗斯政府回收尸体。这个词的发音,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乌克兰民族主义抵抗运动领袖斯捷潘班德拉的名字相似。

乌克兰军事人员也是这场热潮的参与者。

18岁的军校生马克西姆,在活动中获得了第一个文身,他选择把斯拉夫护身符“Valkirii-瓦尔基里”刺进了前胸。

如果你常玩电子游戏,一定会从《刺客信条:英灵殿》《战神:诸神黄昏》这类北欧文化题材游戏里看见这一图案。在历史上,北欧维京人与乌克兰渊源颇深,他们沿河而下建立了基辅罗斯公国,将北欧信仰融入了斯拉夫文化。

随后,这个以左转卐为核心的图样就成为了斯拉夫民族共通的护身符,对于普通人来说该图形的寓意估计跟中国的鲤鱼差不多,属于在那个领域都能有点用的吉祥图案;但对于军人来说,它则代表了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更多的士兵则会把部队番号和趁手的武器文到身上。

“很多士兵都想纹上圣标枪或是NLAWs的图样(西方援助乌克兰的单兵反坦克武器),我还曾经成建制地给一个部队的人文身,都是三叉戟和部队队徽。”文身师Alexander说,“军人们一般都趁晚上过来找我干活,最大有52岁。”

三位第79空降突击旅士兵的合影

一位乌克兰士兵的圣标枪文身

从商业角度来说,乌克兰的爱国热情带火了当地的文身产业,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价值观与抵抗意志。

如果是和平年代,文身师肯定能为此开心,但在战争年代,生意兴隆对于他们却像是一场酷刑:

“我有个顾客,在我这文了个向日葵,他告诉我,这代表昂扬面向光明的决心。但第二周,他就在战场阵亡了。”

从俄罗斯针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Z字符就成为了这个国家作为俄罗斯团结的新象征以及流行的文身符号。

俄国防部在社交平台公布的消息显示,涂写在执行军事车辆上的Z字符,是俄语“为了胜利”的缩写(西里尔:За победу,拉丁:za pobedu)。

根据俄塔斯社消息,一些俄罗斯情侣开始文对Z,在表达个人儿女情长的同时,顺便支持祖国的伟大事业。

这样乖巧的文身,自然满足不了更加狂野的支持者,于是其中一些人,选择把这个标识文到脸上。

一名名叫罗塞尔的莫斯科理发师,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不久,就把Z字符文到了脸上,他认为这是新时代的镰刀和锤子,是俄罗斯下一阶段的永恒标志。

罗塞尔,一位美国人,不远万里到莫斯科开理发店,这是怎样一种精神?

不过,相较于在俄罗斯大后方岁月静好的老百姓,收到入伍通知书、即将成为动员兵的俄罗斯人,可不会把Z字符文到身上。

一位在去年10月被征召的俄罗斯联邦哈卡斯共和国公民,在收到征召通知书当天就去文身店做了个女儿的写实文身。

他对文身师表示,做这个的目的是希望自己的女孩能一直陪着自己,假使不幸阵亡,女儿也能伴他永眠。

另一位被征召的俄罗斯公民,在同一家文身店里做了个骷髅头大满背,他希望通过这种以毒攻毒的形式来驱逐死亡。

还有一些征召兵则选择把情侣文到身上。

2022年9月22日,瓦伦蒂娜的丈夫收到征召传票,27日就被送到了鄂木斯克接受训练。在派往乌克兰之前,两人获准见面,趁着这个空闲,他们把吻别的照片以及结婚纪念日文在了手臂上。

从社会学调研数据来说,俄罗斯并不是一个文身大国。

2019年7月23日,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 (VTsIOM) 发布的俄罗斯人文身态度调查数据显示:88%的受访者未有过文身,96%的受访者不打算在未来一到两年内文身,对于27%的受访者来说,文身是入狱的象征。

而如今,爱国情怀、离愁别绪和战争阴云,让人们重新关注起这门手艺,虽然他们踏出第一步的缘由不尽相同,但有一件事可以确定——人们都想通过它来获得一些安慰。

《俄罗斯人文身态度调查》

不过相较于普通人,军队大概是俄罗斯文身含量最高的地方,数据显示近三分之一的俄罗斯军事人员会选择给自己身上留个文身。

这一传统,从沙皇俄国开始就已形成。 18世纪,彼得大帝强行命令士兵在手腕处文上个人ID,以此方便识别身份。到了19世纪,俄罗斯迎来了第一波文身大繁荣,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皇帝本人都在自己胳膊上文了一条小青龙。

