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保金计算方法
残保金计算方法是根据中央规定或者地方规定,将职工从事政府、事业团体工作周期内实际工资总额按一定倍率缩减后,给予职工一定金额的一种经济补偿方式。
特别地,残保金计算方法以及具体的费用标准,由中央或者地方政府有关部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分级政府的实际情况和经费供给条件确定。其中,中央规定的残保金标准以及各级地方规定的补助标准,将职工从事政府、事业团体工作周期内实际工资(含岗位津贴和住房补贴)总额,按比率和标准降低折算成残保金。
首先,残保金计算方法分为短期和长期残保金。短期残保金是对职工从事政府、事业团体工作不满一年周期的项目计算给予的补偿费用,它是按照实际工资总额的1/12进行计算给予的补偿费用,该补偿费用不受岗位津贴和住房补贴等方面的影响。长期残保金是针对职工从事政府、事业团体工作满一年而被解聘或调离政府、事业团体工作的补偿经济赔偿金。该计算方法主要根据职工在政府、事业团体工作职位及服务年限,以及转岗工资总额按一定倍率缩减后,给予职工一定额度的补助金,该补助金也受岗位津贴和住房补贴等方面的影响。
在残保金计算实施前,应当根据政府和事业团体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减少成本,科学配置补偿费用,以满足职工原有工资水平,令被解聘或者调离政府、事业团体工作的职工不受损失。因此,在残保金计算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当加强对职工的保障,合理安排残保金的经费,流程严谨,正确使用残保金,以确保职工的职业和生活得到保障。
残保金计算方法2021
残保金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等有关法律和法规,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则,对发生工伤、疾病或被认定为非劳动能力的职工或职业病患者及其直系亲属,经工伤认定机构认定后享受法定保险赔付范围以外的补偿金。
2021年残保金计算方法:
一、基本残保金
1、残保金的计算基数为伤残认定得分乘以基本残保金系数再乘以工资总金额,即:残保金 = 伤残认定得分 × 基本残保金系数 × 工资总金额。
2、2021年全国基本残保金系数为每百分点残疾系数:4元/千元,即:基本残保金系数公式:(残疾系数/100)÷1000。
三、残保金额度调节
1、根据被认定者年龄及残疾级别,对计算后残保金额进行调节:
(1)被认定残疾者年龄在60周岁以下者,残保金额翻倍;
(2)被认定残疾者残疾等级为重度以上残疾者,残保金额翻倍。
二、补充残保金
适用于职工被认定残疾并享受基本残保金的范围以外的被认定残疾者,职工享受的补充残保金由职工所在单位决定,补充残保金应以职工该单位工资总额的30%~50%作为补充残保金计算标准,但最高不超过30万元。
四、计算方式
1、被认定残疾者所在单位工资总额:工资总额 = 被认定残疾者所在单位工资总额+被认定残疾者本人月工资×12个月;
2、被认定残疾者伤残认定得分:计算被认定残疾者伤残认定得分时,按照最高伤残得分100分计算;
3、基本残保金:残保金 = 伤残认定得分 × 基本残保金系数 × 工资总额;
4、残保金额度调节:根据被认定者年龄及残疾级别,对计算后残保金额进行调节;
5、补充残保金:职工享受的补充残保金由职工所在单位决定,补充残保金应以职工该单位工资总额的30%~50%作为补充残保金计算标准,但最高不超过30万元。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残保金计算方法的详细说明,最后一步是填写计算的结果,作为残保金的津贴进行发放。