上色后的尼古拉二世照片,左臂青龙是在日本文的;在他统治期间,圣彼得堡收到了第一份文身店的开业申请

上世纪20年代,受苏联意识形态及其美学影响,文身风潮在军队中大大减少,但仍有士兵会在身上文身,因为他们坚信这些图案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在那时,结构简单的五角星是最被欢迎的文身符号,其次是复杂的头戴布琼尼帽的红军骑兵。

到了20世纪30年代,文身在苏联军队中的功能性被旧调重提,红军战士习惯把部队标识和名字组合在一起文到身上,比如装甲兵就来个坦克、炮兵就来个大炮、空军就来个飞机。

与此同时,和苏联劳教制度一同出现的律贼文化(有等级制度的罪犯)创造出了独特的苏俄文身,题材反动,寓意丰富。

其中的具体细节,大家可以去网上自己搜下面这套书,一共三本,保证能让你看个爽快。

随着二战卫国战争时期惩戒营的加入,过去的律贼文化影响到了军人文身。一言以蔽之,就是花活多了。

比如,一些士兵会把自己经历过的经典战役文到身上,以此纪念。最有名的就是老鹰抓着大炮图案的保卫塞瓦斯托波尔文身图样。

还有,一些监狱文身的习俗被带到军队之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列宁和斯大林的头像,成了文身者期望的金刚护体护身符。

历史学家认为,这种情况,来自于罪犯部队的影响:因为,在那时的劳改营里,苏联犯人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只要文上列宁、斯大林的头像,行刑队就不敢朝你开枪。

这种融合相当深远,如果你仔细观察瓦格纳集团的士兵光膀照,就能发现这些人的文身和小一百年前的律贼没差别。

举个例子,下图这位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的瓦格纳士兵文身,就能显示出监狱文身的长久意义。

他肩头上的八芒星从律贼文化诞生之初,就是年轻罪犯团体中最受欢迎的标志,在监狱中广泛存在代表着他们努力获得更高地位的野心。

在两个国家人民纷纷用文身表达爱国情怀的时候,文身也成为了战争中的麻烦。

当乌克兰一些人正在用文身表达爱国情怀的时候,另一些人则正在悄悄掩盖爱国印记。

“面对搜索,城市里的一些游击队员会为了行动方便,找我掩盖文身。”文身师Valeriia Solonets说。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DPR)的亲俄民兵,正检查一名离开被围困的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的男子,如果身上有明确军事元素的文身,会被审讯。

文身带来的麻烦不仅仅属于乌克兰,也属于俄罗斯。

据多家俄媒报道,32岁的俄罗斯公民安德烈希望成为瓦格纳集团的雇佣兵,但却因脖子上的三叉戟文身被拒。

瓦格纳集团给出的理由是:“战士们难以接受战友身上有敌人的徽记。”

在特殊时期,文身所带来的厄运并不只是麻烦这么简单,它可能让它的主人遭遇酷刑或是死亡。

据wp报道,赫尔松居民报告了数起因爱国文身遭到酷刑拷问的情况;而早在顿巴斯冲突期间,就有乌克兰军人被亲俄武装砍掉刺有留里克三叉戟文身的手臂。

乌克兰士兵走进赫尔松监狱地下室

俄乌冲突干了一年,但这场现代的血腥冲突,不只是微观战场上大坦克大导弹的对轰,也不仅仅是宏观国际局势的东风与西风博弈,在这些被关注的、被讨论的话题之外,还有一个战场:

那就是双方的文身战,战死者的文身是双方舆论战的弹药,由此引爆的话题是“正义天平”的较量。

现在,在战场上,俄乌双方士兵战斗结束后最重要的事,就是扒开敌军尸体的衣服查看文身,拍照,发朋友圈,在文案上指责对方身上的tattoo是纳粹的烙印——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关注文身的一场战争了。

一张乌军士兵战士俄罗斯阵亡士兵纹身的照片

文身的故事结束了,但战争仍在继续。

春天快到了,新的战役又要开始。在那时,不知道会有多少精美又富含深意的文身,会随着他们的主人一起倒进东欧的黑土地里,腐烂、消解、化为养料,最终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但那些文身背后价值观的争吵不会结束,因为:

只有死者才能看见战争的结束。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东莞押司:

回复@朱酒: 280万,首付2成,按揭20年下来应该320万左右,丑国人按平均4万年薪,基本一个人撑起一套房,可怕的是兔子,杠杆下来后房产税一样逃不掉,还完按揭要交税,二线一套三房房要三代人努力。太可怕了。房地产(CSI931775)//@朱酒:回复@向日葵藿:40万美元,每年2%就是8千美元,70年就要交56万美元的税。如果这个钱变成按揭款,相当于在中国买套280万的房子,除了正常的按揭还款外,每个月还要多还4600元左右,而且要永远还下去,没有尽头。这要是觉得无所谓,那就无所谓吧。

朱酒:

回复@向日葵藿: 40万美元,每年2%就是8千美元,70年就要交56万美元的税。如果这个钱变成按揭款,相当于在中国买套280万的房子,除了正常的按揭还款外,每个月还要多还4600元左右,而且要永远还下去,没有尽头。这要是觉得无所谓,那就无所谓吧。//@向日葵藿:回复@朱酒:1千万的房子?你咋不说1亿的房子,那税收更吓人!实际上,人家三、四十万美元的房子,就已经很好了,这也是中产阶层的正常住宅。每年交一到两个点的税,也就是几千块钱。如果持有70年,付出的总价也不过六七十万。我们的情况,大家都懂。不仅房价翻倍,需要上百万,而且七十年的钱一次付清。由于产权原因,七十年后还值几个钱,天知道。

饿到咕咕叫:

向日葵(SZ300111)赚了点出了,祝大家多多赚钱

白浅在魔都1862:

回复@朱酒: 建议兄台拿孟买的房价、印度的平均收入和房产政策与中国北上深做对比,就知道中国的一线房子多便宜了//@朱酒:回复@向日葵藿:40万美元,每年2%就是8千美元,70年就要交56万美元的税。如果这个钱变成按揭款,相当于在中国买套280万的房子,除了正常的按揭还款外,每个月还要多还4600元左右,而且要永远还下去,没有尽头。这要是觉得无所谓,那就无所谓吧。

顺风顺水2008:

//@朱酒:回复@向日葵藿: 40万美元,每年2%就是8千美元,70年就要交56万美元的税。如果这个钱变成按揭款,相当于在中国买套280万的房子,除了正常的按揭还款外,每个月还要多还4600元左右,而且要永远还下去,没有尽头。这要是觉得无所谓,那就无所谓吧。//@向日葵藿:回复@朱酒:1千万的房子?你咋不说1亿的...

力哥说:

什么样的投资,拥有能成为养老核心资产的稀缺性呢?

我抛砖引玉,举了几例——

黄金?

地壳中蕴含的黄金可能远比我们想象得多,只是开采有难度。

随着技术进步,人类开采的黄金越来越多,最近10多年开采的就超过过去几千年的总和。

黄金真的稀缺吗?

钻石?

钻石本质就是碳元素,只不过blingbling很漂亮,还被商家刻意附加了文化属性(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可现在都有人工钻石了,钻石真的稀缺吗?

比特币?

理论上说,比特币总量固定,但这货看不见摸不着,几乎没有使用价值,支撑其价格的是信徒的共识,信徒越多,需求越大,价格越高,但也有全球政府的打压,价格波动极为剧烈。

这种稀缺性,可能就差点意思,赌徒和信徒可以信仰,但作为养老资产,目前看还不太稳妥。

股票?

不说垃圾股,就说公认的白马蓝筹,真的稀缺吗?

好公司当然稀缺,赤水河两岸有很多白酒作坊,但中国找不到第二家能和茅台媲美的酱香酒品牌。

问题是,股价波动剧烈,且流动性很强。

高波动性易让人失去理智,反复犯错,高流动性易让人心活手痒,上当受骗,两者都是长期养老投资的天敌。

这就是养老保险既拒绝高波动性,也拒绝高流动性的原因所在。

可见,好的股票确有稀缺性,但对投资者能力和心性的要求,也很高。

相对难度较低的,是基金定投

基金买了几十甚至上百个股票,分散了个股炸雷风险,平滑了整体波动,加上基金经理操盘,可以做甩手掌柜。

平时越少关注,越不容易犯浑瞎操作,主观上的流动性也会降低。

再加上自动定投操作,就进一步平滑了波动,即使第一笔投资看走眼了,高位站岗也不怕,投资体验更佳。

而养老主题基金,则进一步考虑到投资者生命周期,年轻时,搞股票仓位,承受高风险,博取高回报。

年纪越大,股票仓位越低,债券仓位越高,让基金波动性下降。

退休后,就变成一只比较稳健的准固收基金,可随时提取养老金。

其实吧,梵高的真迹,最适合做养老投资。

全球只此一件,从物理属性上看,供给端的稀缺性无穷大。

再过500年,这画依然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写在教科书中,教育一代又一代后人,所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价值共识,需求也几乎无穷大。

这就决定了,投资梵高的向日葵,能远远跑赢全球通胀。

同时,这些世界名画也很少有价格剧烈波动,每次拍卖,价格都是一个劲蹭蹭蹭。

但因为极度稀缺,很少有机会上市流转,流动性也很弱。

对跨越30-40年的养老投资来说,却是不容易中途出幺蛾子的优点。

问题是,这类艺术品投资门槛太高,大众可望不可即。

所以兜兜转转,大家最关心的,似乎还是那两个字——

房子

放在10年前,对大多数国人来说,房子是非常优质的养老资产,这还用说吗?

房子是实物,一个房子就占一块地,这块地所有权有排他性,这就是稀缺性的体现。

房子还能出租,获得稳稳的租金回报。

且房价和房租还能抗通胀,不比茅台香吗?

这几年被楼市痛打后,很多人不再这么看了。

你看文末点赞对比,80%+已不再看好房子。

供给端,各地还在盖房子,需求端,人口却开始萎缩,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房子,未来不稀缺,不值钱。

但房子所代表的土地,以及以这片土地为中心,周围一切优质公共设施和配套服务的使用便捷性,却依然有稀缺性。

也就是说,最重要的不是有个房子住,而是以我家为圆心,一出门就能方便get一切想要的稀缺资源——

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便捷的交通资源,

绿色宜人的生态资源,

发达完善的商业资源,

这些都是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配套资源。

这些资源,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长期投资,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才会产生持续的人口吸引力,不断虹吸全国各地的年轻韭菜。

更重要的是,你这附近得有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我出门步行就能上班,省时省力拿高薪。

政府砸钱通一条地铁,弄一条高架,再造一大块湿地公园,这都不是什么难事。

财政不够,套个马甲发点城投债就行了(友情提示:当心今年大面积爆雷)

真正难的,是吸引大批能产生几十万个中高收入岗位的企业,聚集在此!

重庆西安和杭州苏州最大的差距,就在这里,高收入岗位太少了!

能赚大钱,新韭菜才能买得起不断上涨的房价。

新韭菜老了,也才能把手里的房子,再高价甩给满怀梦想的新韭菜。

在此基础上,再加点这座城市本就稀缺的资源,比如有江景湖景海景资源,或者正对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的城市CBD,以及在黄金地段被撑爆的老破小中,难得出现一个高大新的好小区、好物业、好房型、好楼层……就是进一步的加分项。

从各大世界级都会历史上多次房价下跌的经验看,市中心稀缺豪宅,最抗跌。

房子能不能作为养老的核心资产,结论很明显了——

首先,要挑城市,最有吸引力的城市,房子最稀缺。

其次,要挑城市里好地段的好房子,这是稀缺中的稀缺。

假如中国现在能公开上市交易的存量二手房有5亿套,50年后依然能保值升值,能帮你养老的比较靠谱的房子,充其量不超过500万套。

严苛点说,不超过100万套。

过去这些年,我做过多次城市房产投资价值排名,每次略有变动,但头部的北上广深,从未改变。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让我现在这时点,再花个几百上千万,买个能放心养老的房子,我可能只敢买上海外环内(普陀、宝山、新静安、虹口为中环内)的新房和10年内的次新房。

北京、深圳、广州,就算我有房票,也不太想买,觉得安全系数不如上海。

年初,易居中国发布了一组数据,2022年,总价1000万以上的新房,上海成交14973套,北京8391套,深圳6463套,杭州4652套,广州2942套,南京1981,后面都在1000套以内,忽略不计。

北京+深圳,还不如上海多。

二手房数据更真实,更有参考性(你以后要变现,房子都是二手)。

上海5076套,深圳+广州+北京合计4863套。

要注意,这还是上海去年封城冻结两个半月,楼市几乎零成交的前提下达成的。

但在北上深,1000万在市区根本算不上什么豪宅,刚改罢了。

再看3000万以上豪宅数据。

上海新房成交741套,深圳487套,北京448套,广州193套,杭州168套……

二手房数据,再次显示上海定于一尊的地位——460套。

北广深杭宁等其他全加起来,还不到上海一半。

到5000万以上的二手房,上海还有113套,北京21套,广州13套,南京3套,深圳2套,杭州1套。

这级别的真·豪宅市场,国内真正还有流动性的,只有上海。

某种程度上,上海的真·豪宅,也具备了类似梵高真迹的收藏属性。

虽然在熊市中,豪宅也会跌,甚至大跌(参见香港豪宅)。

但跨越N个牛熊周期后看,豪宅还是最顶的。

当然,这些数据和咱老百姓没啥关系,咱都买不起……

去年这么一折腾,很多人信心都被震没了。

有富人动了抛房润钱的脑筋,有中产不再敢放杠杆背30年巨债,有入门级新兴中产收入下降,甚至被裁,更不敢动买房的脑筋。

所以即使潜在需求最旺盛的上海楼市,最近几月,也受冲击,市区二手房也降价明显。

现在很多人,都在犹豫观望,对未来充满迷茫。

但我还是决定,今年要想方设法,硬着头皮,继续在上海上车!

我最近刚把我妈旧房子卖了,还是外环内的全新装修,坚持了2个月,最后还是比2021年巅峰成交价降了12%,才成交的。

然后,我准备趁现在的市场低迷期,小换大,全力打新。

你可以不相信临港,不相信金山,更不相信崇明,但还是要敢于相信,10年、20年、30年、50年后上海市中心的好房子,依然具有稀缺性和升值空间。

看看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纽约、伦敦、巴黎、香港的房价,不管经历多少次挫折和熊市,哪怕经历过大萧条、二战、70年代滞涨、亚洲金融危机和08次贷危机,最后房价也都能再创新高。

世界级大都会中,唯一例外的是东京,现在房价距离1989年创造的地产泡沫巅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至少最近十多年,哪怕已陷入深度老龄化,东京房价也还是在慢慢上涨(也有中国投资客的功劳)。

往下看,北京和深圳,在二梯队。

广州和杭州,在三梯队。

北上广深杭之外的二三线呢?

如果实在钱多纯投资,我建议现在一律别碰了!

自住兼投资,相对能比较安心的,还有南京、成都、苏州、武汉

再次一级,还有长沙、重庆、西安、青岛、厦门、天津、郑州、合肥、宁波、东莞、佛山、福州、厦门。

再往下,你还想买,就别老想着作为投资,放平心态,自己住了舒服就行哈。

无锡、沈阳、昆明、南昌、南宁、贵阳、珠海、石家庄、太原、大连、泉州、海口。

再往下,还有这些比较有名的:

温州、嘉兴、常州、惠州、南通、中山、烟台、哈尔滨、长春、三亚、保定/雄安、徐州、乌鲁木齐、台州、洛阳、兰州、银川、汕头、金华/义乌,廊坊、潍坊、呼和浩特、绍兴、扬州、唐山、江门、威海。

还有些辖区总人口(潜在韭菜)很多,是城市真不怎么样的,比如临沂、南阳、邯郸、赣州,我也勉强写出来吧。

假如你手里的房子(非自住),在这个超级大名单里还没出现,你还把房子当宝贝一样,紧紧捏在手上舍不得卖,我只能赞上一句:

真勇士啊!

我这排名,综合考虑了城市人口(既考虑主城区人口,也考虑下辖乡镇地区)、人均GDP、城市规模、地理位置、行政级别、产业结构、教育医疗资源、政府友好度、气候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算是我的主观经验,大家可以有不同观点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97384/
1
上一篇乖巧钢笔Cw:直击土耳其震后救援救灾现场
下一篇 税收的职能(税收的职能作用有哪些)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